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11月14日至16日,曹魏大墓暨苏羊遗址考古新发现专家座谈会在洛阳举办。来自全国各地20余位专家学者,以及新华社、河南日报、大河报、洛阳日报、洛阳晚报、洛阳电视台等媒体的近20名记者参加了会议。 专家们实地考察了西朱村曹魏大墓的发掘现场和出土文物,以及宜阳县苏羊仰韶文化遗址。专家们对洛阳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在西朱村曹魏大墓和苏羊遗址现场的考古和文物保护工作表示,其考古工作学术目的明确,工作方...
近日,在杭州市江干区的常青区块,考古人员发掘出一段明清时期的钱塘江古海塘。 这段钱塘江古海塘为石塘结构,大致西南—东北走向,横截面呈梯形。外露的部分海塘长13米,深6.6米。 你可不要小看这段石头砌成的“墙”,钱塘江古海塘与长城、大运河并称为中国古代三项伟大工程,是过去保护太湖平原、宁绍平原免受洪潮侵袭的重要屏障。 杭州“因湖而名”,也“因塘而存”,塘指的就是钱塘江海塘。千百年来...
振五亭 苏中宝应地区是全国十九个抗日根据地之一,宝应作为革命老区,在抗日战争时期留下了丰富的实物遗存。9月28日,宝应县第一次革命文物普查工作全面启动。记者昨从宝应博物馆获悉,通过此次“摸家底”,宝应县有革命遗址、遗迹和代表性建筑等不可移动文物56处,宝应县收藏有可移动革命文物165件/套,其中,新发现宝应地区革命遗址多达35处,新发现可移动革命文物94件/套。 宝应革命文物摸家底 ...
谭家岭城垣与环壕结合处(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供图) 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昨披露,考古工作者在石家河遗址中心的谭家岭遗址发现了面积20余万平方米的城址,该城始筑年代比此前考古揭示的年代至少提前500年,于距今五千年左右,处于中华文明形成的关键期。这些新发现为探寻长江中游史前文明提供了重要依据。 位于大洪山南麓与江汉平原结合部的石家河遗址,是长江中游地区已知分布面积最大、保存最完整、延续时间最...
明代御窑瓷器——景德镇御窑遗址出土与故宫博物院藏传世成化瓷器对比展 10月25日,“明代御窑瓷器——景德镇御窑遗址出土与故宫博物院藏传世成化瓷器对比展”“明清御窑瓷器——故宫博物院与景德镇陶瓷考古新成果展”在故宫博物院延禧宫及斋宫开幕。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宋新潮、著名古陶瓷专家耿宝昌和景德镇市相关领导出席了开幕式并参观了展览。 这两个展览属于“明代御窑瓷器”系列展,是继“景德镇御窑...
10月10日,“三苗与南土——湖北重要考古新发现解读”图片展在湖北省博物馆开幕,同题学术讲座在华中师范大学同时举办,作为全国考古工作会议的组成部分,本次活动全面回顾并揭示了湖北省近年来的重大考古成就及湖北在长江文明乃至中华文明进程中的重要作用。 “十二五”期间,湖北省主动性考古工作成就显著。随州叶家山墓地、随州文峰塔墓地、枣阳郭家庙墓地、铜绿山古矿冶遗址四方塘墓地入选2011、2013、...
10月13日,记者从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获悉,作为“唐陵大遗址保护项目”的重要内容之一,该院先后两次组织考古人员对兴宁陵陵园遗址进行了全面的考古调查与勘探,新发现石刻9件,初步搞清了陵园的整体结构布局,为陵园遗址的整体保护规划提供了详细的基础资料。 兴宁陵,为唐高祖李渊父亲李昞的陵墓,位于陕西省咸阳市渭城区正阳街道办后排村北,西北距汉高祖长陵约1公里,西距秦咸阳城一号宫殿遗址约2.5公里,南...
黄土之下,深埋数千年的骸骨依旧保持着下葬时的姿势。在南宁市那北咀新石器时代贝丘遗址(以下简称那北咀贝丘遗址),考古专家进行抢救性考古发掘时最新发现了两具有待研究的骸骨,其中一具多处被肢解,另一具的头骨则张大嘴巴,临死前似乎遭到极大的痛苦。这两具骸骨究竟藏着怎样的秘密? 日前,记者跟随广西文物保护与考古研究所专家来到那北咀贝丘遗址,探寻曾经生活在这里的古人类的痕迹。 遗址里墓葬方...
图为宝丰县香山寺文管所新发现的清代《重修香山寺碑记》碑刻宝丰县香山寺文管所供图摄 10月11日,记者从河南省文物部门获悉,宝丰县近日新发现一通清代康熙年间《重修香山寺碑记》碑刻。碑文中记述了明崇祯末流土之变后,香山寺被毁,后经僧人福贤20余年建设,使其香火大增的历史经过。 据介绍,宝丰县香山寺文管所近日在平整土地时新发现清代《重修香山寺碑记》碑刻一通。该碑碑身四边残缺,字迹尚可辨认。碑...
今日,全国考古工作会在武汉举行,该会首次安排面向公众的系列考古讲座,解读国内外近年来重要的考古发现。 此次系列考古讲座共7场,分别在武汉大学、华中师范大学、省图书馆、省博物馆举行,主题涉及“良渚古城考古”、“发现海昏国”、“三苗与南土”、“音乐考古”等。 湖北省博物馆馆长、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方勤今天上午10时将在华中师范大学图书馆三楼学术报告厅做主题为“三苗与南土——湖北...
10月7日,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董新林7日在赤峰表示,今年以来对契丹古国首都---辽上京宫城南门进行发掘证明:辽上京城市规划以东向为尊,与历史文献记载大体相仿。 辽上京遗址,位于内蒙古赤峰市巴林左旗境内,始建于公元918年,是中国历史上使用时间最长的草原都城,也是中国目前保存状况较好的古代都城遗址之一。 此次的考古发掘,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与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
在那北咀贝丘遗址,考古专家正进行抢救性发掘 黄土之下,深埋数千年的骸骨依旧保持着下葬时的姿势。在南宁市那北咀新石器时代贝丘遗址(以下简称那北咀贝丘遗址),考古专家进行抢救性考古发掘时最新发现了两具有待研究的骸骨,其中一具多处被肢解,另一具的头骨则张大嘴巴,临死前似乎遭到极大的痛苦。这两具骸骨究竟藏着怎样的秘密? 日前,记者跟随广西文物保护与考古研究所专家来到那北咀贝丘遗...
据法国国际广播电台9月1日援引法新社报道,考古学家8月31日表示,从吉萨金字塔旁挖掘地点发现的一块木头,首次显示古埃及人曾使用金属制造船只。 根据报道,上述木头长8米,宽40厘米,厚4厘米。考古学家在一艘船的组件中,发现圆形及U型金属钩子。这艘船与埋在大金字塔旁的胡夫太阳船于同年被挖掘。若干太阳船被埋在王室陵墓旁的墓穴,它们可能被用于法老王葬礼仪式,或作为阴间的交通工具。 埃及...
带有掌纹的砖(由库车县文物局提供) 带有掌纹的砖(由库车县文物局提供) 将手掌压在青砖上,如果出现质量问题,将追查到个人,这样带有“质量二维码”的制作流程,在唐代就已实行。 8日,记者从库车县文物局了解到,近日库车老城区一建筑工地里发现带掌纹的地砖,文物部门随后清理出一条长13米的唐代砖路。 库车县文物局局长王志疆在电话中说,9月1日晚,库车县文物局接到电话,称一工...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