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遗产编号 ⅰ-5 所属地区 山西·运城 遗产级别 省级 遗产类别 民间文学 申报人/单位 运城市万荣县 申报日期 2006 万荣县位于山西省西南部,黄河与汾河交汇处,文化底蕴非常深厚,是闻名全国的历史文化名县和笑话之乡。战国舌辩家张仪、隋末教育家王通、唐代大诗人王勃、明代理学家薛?u等历史文化名人皆出于此。正是这千古历史的积淀,世代人文的孕育,酝酿了万荣笑话产生发展的丰厚文化土壤...
遗产编号 ⅱ―1 所属地区 陕西·西安·长安区 遗产级别 省级 遗产类别 民间文学 申报人/单位 西安市长安区 申报日期 2007 斗门石婆庙会和七夕传说的历史渊源 作为我国四大民间传说之一的《牛郎织女》故事,不仅在中国妇孺皆知,在韩国、朝鲜、日本等国也广泛传播,源远流长。 牛郎织女及“七夕”传说源于天象星宿之说。早在西周,《诗经?小雅?大东》中,就有对“牛郎”、“织...
遗产编号 ⅱ―2 所属地区 陕西·延安·黄陵县 遗产级别 省级 遗产类别 民间文学 申报人/单位 延安市黄陵县 申报日期 2006 黄帝被认为是中华民族的始祖。根据记载,号轩辕氏、有熊氏,姬姓,一说姓公孙,姬姓部落首领,传说中远古时代华夏民族的共主,五帝的第一个。黄帝也被道教尊为道家之祖,在道教中有特殊的地位。 关于黄帝的传说: 据传他出生几十天就会说话,少年时思维敏...
遗产编号 ⅰ-3 所属地区 湖北·武汉 遗产级别 省级 遗产类别 民间文学 申报人/单位 武汉市 申报日期 2006 位于武汉市蛇山之巅的黄鹤楼,始建于公元223年,这座楼屡建屡毁,仅清代就7建7毁。各代的黄鹤楼风格不同,宋楼雄浑,元楼堂皇,明楼隽秀,清楼奇特。 建楼的传说是美丽的。一千多年前,有位姓辛的老人在蛇山上开了酒店,常客中有一道士,回回喝酒不买酒菜,只用随身带着的...
遗产编号 ⅰ-4 所属地区 湖北·武汉·江汉区 遗产级别 省级 遗产类别 民间文学 申报人/单位 武汉市 汉阳区 蔡甸区 申报日期 2006 主要内容:春秋时期,晋国大夫伯牙奉王命出使楚国,在乘船返途中行至龟山脚下,与樵夫钟子期通过高山流水之曲一见如故,结为知音,相约来年。次年伯牙如期而至,子期却辞世而去。伯牙悲痛欲绝,摔琴绝琴,从此不复鼓琴。伯牙子期的故事在民间流传了两千多年。...
遗产编号 ⅰ-10 所属地区 湖北·武汉·黄陂区 遗产级别 省级 遗产类别 民间文学 申报人/单位 武汉市 黄陂区 申报日期 2006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 一首古代民歌《木兰辞》,将花木兰女扮男装替父从军的传奇故事传唱至今,使人们对“花木兰”这位巾帼英雄充满了敬仰。 《木兰辞》是我国南北朝时期流传在北方的一首长篇叙事民歌,讲述了一位...
遗产编号 ⅰ-13 所属地区 湖北 遗产级别 省级 遗产类别 民间文学 申报人/单位 当阳市 申报日期 2006 当阳是关公葬身之地,玉泉山是关公最先显圣之地,玉泉山有全国最早的关庙“显烈祠”, 当阳城西有全国三大关庇之一的中国关陵。因为与关公有特殊的缘分, 当阳民间对关公的崇拜千百年来久盛不衰。 传说关公死后最先在玉泉山顶显圣,高呼“还我头来”,遇普净和尚点化依佛门,后用...
