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蒂芙尼是全球中知名的奢侈品公司之一,珠宝界的皇后,以钻石和银制品著称于世。创建于1837年,刚开始是以银制餐具出名,在1851年推出了银制925装饰品而更加著名。1960年好莱坞著名女星奥黛丽赫本出演的《蒂芙尼早餐》就是以Tiffany命名的。以爱与美、罗曼蒂克与梦想为主题而风誉了近两个世纪。蒂凡尼的奢华经典至今风靡于美国好莱坞。以下将依次介绍蒂凡尼的传奇设计经典。 法国皇室珠宝钻石...
蒂芙尼是全球中知名的奢侈品公司之一,珠宝界的皇后,以钻石和银制品著称于世.创建于1837年,刚开始是以银制餐具出名,在1851年推出了银制925装饰品而更加著名。1960年好莱坞著名女星奥黛丽赫本出演的《蒂芙尼早餐》就是以Tiffany命名的。以爱与美、罗曼蒂克与梦想为主题而风誉了近两个世纪。蒂凡尼的奢华经典至今风靡于美国好莱坞。以下将依次介绍蒂凡尼的传奇设计经典。 图为安妮皇后的蒂芙尼蕾...
粉彩瓷是康熙晚期受珐琅彩瓷影响和启发而出现的釉上彩瓷新品种,素有“始于康熙,精于雍正,盛于乾隆”之说,迄今已有300多年历史。其制作工艺是在烧成的白瓷上勾勒出纹饰图案的轮廓,在轮廓内先用含有氧化硅、氧化砷和氧化铅的“玻璃白”打底,然后按所需颜色在上面绘画渲染,再次入窑烘烧而成。所绘人物、花鸟、山水,浓淡相间,色彩丰富,画工细腻,富有立体感。因此粉彩瓷的纹饰比五彩瓷生动逼真。 钟乳石多产于...
作为“中华玉神”,蔡勃已成为弘扬中华玉文化的一面旗帜。他首创闻名中外的“蔡氏玉画”,以“玉不琢也成器”的独特思维惊艳世博会;随着他发现和挖掘的和田玉金玉满堂新玉种的横空出世,制成2010年上海世博会特许商品,以金玉共生、罕见珍贵的特性震惊业界;他特制的“和田玉金玉满堂乾坤圈”,被视为国宝。此外,他还开创...
图片资料 威廉·克莱因(William Klein)的艺术生涯是要写进艺术史的:他的粗粝的城市肖像——纽约(1956)、罗马(1959)、莫斯科和东京(1964)——一直是街头摄影的地标,他的时尚摄影对这一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还有那些灼人眼球的电影:《你是谁,珀莉·麻古?》(1966)、《自由先生》(1969)和相对新近的《弥...
“我能把一个死木头变成有生命力,甚至可以和我对面倾诉。”说这话的是一位六旬老人,名叫饶兴启,今年66岁,居住在浠水巴河镇街道,是一位普通的退休老人。 饶兴启有着传奇的经历,中年时一场突如其来的疾病使他曾经万念俱灰,在与病魔抗争的岁月里,他迷上了雕刻,不仅创造了生命的奇迹,更让人敬佩的是他化腐朽为神奇的刀法,他雕刻的一幅幅木雕艺术作品,让人惊叹,在他人生的那段低迷的时期,是...
朴实农民王木头,用自己的绵薄之力,历经风雨12载,在白洋淀上自办展览馆,讲述抗日英雄嘎子的传奇故事。 王木头意外与“嘎子”结缘 “我是王木头,白洋淀大张庄村人。”在白洋淀,记者见到了结实干练的王木头,“看展馆,要撑船带你到淀里,展馆建在了一个小岛上。”说完,他走下码头,扶着记者上了船。 时值中午,淀里刺眼的阳光照射在王...
国人对于家具的收藏爱好,由来已久。从德国人古斯塔夫。艾克的《中国花梨家具图考》开始,到大师王世襄的《明式家具珍赏》,随着国人经济条件的改善和文化品位的提高,中国古典(装修效果图)家具收藏开始了一个新的高峰。 如果说,以紫檀黄花梨为材质的明式家具,代表了中国古代家具的顶峰的话,那么,以柚木,桃花心木为材料的巴洛克家具就代表了欧洲家具的顶峰。在著名的英国家具设计大师托马斯·奇彭代尔(171...
现存于北京团城公园的渎山大玉海 “独山玉色彩复杂多样,是加工制作玉器精品的首选,未来独玉可比‘元青花’。虽然在史书中少有记载,但渎山大玉海确系划时代的里程碑式作品,是独山玉最为壮观的华彩乐章。”那么,渎山大玉海现存何处?是个什么样的作品?有怎样的历史故事?面对记者的专访,王春云娓娓讲述了渎山大玉海背后鲜为人知的故事。 渎山大玉海,元代镇国神器...
苏作家具,其独特的风格反映了崇尚材质、内涵美好的本质,体现和传承着文化精神和审美情操,其技艺更是凝结了古代文人艺匠的智慧和品位。以“醇古风流”的旨趣不断继承和发扬这一传统,在即将开幕的第五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家具展览会上,苏作工艺的领军企业东方红木正试图通过现代人的思考和创新,来追求人们津津乐道的“东方美学”。 这扇窥见苏作红木魅力的“窗...
“徐谓礼文书”录白敕黄(局部) 被盗掘的徐谓礼夫妻墓 武义东郊的龙王山下,武义江奔流,山下江面开阔,鸟鸣相闻。 龙王庙一侧的小山坡上,黄土散发着新翻过的气息,角落里,偶尔能看到几块灰砖,一座古墓被封土覆盖着。 它的主人叫徐谓礼,一个南宋普通官吏,与许多古墓一样,他的妻子也合葬其中。 2...
他的人生大幕拉起之前 一九八一年十月前后,我去北京画院。张仁芝同志告诉我,他和王培东几个人刚从西安看望石鲁回来。我隐隐感到,仁芝的精神是那样不安和急躁。他拿出一张照片:石鲁在床上靠着,两只手僵硬地放在胸前,其他人围坐在他床头的两边。仁芝忧心忡忡地说:“石老的身体特别不好,已经卧床好多日子,我们去了他很高兴,强挣扎让人扶起来照了一张相,两只手就是这个样子,医生说是药物作用,恐怕石老难以作画了。”...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