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让流失文物早日回家一些国家就联合追索文物达成共识由埃及文化部和埃及最高文物委员会发起并主办的首届文化遗产保护及追索国际合作会议日前在埃及首都开罗举行,包括中国、希腊、印度、意大利、伊拉克等有悠久历史的22个国家的文物管理和文化遗产保护负责人及专家出席。加强国际合作,追索流失文物是会议研究的核心问题。埃及最高文物委员会秘书长扎希·哈瓦斯在开幕致辞中介绍了埃及在文物保护方面所做出的努力及...
2010年3月5日,世界各大媒体都报道了这样一件事:埃及文化部部长法鲁克·胡斯尼宣布,约2.5万件古埃及文物从英国回到了阔别已久的故土,这些文物装满了整整85个箱子。 此次英国能够归还这批古埃及文物,是埃及方面与英国伦敦大学艰苦谈判的结果,整个谈判过程持续了一年多时间。 与埃及同样历史悠久且被掠夺文物众多的中国,仅在大英博物馆中历代珍稀之品就有3万多件。《永乐大典》、《女史箴图》、《...
自2002年以来,31000多件被盗文物回到了埃及。 3月5日,世界各大媒体都报道了这样一件事:埃及文化部部长法鲁克·胡斯尼宣布,约2.5万件古埃及文物从英国回到了阔别已久的故土,这些文物装满了整整85个箱子。 这批文物包含非常稀有的珍品,其中包括一把约20万年前的石斧和几件公元前7000年的手工陶器。据称,这些文物在19世纪晚期由一些考古学家收集起来,后来保存在英国伦敦大学。此...
自2002年以来,31000多件被盗文物回到了埃及。 3月5日,世界各大媒体都报道了这样一件事:埃及文化部部长法鲁克·胡斯尼宣布,约2.5万件古埃及文物从英国回到了阔别已久的故土,这些文物装满了整整85个箱子。 这批文物包含非常稀有的珍品,其中包括一把约20万年前的石斧和几件公元前7000年的手工陶器。据称,这些文物在19世纪晚期由一些考古学家收集起来,后来保存在英国伦敦大学。此次英...
18日,在成都宽窄巷子举行的纪念圆明园罹劫150周年图片展上,按照1:1比例复制的牛首和虎首被展出。 18日上午,《纪念圆明园罹劫150周年图片展》在成都宽窄巷子东广场举行。百余幅圆明园海外寻宝(美国行)图片及部分圆明园文物图片首度与观众见面。 圆明园是中国历史上的一座文化宝库,自1860年圆明园文物被劫掠、焚毁以来,其文物就通过各种途径流散于世界各地,且多数都在国外。 2009年10月,圆...
虎首复制品 市民参观图片展 《纪念圆明园罹劫150周年图片展》在宽窄巷子开展 圆明园部分遭劫文物回“家”了,尽管是以影像和图片资料的形式。昨日上午,《纪念圆明园罹劫150周年图片展》在成都宽窄巷子前小广场上开展。展出的数百张圆明园文物图片,是圆明园赴美国寻找流失海外文物资料工作组历时18天,在美国遍寻9家知名博物馆和研究机构后的成果。通过这些凝结在相纸上的影像,...
寻找圆明园流失海外文物美国之行成果发布会1月18日在成都举行 资料图:1月18日,《寻找圆明园流失海外文物——美国行》成果发布会在成都举行。圆明园管理处主任陈名杰在成果发布会上表示,圆明园将把收集到的圆明园资料,包括现存海外的圆明园文物,与圆明园有关的文物资料和老照片,通过影像或图片资料的形式,让这些文物“回家”。图为市民正从展出的圆明园老照片前经过。 中新社发 张...
.h1 { FONT-WEIGHT: bold; TEXT-JUSTIFY: inter-ideograph; FONT-SIZE: 22pt; MARGIN: 17pt 0cm 16.5pt; LINE-HEIGHT: 240%; TEXT-ALIGN: justify } .h2 { FONT-WEIGHT: bold; TEXT-JUSTIFY: inter-ideograph; FON...
圆明园管理处主任陈名杰18日上午在成都举行的《寻找圆明园流失海外文物——美国行》成果发布会上表示,圆明园将把收集到的圆明园资料,包括现存海外的圆明园文物,与圆明园有关的文物资料和老照片,通过影像或图片资料的形式,让这些文物“回家”。 同时,将完善文物资料数据库建立,从而为圆明园遗址保护、展示、研究等工作提供史料,并通过专题展览等方式向社会公众发布信息。 记者了解到,圆明...
埃及最高文物委员会主席哈瓦斯6日宣布,将召集30个国家的代表于今年4月在开罗举行一次流失文物追讨会议。 哈瓦斯在一份声明中说,计划中的会议时间为3天,拟邀请中国、俄罗斯、柬埔寨、土耳其、叙利亚、也门等国代表与会,会上各国将提出一份流失文物名单,并针对如何追索这些文物形成具体建议。哈瓦斯说,与会代表将讨论追索流失文物的集体行动方案,以争取国际支持。 自2002年以来,在哈瓦斯的领导下,埃及文物部...
中国专家赴美查询圆明园流失文物,遭到《纽约时报》等美国知名媒体的冷嘲热讽,这本在预料之中,不值得大惊小怪。不过,可以预见的是,这场海外寻宝之旅,确乎如美国媒体所言,由于法律和技术等诸多障碍,注定是一场没有结果的“文化秀”。而在一些中国网友看来,因为缺少周密论证和充分准备,它更像一场无甚意义的“观光旅游”。 圆明园管理处显然犯了一个不小的错误,即宣布...
记者专访有京城收藏界“黑马”美称的周凡先生 记者:最近为了纪念圆明园事件149周年,国家发起了“寻找流失海外的圆明园文物”的活动,您怎么看这个活动? 周:这个事情我觉的非常有意义。这个活动不仅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寻找宝贵的圆明园文物,更重要的是唤醒了海外中华儿女的爱国之心。一些爱国人士将圆明园流失文物“兽首”拍卖下来,捐献给国...
英国《经济学家》周刊网站11月26日文章,原题:收回宝藏 在19世纪下半叶和20世纪初期,收集中国美术品和陶器在西方蔚然成风。寻宝者的大量购买以及德国、荷兰、法国和英国对中国皇家藏品的掠夺,将大批中国美术品带到西方。但过去10年欧美买家的数量减少了。大多数对中国艺术品感兴趣的西方人如今更多成为卖方而非买方。 从1949年中国共产党打败国民党开始,尤其是1966年后的文化犬革命期间,拥有、继承或交...
范季融、胡盈莹夫妇向中国捐赠的部分青铜器。 中新社发 廖攀 摄 范季融、胡盈莹捐赠文物交接仪式在北京举行。中新社发 廖攀 摄 “中国政府一贯主张通过法律和外交手段,按照国际社会处理非法流失文物返还问题的法律框架和原则,依靠国际合作,依法追索非法流失海外的中国文物。” 23日,国家文物局局长单霁翔在北京国子监对媒体记者作如上表示。当日下午,美国华裔收藏家范季融、...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