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中华民国(1912~1949年) 民国初,乐陶孙为创改釉下青花为五彩等作品,参加南洋陶瓷装饰画展赛获优等奖。 民国元年(1912年),埃及福斯塔特遗址出土大量11~15世纪的德化窑瓷器。 民国2年,德化“何派”弟子游长子到景德镇福建会馆传授技艺。 民国4年,宝美村瓷塑艺人苏学金手塑瓷梅花参加巴拿马太平洋万国博览会,获国际金奖。县令吴承铣赠“极...
清初,叶梦珠《阅世录》载:何朝宗为琉球塑观音一尊价5000银钱。为莆田凤山寺雕塑十八罗汉每尊价50银钱。 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丹麦国家博物馆收减第一件德化瓷器。 康熙四十七年,法国圣科得、查得雷瓷器工厂仿制中国德化窑白釉瓷和孔雀绿釉瓷。 康熙四十九年,德国麦森瓷厂仿制德化白瓷,参加是年春季德国莱比锡国际博览会。 康熙年间(1662~1722年),下涌赖奎十转运德化瓷器至台湾...
明(1368~1644年) 明初,德化泗滨、后所、乐陶、宝美等地用阶级窑烧制陶瓷。 成化六年(1470年),意大利威尼斯人依德化制瓷法开始试制瓷器。 明中叶,德化阶级窑技术传到日本等国家。 明正德六年(1511年),里人献象牙白瓷香炉给德化盖德的济山庵。这件白瓷香炉辗转流落到国外,后被收藏于大英博物馆,成为英国最早的“中国白”纪年瓷器收藏品。 嘉靖年间,...
元(1279~1368年) 至元二十九年(1292年),意大利著名旅行家马可·波罗到德化,他在游记中盛赞德化瓷器“瓷市甚多、制作精美”。
宋(960~1279年) 乾德二年(964年),清源军改称平海军。太平兴国三年(978年),平海军改设泉州,德化县仍为其所辖。 北宋(960~1126年),盖德碗坪苍建龙窑生产瓷器,曾销往日本。 嘉定十六年(1223年),日本加藤四郎来德化学习制瓷技术,回国后依法烧制陶瓷,其建造的窑炉至今仍称为“德化窑”。 宋代,太平宫(丁墘村梅墘山)、佳春岭(三班桥内)等...
五代(907~960年) 后唐长兴四年、闽龙启元年(933年)。升归德场为德化县。隶属长乐府(今福州)。 后汉乾祐二年、南唐保大七年(949年)。尤溪县析常平、进城二乡归德化县辖。时属南唐清源军(今泉州)。
唐(618~907年) 贞元年间(785~804年),析水泰之归义乡置归德场。 唐代,美湖洋田村上田墓林建窑生产瓷器。 庸末,泗滨村民于上寮等地建窑场生产陶瓷。 唐末至五代,德化三班颜化綵(864~933年)编著《陶业法》,绘制《梅岭图》。
德化陶瓷源远流长,在中国陶瓷历史上曾经书写过辉煌的篇章,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和国际影响。 德化陶瓷在中国当代陶瓷发展中,同样也取得了杰出的成就,无论在工艺技术和艺术创作设计方面,都有新的提高和拓展,不仅生产了大量优质的日用陶瓷产品,同时创作了许多优秀的艺术陶瓷作品。 德化陶瓷艺术的发展有着深厚的根基,丰富的优质原材料的蕴藏,提供了良好的物质基础;精湛的传统制瓷技艺为主导,不断吸纳和融会外来的...
5月16日下午,由六位年轻的当代陶瓷艺术家联合组成的实用陶瓷作品展《语器》将在上海M50艺术区的双城现代手工艺术馆展出。他们是李苏旖、韩云飞、康杨、李镪、汪豪、区汝明。展览持续至6月30日。 这六位年轻的陶瓷艺术家,透过他们创作的一系列实用陶瓷作品,展现了实用与美的交融。这些作品远远超越了杯盘碗碟这些与我们生活密不可分的日常用具的概念,它们不再仅仅是盛装食物的容器,更探讨了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的美,...
瓷传说故事---风火仙师 景德镇古窑瓷厂内有座庙,叫“风火仙师”庙。庙里供奉的是一位烧窑瓷工的塑象。庙内常年烟火缭绕,供品满案,祭祀的人络绎不绝。一个烧窑瓷工的塑象,为何被镇上的人立庙供奉,祭祀朝拜呢?这在历史上也是不多见的。 原来景德镇流传着这样一个真实的故事。这个被奉为“风火仙师”的窑里佬,名叫童宾,又名广利,本镇里村童街人,生前是技术高...
後周赵匡胤夺取政权,建立宋朝定都开封,历史上称为北宋。宋代的陶瓷氏我国的鼎盛时期,「宋瓷」也是闻名世界。定窑、汝窑、官窑、哥窑、钧窑为五大名窑,形制优美,高雅凝重,不但超越前人的成就,即使後人仿制也少能匹敌。 定窑 定窑又称粉定,定窑在今河北省曲阳县的灵山镇,古名定州,所以称定窑,是继唐代邢窑之後,生产白瓷最好的窑。 定窑釉分北定、南定,宋室南迁之後,一部份到了景德镇,一部份到了吉州,称为南...
陶瓷艺术品的质量鉴别 一般消费者对于美术陶瓷艺术品的鉴别因缺乏专业知识面感到有一定的难度,不过,采用以下的几种方法,也许能对陶瓷艺术品的鉴别有一定的帮助。 1,外观造型必需新颖、别具一格,颜色雅致、釉面细腻、手感光滑的器具,在注重艺术性和装饰性的基础上,也可注重实用性。 2,以上看下、从里到外、看有无变形、扭曲,有无缺釉、粘釉、磕碰掉瓷及疤痕现象。把陶瓷品放在柜台上,看是否平稳,有无翘...
古陶瓷鉴定须借助放大镜 许多收藏爱好者收藏古陶瓷时主要依赖眼力,但常常会看走眼。笔者认为,在收藏、鉴定古陶瓷时,不能过分相信自己的眼力,只看其表,不懂其里。而要充分借助手中的工具——放大镜,对陶瓷的真伪、年代作出比较准确的判定。 借助放大镜能帮助我们分辨出古陶瓷的老化及裂变程度。许多高仿真度的赝品在器型、纹饰、款识等方面几乎可以以假乱真,但对古陶瓷因年代久远而风化所产生的物理、化学反应是无...
古代陶瓷的纹饰特征与鉴定 瓷器的纹饰有助于鉴定古陶瓷的时代。因此,在古瓷鉴定中,必须牢牢掌握纹饰的发展趋势以及各时期纹饰的固有特点。我们将分两期为大家总结关于陶瓷纹饰发展的来龙去脉。 一、纹饰种类及纹饰的时代总体趋势 1、陶瓷器上的纹饰,习惯上按其所在部位及制作工艺,可分成胎装饰与釉装饰两类。胎装饰:陶瓷器上举凡刻、划、印、剔、堆、贴、镂、雕、塑,等等纹饰,工艺上均是以硬质工具在胎体上...
天下陶瓷扬州集散。资料图片 资料图片 核心提示 ■2007年12月22日,“南海1号”出水,在众多文物中,嵌在凝结物中的完整漆器木盒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考古专家分析认为,历经成百上千年仍能光鲜如初,是扬州漆器的显著特点,出水的漆器很可能产自扬州。 ■2008年8月8日,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海上丝绸之路”表演以恢宏的气势,将极具...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