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据经济之声《央广财经评论》报道,今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单位这个称号,不再是一成不变、一劳永逸的了。一旦保护不力,"非遗"的称号就可能被摘掉。 昨天,文化部对105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进行了调整、撤销的处理,这标志着我国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的动态化管理有了实质性的进展。天津市红桥区回族大刀队等97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被调整。原因包括,保护单位不具备独立法...
日前,文化部发布了《关于对天津市红桥区回族大刀队等105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进行调整、撤销的决定》,将对天津市红桥区回族大刀队等97个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进行调整;对湖南省凤凰县龙玉年苗医药诊所等2个履责不力的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提出批评与限期整改(整改期6个月);撤销内蒙古自治区群众艺术馆等6个履责不力的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资格。 今年上半年,文化部...
文化部日前公布了国家级代表性项目保护督查工作的调查督查报告,对105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提出进行调整、撤销的建议。这标志着国家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的动态化管理有了实质性开端。 督查报告称,对天津市红桥区回族大刀队等97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进行调整,对黑龙江省民族研究所等8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提出批评、限期整改或撤销。其中对...
1957年,一些西方国家跟我国建立了外交关系,很多驻华使节都表示想亲眼见一下中国的“雪拉同”,这可急坏了当时的外交部,因为几乎没有人知道这个让洋人倾慕已久的“雪拉同”究竟是什么。得知此事后,周总理很关心,指示要抓紧搞清这件事。几经调查,大家才明白“雪拉同”就是龙泉青瓷的法语音译。龙泉瓷器—青瓷在世界上的影响力让中国人感到自豪,周总理当即表示,要抓紧恢复历史名窑,尤其是龙泉青瓷的生产。 今...
日前,从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获悉,我市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项目10项、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28名,已经市政府批准,正式向全社会公布。 为确保此次市级非遗保护名录和代表性传承人申报的公开、公平、公正,今年4月份以来,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组织人员开展了项目前期调研,组织有关专家对全市4个区县及市直有关单位申报的项目和传承人进行了集中评审,9月中旬对推荐项目和传承人进行了公示和...
《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明年1月1日起施行 省十一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一次会议近日通过 《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自2013年1月1日起施行。以立法的形式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为加强全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推进文化强省建设提供了有力的法律保障。 列入《条例》范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传统口头文学及作为其载体的语言,传统美术、书法、音乐、舞蹈、戏剧、曲艺和杂技,传统技艺、医药和历法...
第二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日前举行,沧县镂空木雕作为我市惟一的参展项目获广泛好评。 本届非遗博览会以“促进非遗保护、共建精神家园”为主题,共有来自全国各地的767个非遗项目参展。这次博览会为各地非遗项目的交流与发展提供了良好平台。一些参展代表表示,通过博览会,感受到了各地传统的非遗项目焕发出的勃勃生机,学习到了一些构思巧妙的新创意,同时总结出了自身的不足,对以后发展有...
国庆长假后开学第一天,亳州师专中文系大三学生李丰婷,与全班40多名同学一起,在操场上练习华佗五禽戏。伴随着舒缓的音乐,一招一式,标准到位。 高校传承充满生机 近年来,在各级政府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抢救性保护的同时,一些高校走出一条系统性保护之路,从深层次解决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难以为继的窘境,让高校教育与之结合,促进非遗产生自我“造血”能力,与时代共同进步,激发出新活力。 几乎所有的非遗...
近日,佳能(中国)有限公司向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捐赠了白族、傣族、彝族非遗影像数据库,数据库由佳能(中国)拍摄、整理的白族、傣族、彝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影像数据组成。佳能(中国)从所拍摄的2.4万余张照片、428小时视频中整理、精选、编辑从而形成的最终的数据库,内容涵盖了白族扎染、傣族孔雀舞、彝族烟盒舞及火把节等4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影像、声音以及文字数据,该数据库将成为文化部记录、研究少数民族非...
为了更好地保护传承“莞草编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市非遗保护中心在我镇设立了莞草种植基地,为“莞草编织”提供原材料。近日记者从相关部门获悉,近6亩的莞草已生长成熟,现正进行全收收割。 在沙田镇福禄沙莞草种植基地,工作人员正在忙碌地收割莞草。由于今年气候适宜,加上工作人员的悉心管理,莞草生长非常良好,高度将近1.7米。看着丰收的场景,大家都露出了喜悦的...
作为一座山海相拥的城市,山海文化一直是连云港地域特色文化。如何将历史文化的生态传承保护和城市建设发展同步推进,建设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是重要举措和良好载体。近日,连云港正式出台《连云港山海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规划纲要》,标志着连云港正式建立连云港山海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 山海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的文化定位是什么,规划思路和空间布局如何,保护对象和内容是什么,15年时间如何分步骤建成这一生态区?对此,记...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劳动与智慧的结晶,也是人类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世代相承的文化瑰宝。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不可再生的珍贵资源,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和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其文化生态环境正发生巨大变化,其生存环境受到严重威胁。要做好非遗的保护和传承,除了全面保护和积极培养传承人之外,非遗研究人才队伍建设和素质情况,越来越成为制约我国非遗保护的瓶颈。如何正确认识与合理利用非遗研究人才资源,已成为目前整体推进非遗...
由广东省文化厅主办的“粤东地区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专家论证会”日前在我市举行。来自省文化厅、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以及汕头、潮州、揭阳、汕尾等粤东四市的文化界专家、学者就粤东地区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这一问题,从历史、文化、地域、群体心理情感以及文化生态整体保护方式等各个角度展开广泛论证。 据了解,迄今为止,我国共有12个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这是根据《国家“十一...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工作中,经济效益从来不应该是我们着眼和追求的目标,过分追求经济效益必然会伤害非物质文化遗产本身。表演化和商业化倾向是真正意义上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大敌” 今年2月7日上午,北京正经历着一次寒潮带来的大风降温,前来观看全国农业展览馆新馆举办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成果大展”的观众仍然络绎不绝、热气腾腾。展馆外的...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