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玉神人纹多节琮,高32.1cm,孔径6.3-7.2cm。新石器时代良渚文化琮呈外方内圆的柱形,上宽下窄,中心有圆孔,上下相通。玉料深褐黄色,局部有黄白沁斑。 玉琮图案以横线截成十一节,每节均以四琮角为人面部的中心线,以四面凹槽为隔界,雕刻出四个简化的神人面纹。神人的冠、鼻清晰可见,圆眼及嘴则模糊不清,只是象征性地刻出。在玉琮上端相对的两侧面中部,隐约可见各有一阴刻的带双翼纹的符号。 《周礼...
玉兽面纹嵌饰,高3.2cm,宽4.8cm,厚0.7cm。新石器时代良渚文化此器为传世古玉,表面纹饰较模糊,有较大面积的赭色斑。器近似梯形,凸面,顶端上凸,中线两侧向后折,上下折角的角度不同。嵌饰正面为浅浮雕兽面纹,重点表现兽的环形双眼及阔嘴。兽面两侧饰前肢,短小,带爪足。兽面及兽肢上饰细密的阴线回纹。饰件背面有4组通孔,每组孔由两个斜孔对接而成,孔中可穿绳。 据分析,作品原系嵌于柱形器的角部,3...
为延续前两册精彩内容,本书将视野集中于对明清最高权力斗争有巨大影响之皇室宗亲,及密切影响宫廷政治生活之宫女太监,详解其成败关键与命运走向,并透过对御药御膳之解析、国宝文物之品鉴,真实再现一个纵横捭阖、饮食男女、金帛珠玉里的宫廷世界。 沈阳是清朝留都(陪都),沈阳故宫是“大故宫”姻系中最北边的一座皇家宫殿。清初在山海关外,有三组宫殿,就是兴京汗王宫殿、东京后金宫殿和盛京清初...
据人民网报道,来自台北故宫公关室的消息说,应北京故宫博物院单霁翔院长的邀请,台北故宫博物院院长冯明珠将于 1月21日至27日率团访问北京故宫博物院。这是继2009年两院划时代破冰互访后,再一次开启交流合作的新里程。 据悉,冯院长一行还将访问国家文物局、文物交流中心、国家图书馆、北京第一历史档案馆,并将转赴南京博物院及上海博物馆,针对两岸博物馆馆际交流进行广泛及深度的讨论。此行随同访问成员还有副院...
紫禁城艺术中心效果图 故宫[微博]首次涉足演出领域,将与中国对外文化集团公司和北京歌华文化发展集团共同将紫禁城的建造历史搬上舞台,打造一台大型驻场演出《紫禁城》。昨天,三方在故宫博物院内,就大型城市文化主题演出剧目《紫禁城》暨紫禁城艺术中心项目正式签署合作意向。 故宫文化内涵的开掘,以前多通过出版物、纪录片等形式,这还是故宫第一次通过演出来展示它令人震撼的历史和文化。”故宫博物院院...
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日前在“纪念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设立30周年系列活动”上表示,故宫博物院收藏了180多万件文物,位于世界前列,目前院方已为每一件实物建立了档案。故宫每年接待参观者1400余万人次,为世界第一。 单霁翔表示,经过7年的工作,故宫博物院为每一件实物都建立了档案,共1807558件,包括5.3万件绘画,7.5万件书法,16万件铜器,3.1万件玉器,1万件雕塑,3...
故宫博物院与东城区人民政府近日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在故宫所藏文物的抢救性保护恢复、故宫文化产品研发推广等方面进行合作。 据故宫博物院介绍,与东城区人民政府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后,双方将在故宫所藏文物的抢救性保护修复、故宫文化产品研发推广等方面进行合作,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加强故宫文化遗产保护和发展,共同打造富有宫廷特色的区域文化。此次签约后,双方将利用东城区传统手工技艺方面的人才资源,加大故宫...
昨天,故宫博物院与东城区人民政府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在故宫所藏文物的抢救性保护恢复、故宫文化产品研发推广等方面进行合作。 为了加强故宫博物院文物藏品的抢救性保护修复,加强故宫文化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振兴东城区的传统手工技艺,故宫博物院与东城区人民政府决定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今后,双方将在故宫所藏文物的抢救性保护修复、故宫文化产品研发推广等方面进行合作,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加强故宫文化遗产保护和...
1月16日,故宫博物院与北京市东城区人民政府签约,缔结合作伙伴关系。双方将在故宫所藏文物的抢救性保护修复、故宫文化产品研发推广等方面开展合作,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加强故宫文化遗产保护和发展,促进东城区传统手工技艺的振兴与发展,共同打造富有宫廷特色的区域文化。此前,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深入地处东城区的北京珐琅厂、北京金漆镶嵌厂、北京剧装厂、北京龙顺成中式家具厂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单位,对这些企业...
点开故宫官方网站国宝浏览的导引页,一幅中国传统书房的画面映入眼帘,多宝阁内及书桌上的陈列摆设均代表着一种器物总类,玉器、珠宝、书画等都可以一一点击进行浏览。日前,故宫博物院在官方网站公布首批66万余件藏品目录,由于这在国内大型综合博物馆中尚属首次,这份公开的馆藏目录受到极大关注。 2012年7月,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就向媒体透露,正在编制的《故宫博物院藏品总目》将于2013年初向社会公布,以充分...
大玉龙,曲长60cm,直径2.2-2.4cm。新石器时代红山文化 其玉料为淡绿色老岫岩玉。龙体较粗大,卷曲,呈倒“C”形,长吻微翘起,有圆鼻孔二,双目橄榄形凸起,头顶至颈背有长鬣后披,末端翘起,额及颚下有阴刻棱形网纹。龙躯光素扁圆,背部有一钻孔,可系绳穿挂。 此玉龙因其吻前伸,前端凸且翘,因此又有人称之为玉猪龙。这是早期氏族艺术的代表作,属红山文化。其造型夸张、奇特...
玉鹰,高2.5cm,宽4.6cm,厚0.4cm。新石器时代红山文化 玉鹰为青黄色玉材制,片状,腹部略厚,腹前用阴线界出鹰爪,头部凸起,嘴尖,双翅较薄,尾宽,尾及翅上有阴线羽纹。鹰背部有对穿的孔,可穿系绳。 红山文化分布于我国东北地区,在其遗址中发现了较多的玉器,其中有一定数量的玉鸟,多为鹰类。常见的玉鹰有二类,一类近似方形,翅的边缘平直;另一类鹰的翅膀大且展开,似飞翔状。这件玉鹰属后一...
玉兽形玦,高15.4cm,宽10.5cm,厚4.5cm。新石器时代红山文化 玦以青黄色玉料制,表面有多处色斑。整体为环形,一侧有一开口,未断开。开口一端为兽首,另一端为兽尾,兽身屈而成环,颈部有二小孔。 目前,多处红山文化遗址中出土了这类器型,它表现的是一种神化了的动物,反映了较大范围的动物崇拜。颈部带有双孔的作品并不多见,此玦可能是制造时所穿之孔位置不理想,作品悬挂时倾斜度不合要求,...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