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中国是享誉世界的文明古国,各族人民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共同创造了宝贵的文化遗产。保护文化遗产,传承中华文明,是连接民族情感纽带、增进民族团结、维护国家统一及社会稳定的重要基础,也是维护世界文化多样性和创造性、促进人类共同发展的重要前提。 文化遗产包括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物质文化遗产主要是指具有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的文物,包括不可移动文物和可移动文物。不可移动文物包括古文化遗址、古墓...
7月22日至25日,湖南省沅陵县人大组织各相关委室、单位负责人和部分县人大代表,针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贯彻执行情况进行专题调研。调研组三天时间先后察看龙兴讲寺、辰州三塔、明中村古建筑群、抗战时期湖南临时省会旧址群等22个文物保护单位,沅陵县人大副主任陈延生强调,沅陵要加强文物保护社会舆论宣传,加大文物保护执法力度。 沅陵历史悠久,文物古迹众多,是全省文物大县,目前馆藏国家一级文物...
管理人员打开昭王陵大门 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北有十三陵,南有蜀王陵。”这蜀王陵,说的就是位于成都市东郊的明蜀王陵。明蜀王陵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明太祖朱元璋之皇室家族陵墓群,距今已564年。 十陵风景区,成都市最大的生态公园,因明蜀王陵的十个陵墓而得名。中国之声昨天报道了“十陵风景区十年未建成,投资数十亿,超万名农民动迁”的消息。明蜀王陵博物馆的一位工作人员说,正是...
广州文化蓝皮书指出,广州的文物保护单位大多没有充分开发利用。 广州大学广州发展研究院近日发布的广州文化蓝皮书抛出文化遗产开发利用建议“万言书”。一万多字的《关于保护和开发利用广州市文化遗产建议》报告指出,多年来,广州高度重视文保单位的修缮保护,但对丰富的文化遗产的利用开发还很不够。报告指出,广州全市547处文物保护单位还有2/3没有充分开发利用。报告认为,文保工作不应只申报不保护利用,应防...
截至目前,汉滨区各级文物保护单位已达200处,其中县级176处,省级23处,国家级1处。 近年来,汉滨区在切实加强各类文化遗产保护管理的基础上,积极探索文化遗产开发利用的新方法、新途径。通过强有力的组织领导和经费保障,在全区公布文物点全部实现“四有”(即有保护范围、有保护记录档案、有保护机构或保护人员、有保护标志),积极挖掘历史素材,及时上报申请,去年五里镇刘家营遗址被公布为国家级重点...
近日,湖北省公布第六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72处及与现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合并项目8处,红安县此次有7处文物保护单位名列其中。其中:古建筑1处,石窟寺及石刻1处,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5处,分别为:祝家楼古民居、石堰幽寻石刻、黄麻起义和鄂豫皖苏区革命烈士纪念碑、陈锡联故居、郭天民故居、韩先楚故居、王建安故居等,另有司马岩石刻归并为第五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九焰山遗址”中。 至此,红安县省...
刚刚在银川结束的加强文物合理利用工作交流会上,国家文物局局长励小捷说,当前文物利用工作存在两方面突出问题,即利用“不够”和利用“不当”的问题。所谓“不当”,一是对一些热门景点进行不加限制的过度利用;二是只为经济效益不顾社会效益,甚至改变文物的公共资源性质,变为私人会所;三是对文物的利用存在简单化、雷同化乃至庸俗化现象。其中“将文物变为私人会所”便是鼓励社会力量参与文物保护利用的最大诟病。 ...
