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近日,一支多人组成的考古队进驻南京六合区雄州镇,开始勘探古代棠邑侯国城池遗址。考古人员称,他们希望这次工作能够确定棠邑侯国城池的位置,然后申报国家文物部门,由鉴定专家来考察确认。 两年前村民挖鱼塘挖出大量陶罐 昨天上午,记者随几位文物专家赶到该村时,几名考古队员正冒雨工作。他们蹲在一片村民自留地里,用小铲翻动泥土,看到“可疑”物品,就捡起来仔细端详。这里房前屋后,田间地...
近日,考古人员在南京市月牙湖一工地发掘了一座距今1500多年的南朝贵族墓葬。墓室内除了六朝时期的瓷器外,还有宋代人喝水的罐子,考古人员推测,该墓曾被宋代人盗过。 据《现代快报》报道,考古人员在清理墓葬过程中发现一个盗洞。之后,考古人员开始清理,在盗洞底部,发现一个青瓷四系罐。根据其造型,考古人员认为,该四系罐属宋代制造。考古人员推测,估计是宋代人在盗掘该墓时,将喝水的四系罐带入墓中,临走时,将墓...
时间:2006年 类别:传统手工技艺 地区:江苏 编号:Ⅷ—36 申报地区或单位:江苏省南京市 南京金箔锻制业发源于栖霞区龙潭花园一带,这里曾分属句容县和江宁县。相传东晋葛仙翁(葛洪)是金箔锻制的始祖,打金箔户一直流传着“仙家造金箔”的传说。葛洪为句容县城北下荫人,旧时龙潭打造金箔的都供奉葛仙翁,四季上香,逢年过节跪拜,香案边上还要放把锤,求神保佑打箔顺当。...
南京中国近现代史遗址博物馆(原国民政府“总统府”)日前在对馆内建筑进行重新粉刷、油漆时,在墙壁夹层中意外发现一份94年前的《民立报》。 这份1912年12月27日的《民立报》,发现于博物馆二堂前东侧的紧急通报窗口左下角夹层。博物馆展览研究部部长、民国史专家刘晓宁认为,这可能是当时的值班传令兵匆忙中塞入夹层的。 这份报纸上有“新纪元十二月廿七日西历一千九百...
盘龙企龙(南京)股份有限公司全国明清古典家具、瓷器、玉器、书画联合拍卖会,将于2007年5月20日在南京夫子庙状元楼酒店盛大举行。此次明清家具可谓是云集四海几百年之珍藏,近400余件佳品,紫檀木、黄花梨、酸枝木、鸡翅木、红木等高档材质者占90%以上;明清玉器、瓷器、杂项精品纷呈。 我国家具艺术有着悠久的历史,有文字可考和有形象可证的就有三千多年。不但为国人所珍爱,在世界家具体系中也独树一帜,享有...
昨日,位于鼓楼医院附近一处考古工地出土了大批明清时期的青花瓷片,记者在瓷片上了解了一些有趣的事情。 明代也有“李鬼”瓷器 “在挖掘到明清地层时,我们发现了大批青花瓷片,其中带有‘大明成化年’款 的就有几十片。由于这里属于明代鼓楼和钟楼所在地,我们分析这里应该有一处非常大的明代建筑!”负责考古发掘的南京市博物馆考古队员向...
这两年,南京大学的贺云翱教授一直在带领他的团队,对南京历史文化资源进行摸底普查。作为成员之一的路侃,任务十分特殊,他要做的是搞清楚南京到底还有多少碉堡,保存情况怎么样。 这项行动受到市规划局和市文物局的委托,是政府行为。贺云翱说,将碉堡作为历史文化资源点,清点家底,在南京还是第一次。 碉堡算不算民国建筑 南京大学的路侃在调查时发现,仅在紫金山一带就有16个民国碉堡,这是因为国民党军要死...
