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水下考古人员正在测绘 经过3年来的水下考古调查,尤其是经过潜水探摸,基本摸清了姜女石遗址及周边水下礁石的保存状况。昨日,国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专家在沈阳接受本报采访表示,经仪器检测和人工水下探摸,在辽宁姜女石遗址水下发现东西长约60米,南北宽约60米的四边形疑似人工构筑基台,并且发现人为加工的水下“活石”。活石的材质为花岗岩。种种迹象越来越像文献记载中的海中“甬道”。 水下基台是如何发...
近日,由美国和洪都拉斯考古专家组成的一个考古小组在洪都拉斯中部一处考古遗址挖掘文物,这处遗址据信可能是传说中的神秘的“白色之城”。 这里距离洪都拉斯首都特古西加尔巴东北322公里,属于莫斯基蒂亚,在当地茂密的丛林里,或许隐藏着考古学家一直以来寻找的“白色之城”。 据了解,“白色之城”最早在16世纪,由当时的西班牙殖民者揭露。这座神秘城市的历史可追溯到公元1000年到公元1200年。见证了玛雅文...
经过两代人的持续努力,考古学家在位于西安的秦汉栎阳城遗址内首次出土了清晰的“栎阳”陶文,并首次确认发现“商鞅变法”发生地的“秦都”栎阳,为研究秦都发展史和秦汉时期的社会历史文化等提供了重要资料。 秦汉栎阳城遗址位于西安市东北方的阎良区,因其在秦汉史上的重要地位在2001年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在前期工作基础上,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西安市考古文化保护所等组成的阿房宫与上林苑考古队...
楼兰出土的魏晋时期的官印 楼兰出土的魏晋时期的官印 1月17日,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文物馆馆员田小红对外公布,考古人员在进行2015年度古楼兰交通与古代人类村落遗址调查时,在楼兰古城南部发现了一枚魏晋时期的铜质官印。这枚官印的发现,进一步完善了西域长史职官制度体系,对学术界研究魏晋时期西域职官制度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 据了解,2015年度古楼兰交通与古代人类村落遗址调查区域主要在楼兰古城...
1月16日至17日,由自治区文物局主办、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承办的2015年新疆文物考古成果汇报暨历史文化宣传创新研讨会召开,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所、北京大学、西北大学等疆内外科研院所、高校的专家学者和考古工作者参加了会议。38位疆内外专家学者分别汇报了2015年文物考古发掘的新发现和新成果。 记者了解到,2015年,为配合国家、自治区惠民工程和重点项目建设,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完成了涉及和田地区、阿...
13日,记者从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获悉,在中国社会科学院12日公布的2015年中国考古六大新发现中,位于江苏兴化、东台两市交界处的蒋庄遗址,与我省余杭良渚文化遗址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蒋庄遗址出土遗物700余件,是目前发现墓葬数量最多、埋葬最为密集的良渚文化墓地之一。作为长江以北地区首次发现的高等级良渚文化墓地,它的发现突破了以往学术界认为良渚文化分布北不过长江的传统观点,为深入研究良渚文化提供了新资料...
“这是商周时期一处非常重要的瓷窑址。”中国古陶瓷协会会长王莉英在福建永春新发现的古窑址的顶端认真查看坑深、坑形、土层,以及坑内出土的青瓷,“基本可以断定是商朝晚期、西周早期的一处古窑址。” 近期,福建省永春县介福乡苦寨坑古窑被遗址被发掘。13日,来自故宫博物院、上海博物馆、湖南省博物馆、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福建省博物物、泉州市博物馆等专家共聚一堂,通过现场勘测、比对出土青瓷等,共探这一处新发掘...
南京博物院13日对外公布,该院考古研究所承担考古发掘的江苏蒋庄良渚文化遗址项目入选2015年度“中国六大考古新发现”。 据南京博物院考古研究所所长林留根13日向记者介绍,蒋庄遗址位于江苏兴化、东台两市交界处,是长江以北地区首次发现的良渚文化大型聚落。而蒋庄良渚文化墓地,是在长江以北首次发现随葬琮、璧等玉质礼器的高等级良渚文化墓地,是迄今发现墓葬数量最多、墓葬最密集的良渚文化墓地之一。 该发现突...
