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一般说来商前期器轻而薄,商后期器体重质厚,西周器浑厚铭多,春秋战国之器比商前期轻薄精细,汉代器重拙粗矮。而宋以后的伪器绝大多数要比真器重、压手。因为宋以后的伪器埋入土中的时间不如汉以前铜器埋藏时间久远,受外界腐蚀程度也小,合金成分不一样,胎质的轻重也不同。总之,伪器比真器重。 故宫藏有一件民国时期伪造的商爵,高24.7了厘米、宽17.8厘米、重1.12公斤。爵是京西六郎庄夏锡忠捐献给故宫几千件器...
猴形铜带钩,长12.56厘米、宽3.88厘米、厚1.52厘米、高2.09厘米。正面通体作浮雕母猴形象,攀援动作,姿态灵巧。猴体跪伏,左臂向前上 伸高举,看去明显长于右臂,屈爪弯回巧妙形成钩首,似单臂挂于树上,右臂向身后弯曲持尾。猴子缩首侧目,圆脸短毛,高鼻隆额,下颌突出,尖嘴紧闭,深目鼓 睛,双耳侧立。昂胸伏身,上体裸露,巨乳高耸,似戴叶状胸罩。下身着有短裙,上缘外翻,并以斜线为饰,下缘则以较大花...
青铜器物是铜锡合金,有较强的硬度,不像瓦当砖瓦、甲骨陶瓷及书画碑帖等易于破碎,而是便于长期收藏。再则青铜器皿形态各异古朴典雅,线条畅达,这也是其他古玩所无法企及的。 首先,中国青铜器数量大,种类繁多。究竟中国有多少件青铜器物,这是谁也无法统计的数字。有人统计过,仅以有铭文的青铜器物而论,从汉代到今天,出土就达一万件以上。若加上无铭文的铜器,其数量之多就可想而知了。正因为数量大,中国青铜器的品种也...
【摘要】广州出土的青铜器十分脆弱,强度极低。本次工作对脆弱青铜器典型样品进行显微观察和电导率、密度、吸水率等的测试,以及利用X射线衍射分析方法测试其腐蚀后的主要成分,以此表征青铜器的脆弱程度,为后续的保护提供数据参考。 【关键词】广州 脆弱青铜器 腐蚀 矿化 表征 【基金】国家重点文物保护专项补助经费资助 【来源】《文物春秋》2015年06期
兽形觥 鸮卣 云雷地乳钉纹瓿 人首笄形器 民族青铜文化,起源于我国北方长城沿线少数民族地区,它覆盖地域辽阔,文化内涵丰富,纹饰造型独特,是闪烁在我国北方草原上的一颗明珠,北方民族青铜文化大约发展于商代至汉代时期,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融合了中原及欧亚地区的优秀文化。北方民族青铜器可分为兵器、生产工具、装饰品、生活用具、礼器、车马器等。 商代的山西中西部吕梁山和沿黄河一线存在着与...
后天(周三),《五色炫曜——南昌汉代海昏侯国考古成果展》将在首都博物馆开幕,“富甲一方”的海昏侯墓主人究竟是谁将尘埃落定。昨日,400余件珍贵文物就位,九成已放入展柜。首都博物馆更是专门打造了30多座独栋恒湿“别墅”,专供玉器等“贵宾”入住。 在展厅里,除了马蹄金等金灿灿的展品外,唱主角的还是青铜器,其中两件周朝青铜器格外显眼。专家推断,这两件文物证明当年海昏侯也爱收藏。 汉墓里找到周代古董 ...
此次在北京展览的南昌西汉海昏侯墓出土文物中,有相当一部分是青铜器。考古专家认为,南昌西汉海昏侯墓出土的青铜器,不仅数量大、质量高,每一件也都极具特色。接下来我们梳理一下海昏侯墓出土的青铜器之“最”。 细数出土青铜器之“最古老” 商周时代人们就已经熟练掌握青铜器的铸造工艺,在南昌西汉海昏侯墓里,出土了一件战国时期的缶和一件西周时期的提梁卣,卣是用于盛酒的器具,这件提梁卣上有凤鸟纹饰,造型精巧,考...
青铜时代是考古学上继红铜时代之后的一个时代。青铜是红铜和锡的合金,较红铜的熔点低、硬度高,便于铸造。世界上最早进入青铜时代的是美索不达米亚和埃及等地,开始于公元前3000年。我国在商代(公元前16到前11世纪)已是高度发达的青铜时代,至西周、东周,青铜器的铸造更为普及,其类型有工具、兵器、烹饪器、食器、酒器、水器、乐器、车马装饰品等,形制多样,纹饰精丽,其铭文为研究中国古代史的重要资料。学术界将沿...
民间收藏当以铜、玉、瓷排列成序的。其中这个铜字排在首位,必然是指青铜器了,只有中国古代最精致的青铜器,那才是堪称国之瑰宝!那么,应该怎样去鉴定其真赝呢?下面将教会你一些最简单的鉴定方法,仅供参考。 1.中国古代青铜器出土后,会形成两种坑口的器物。一种入土前器物经过打磨等处理,器物表面早已形成氧化层的包浆而入土,这一类出土后表面或多或少仍有包浆,叫水坑器物。另一种入土前器物表面未经处理,即没有形成...
图片说明:(商)罍(酒器) 此罍器传出于殷都安阳。器身有简单又非常醒目的大面积浮雕纹饰,肩部的环耳可系绳便于搬运,抬提腹下部正面的鼻钮可以倾空罍中的酒浆。锈色瑰丽,古韵十足。 图片说明:(春秋)镈(乐器) 镈钮作兽形,奇谲怪异。此兽钮为鸟首而非常见之龙首,身首组合十分协调,设计巧妙生动传神。 镈钮饰之鸟首衔住自己的身体,身下有双翼支撑,端庄的造型设计突显力量感和凝重感。枚作团螭形,彰显坚实...
容庚先生(1894—1983年)是我国著名的古文字学家、考古学家。1926年被聘为古物陈列所古物鉴定委员会委员,鉴定清廷所藏青铜器。其辨伪实践即始于此。1941年《商周彝器通考》的出版标志着其辨伪思想的成熟并形成系统建构。他的辨伪成果代表了20世纪四五十年代青铜器辨伪的最高水平。容庚擅长于文献考据,重资料的排比与梳理,而少理论概括与阐发。我们从其相关著作和辨伪实践中凝括出三个辨伪思想和七条辨伪方法...
图1 春秋双兽首衔环青铜鉴 图2 春秋中晚期青铜簠及局部纹饰 我国青铜器的铸造历史源远流长,绚丽璀璨,精美绝伦,有着永恒的历史价值与艺术价值。历年来在国内各地出土的无数历代青铜器,品种繁多,器型精美,代表着不同地域及不同文化共同的发展和进步。 春秋战国的青铜铸器,是在奴隶主贵族逐步走向衰亡,同时新兴的地主阶级从酝酿到正式走上历史舞台,是在这一重大历史转变中发展起来的。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
湖北枣阳郭家庙墓地考古人员正在进行文物清理工作。记者从考古现场获悉,本次考古出土一件春秋早期的青铜鼎,刻有铭文并赫然显现“芈”字。 这件青铜鼎被推测为曾侯为迎娶楚国“芈”姓女子而做的器物,揭示诸侯国之间的婚姻关系。据介绍,郭家庙墓地为曾国墓地,有三代曾国国君与夫人的墓葬。 随着电视剧《芈月传》的热播,生僻字“芈”也迅速为人所知。“芈”姓作为中国古老的姓氏之一,是春秋时期楚国祖先的族姓。据《史记...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