7月16日,鄞州区人民政府发文公布第十批文物保护单位,包括横溪镇栎斜村的玉缸山窑址、吴徐村徐氏宗祠,鄞江镇悬慈村悬磁桥,古林镇黄古林庙、西洋港村徐氏宗祠和仓门埠头,高桥镇梁祝文化公园内的稼圃庄、万松书院和祝府,以及沙孟海书学院的沙氏五杰陵园。至此,鄞州区拥有各级文保单位139处 ,文保点268处。 本次公布的文保单位中,玉缸山窑址是鄞州已发现的最早窑址,时代为东汉。该窑址堆积面积约90...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西安古灞桥遗址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西安古灞桥遗址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西安古灞桥遗址 灞桥,地处隋大兴唐长安城通往关东要道的灞河上,建于隋开皇三年(503年),唐至宋代沿用,元废,是中国迄今发现时代最早、规模最大的石拱桥。桥址位于西安市灞桥镇。由于长安至关东三条要道在灞河至长安城之间并为一路,中间以灞桥连通,故地位十分重要。程大昌有言:“此地最为长安冲要...
蓝天白云,青山古寺,让高耸入云的古塔显得愈加庄严肃穆。经过半年的努力,温州市龙湾区全国重点文保单位国安寺塔完成修缮工作。7月22日,温州市文广新局、温州市文物保护考古所、市优秀历史文化基金会、龙湾区文广新局等单位组织评估组,对国安寺塔修缮工作进行初验收。 国安寺塔建于宋代,是温州市龙湾区继永昌堡之后的第七批全国重点文保单位,其建塔历史、出土文物、佛像艺术等有较高的研究价值。本次维修工程...
7月21日,记者从省文物局获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肃南县文殊山石窟群壁画修复工程开工。 该工程于2013年9月获国家文物局批准立项,计划投资290万元,将对石窟群前山千佛洞、万佛洞窟、后山古佛洞窟内壁画进行修复,计划于2015年5月竣工。 文殊山石窟群位于甘肃省肃南县祈丰乡,是一处规模较大的佛教石窟群,2001年被中国政府批准列入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距今已有1...
灞桥 灞桥,地处隋大兴唐长安城通往关东要道的灞河上,建于隋开皇三年(503年),唐至宋代沿用,元废,是中国迄今发现时代最早、规模最大的石拱桥。桥址位于西安市灞桥镇。由于长安至关东三条要道在灞河至长安城之间并为一路,中间以灞桥连通,故地位十分重要。程大昌有言:“此地最为长安冲要,凡自西东两方面入崤、潼关者,路必由之。”因此历代政府都十分重视灞桥的维护,唐代还特置了勋官、散官各一人专...
广州5座先秦墓葬被推毁 重庆5处古墓被损毁 中国文物网讯 (编辑 张艳)近20年来,中国的城市建设突飞猛进,在快速的城镇化进程中,不少文物、古建、遗迹等历史上遗留下来的宝贵遗产惨遭毁坏,有些甚至永远消失在城镇化的推土机下了,最后让人看到的却是“千城一面,万屋一貌”,有些地方“宁要假古董,不要真文物”,导致“假古董”遍地,有的地方甚至变成了“洋建筑”的试验场。在城镇化的浪潮中,太多的城市失...
据韩联社7月23日报道,韩国文化财厅和美国移民及海关执法局(ICE)22日在华盛顿签署了《关于为保护和归还文物共享信息及开展合作的谅解备忘录》。据备忘录,两国将为保护和归还非法进出境的文物而共同努力。 当天,韩国文化财厅厅长罗善华和美国ICE局长托马斯·温考斯基作为代表出席了签约仪式。罗善华表示,希望韩美签署备忘录能为拥有韩国文物的其他国家树立榜样,让更多的韩国文物物归原主。温考斯基则表示,各国...
7月17日至18日,省人大法制委、教科文卫委、常委会法工委以及省文化厅组成调研组赴成都、雅安市进行了文物保护法立法调研。调研组深入四川省博物院、温江陈家桅杆、雅安市博物馆和高颐阙等文物保护单位,重点就《四川省<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实施办法修正案(草案)》(以下简称《修正案(草案)》)所涉及的“下放拍摄文物保护单位和文物的审批权限”以及“因拍摄向文物管理单位支付费用”等问题进行调研...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