据甘肃省民族事务委员会披露,近日,在临夏州东乡族自治县高山乡岔巴村那奴山庄发现一幅消经、阿拉伯文、波斯文三种文字撰写的古籍经字画。甘肃省民族事务委员会少语古籍处专业人员对这幅东乡族古籍进行了初步的翻译、研究和鉴定。经鉴定,作者为清代东乡族著名学者中国伊斯兰教胡门创始人马伏海。 马伏海,东乡族,中国伊斯兰教胡门门宦创始人,经学大师。生于1715年,祖居东乡红泥滩(现高山乡岔巴村那奴社),他精通伊斯...
1 月12 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主办、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和考古杂志社承办的“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学论坛·2015 年中国考古新发现”在京举行。论坛上公布了2015年“六大考古新发现”:海南东南部沿海地区新石器时代遗址,江苏兴化、东台市蒋庄良渚文化遗址,陕西宝鸡市周原遗址,江西南昌市西汉海昏侯墓,汉魏洛阳城宫城太极殿遗址和辽宁“丹东一号”清代沉船遗址。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所研究员傅宪国介绍,通...
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9日通报“2015年枣阳西周郭家庙墓地考古成果”,考古显示墓地盗挖现象从战国晚期就开始了。 郭家庙墓地隶属于枣阳市吴店镇东赵湖村,汉水北岸。墓地分为郭家庙墓区和曹门湾墓区,总面积达120万平方米以上,文化堆积以东周时期墓葬为主。其东距周台遗址、忠义寨城址1公里,西距九连墩战国楚墓葬群1.5公里。 通报显示,2014年11月至2015年1月,在曹门湾墓区被盗墓葬进行了抢救性发...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专家12日透露,考古人员在“唐代最大规模砖瓦窑场”陕西富平桑园遗址,新发现几处可能是唐开元年间修缮火灾损坏唐定陵用的砖瓦窑址。 记者了解到,唐十八陵中有十一座都在附近发现有砖窑遗存,数量在三至七座不等。桑园窑址的窑群与唐中宗定陵陵寝、地宫建设密切相关,自1995年首次试掘以来,考古人员对该窑址进行了多次考古勘探。 此次新发现的砖窑位于遗址北侧,发掘出两座体量巨大的窑炉,为历年发...
本周四(1 月 14 日),奥地利考古学家表示他们发现了目前欧洲最古老的木制假足植入假体,其历史可追溯至六世纪。此前,相关工作人员在位于奥地利南部翰马贝格 (Hemmaberg) 的一处墓穴中找到了一具失去左脚和脚踝的男性遗骨,并发现其腿根处装有一个铁环和部分木质与皮革残留遗物。 据悉,考古学家在 2013 年就发现了这具曾拥有显赫地位的法兰克人的遗骸,但到目前才慢慢得出有关其足部假肢的“重...
墓室为“同冢异穴”,两座墓葬间有甬道相连。 墓室中出土的“军假侯印”铜印章。 出土的军中官印,底部刻有“军假侯印”四字。 1月13日,记者从市文化遗产研究院获悉,日前在位于三峡水库消落区的涪陵古坟坝遗址考古中,考古人员发现一座东汉至六朝时期石室墓,墓室中发掘一枚“军假侯印”铜印章。专家称,这是我市首次在墓葬中发掘出的军中官印。 这枚“军假侯印”所在石室墓残高近2米,属“同冢异穴”。...
英墩遗址 英墩遗址出土陶钵 桥山遗址出土陶纺轮(资料图) 12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公布了2015年中国考古六大新发现,海南东南部沿海地区新石器时代遗址入选。 据中国社科院考古所研究员傅国宪介绍,经过3年多在海南东南部沿海地区的考古调查和发掘,发现了英墩、莲子湾和桥山3处全新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为构建海南东南部沿海地区史前考古学文化编年与谱系提供了关键证据,填补了海南史前考古的诸多空...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