遗产编号 ⅰ-5 所属地区 湖北·宜昌·秭归县 遗产级别 省级 遗产类别 民间文学 申报人/单位 宜昌市 秭归县 申报日期 2006 据《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记载,屈原,是春秋时期楚怀王的大臣。他倡导举贤授能,富国强兵,力主联齐抗秦,遭到贵族子兰等人的强烈反对,屈原遭馋去职,被赶出都城,流放到沅、湘流域。他在流放中,写下了忧国忧民的《离骚》、《天问》、《九歌》等不朽诗篇,独具风...
遗产编号 ⅰ-21 所属地区 湖北·黄岗·蕲春县 遗产级别 省级 遗产类别 民间文学 申报人/单位 湖北 黄岗 蕲春县 申报日期 2006 李时珍,字东璧,号濒湖,湖北蕲(今湖北省蕲春县)人,生于明武宗正德十三年(公元一五一八年),卒于神宗万历二十一年(公元一五九三年)。他家世代业医,祖父是“铃医”。父亲名闻,号月池,是当地名医。那时,民间医生地位很低。李家常受官绅的欺侮。因此,...
遗产编号ⅰ-8所属地区湖北·黄岗·黄梅县 遗产级别省级遗产类别民间文学 申报人/单位黄梅县申报日期2006 黄梅禅宗祖师传说(黄梅县):禅宗四祖道信、五祖弘忍都曾长期活跃在黄梅地区,有关他们的故事在这里广为流传。 僧璨,出生于公元510年,汴州陈留(今河南省开封市)人,一说徐州人。四十多岁时,他全身疮疾。在河南光福寺,他拜谒二祖慧可,说:“弟子身缠风恙,求和尚为我忏罪。”慧...
遗产编号 ⅰ―4 所属地区 云南·普洱·思茅区 遗产级别 国家级 遗产类别 民间文学 申报人/单位 云南省思茅市 申报日期 2006 牡帕密帕是拉祜族“波阔嘎阔”演唱的一部长篇诗体创世神话,流传于云南省思茅市澜沧拉祜族自治县境内。全诗共17个篇章,2300行,内容叙述造天地日月、造万物和人类以及人类初始阶段的生存状况等,是拉祜族人民传承历史悠久的口述文学精品。 牡帕密帕由“...
遗产编号 ⅰ―29 所属地区 青海·海东地区·互助土族自治县 遗产级别 国家级 遗产类别 民间文学 申报人/单位 青海省互助土族自治县 申报日期 2006 《拉仁布与吉门索》是土族民间长诗,用土族口语创作并演唱,以口耳相传的方式在群众中相沿传袭,至今仍为活态的口头文学形式。 这部民间文学作品用生动的形象、深沉悲壮的语言及讲唱的形式记述了穷人拉仁布和牧主的妹妹吉门索的爱情悲剧...
遗产编号 ⅰ―30 所属地区 福建·宁德 遗产级别 国家级 遗产类别 民间文学 申报人/单位 福建省霞浦县 申报日期 2006 畲族小说歌发源于福建省霞浦县侯南镇白露坑村。白露坑是畲族人口最为密集和文化积淀最为丰富的区域,堪称闽东第一村。小说歌滥觞于清代,最初畲族歌手中一些能识字的人将汉族章回小说和评话唱本改编为本民族山歌口头唱本和手抄唱本,后逐渐在本民族流传的英雄人物事迹的基础...
遗产编号 ⅰ-31 所属地区 湖北·宜昌·宜都市 遗产级别 国家级 遗产类别 民间文学 申报人/单位 湖北省宜都市 申报日期 2006 青林寺村位于历史悠久、地理环境独特的湖北省宜昌市宜都高坝洲境内,其村名就是一个谜语。谜语,是一种在民间广为流传的口头文学艺术,青林寺谜语是青林寺人民在长期生活实践中保存和流传下来的宝贵文化财富,是祖国民间文学园地中一支绚丽多姿的艺术奇葩。 青林寺...
遗产编号 ⅰ―10 所属地区 浙江·绍兴·诸暨市 遗产级别 国家级 遗产类别 民间文学 申报人/单位 浙江省诸暨市 申报日期 2006 西施居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美的象征。 西施传说的发端地――浙江省中北部的诸暨,曾是春秋时期越国的古都。 西施传说产生于春秋末期,起源于民间口头讲述,最早的文字记载见于《墨子》和《孟子》等,经历代口耳相传,流传范围扩大,内容...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