记者从南京市中山陵园管理局获悉,曾遭毁损的明孝陵棂星门经保护性复原,即将对公众开放。 棂星指灵星,为天门之象。在古代,皇宫被比作天宫,入灵星门就是入天门,因此,灵星门被广泛用于宫室坛庙,作为象征帝制、点缀皇家宫室坛庙的标志性礼仪建筑。 2003年成功申遗的明孝陵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的陵寝。位于神道翁仲路北的明孝陵棂星门,据史料推断是在清朝早期到同治年间被毁。其遗址现仅存3个门道、门道之间的...
在乡间的一座小山下度过了1500年后,位于江宁镇陈塘湖村一座长9米的南朝贵族墓终于要搬到城里的新家了。对一座有着1500年历史的大型砖砌古墓进行整体搬迁,这在南京文物保护的历史上还是头一遭。 古墓雕像精美,地砖“步步莲花” 如果不是去年11月初一家砖厂的取土工程,湖村古墓还不知道会在乡间沉睡多久。当挖掘机一铲子下去翻出好多青砖后,市博考古队迅速赶到了现场。经过近一个月的...
一片高等级明代功臣家族墓葬在西善桥刘家村被发现。昨天,发掘工作负责人市博考古队张队长在现场向记者介绍,这片墓葬区的发现源于年前一座偶然发现的古墓,该古墓从墓砖上判断为明代贵族大墓。经过清理,这座明代古墓的尾部目前已经露出,为券顶,宽达4米,属于明代中期,墓内积满了水,尚不知是否被盗。 考古队在当地进行调查时发现,上世纪50至60年代,当地村民在建房时曾扒到过多座高等级的明代古墓。而在此次发现的...
南京大学是怎样收藏了万件国宝的 仅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上海博物馆等国内顶级博物馆的西周小克鼎;被宋徽宗誉为“妙笔”、清朝诸皇子题跋的南唐王齐翰《勘书图》;我国现已发现最早的铜尺——战国青铜尺…… 当这一连串珍贵到让人窒息的国宝级文物出现在你面前时,千万不要以为自己正置身于哪一个大型综合博物馆内。事实上,这些国宝都藏身于南京的一所大学——南京大学...
在昨天举行的江苏嘉恒秋季艺术品拍卖会上,南京艺术学院院长冯健亲创作的巨幅油画《黄山归来不见岳》以187万元成交。这笔钱将用来在南艺设立“冯健亲奖学金”,以奖励南艺学士、硕士、博士优秀学位论文获得者。 据嘉恒拍卖公司介绍,这幅油画是本场所有拍品中尺寸最大的一幅作品,加上冯健亲这次又是义卖,因而特别引人注目。场上不少买家都参与了竞拍,拍卖从151万元起拍,经过多轮竞价,以1...
备受关注的地铁2号线明故宫站出口究竟建在何处,一直存在争议。昨天,记者从南京市文物部门了解到,南京市规划部门有关专家提议,把明故宫地铁出口处设在明故宫中轴线核心地带。但是,南京市文物部门的领导及专家明确表示反对这一方案。据<现代快报>报道,目前,有关地铁2号线明故宫站的方案已提交到南京市、江苏省政府等待批准。 昨天上午,东南大学建筑系古建筑专家潘谷西教授告诉记者,几天前,他参加了由南...
沧桑的明城墙中山陵段 施工现场 工人在运取下的墙砖 12月15日一早,笔者经过南京紫金山下,发现几名工人正在修缮明城墙中山陵龙脖子段。工人们用铁撬、榔头、瓦刀等工具将被风化的墙砖取下,由于没有技术人员在现场指导,工人施工也很随意,不少完好的墙砖也遭受不同程度损坏,让人心疼。工人说,由于要赶在元旦前后完工,他们从加班加点地从早上六点上工直到晚上5点下班,劳动强度很大,施工中也顾不...
近年来,南京市投入40亿元,对中山陵园风景区实施70多年来规模最大的一次环境综合整治工程。通过大规模拆迁、脏乱差现象治理、自然生态保护与改良、环境建设、文物修缮保护、景点复建扩建等一系列措施,风景区变得更美了。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