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绍兴是王阳明故里,王阳明的心学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华。2017年是王阳明诞辰545周年。绍兴博物馆经过两年多的筹备策划的“圣贤之道——阳明的故事”特展目前正在绍兴博物馆书画一厅内展出。展览以王阳明的生平和思想解读为主线,以其书法作品及拓片展示为辅线,集中展示王阳明不负初心的一生及其“知行合一”的心学理念。这也是国内首次举办的王阳明个展。 王阳明书法作品空前汇聚 展陈设计凸显阳明文化 在...
文明的血脉——河南博物院文物精品展1月3日起在福建博物院开幕。河南大地有着古老的殷墟甲骨、精美的夏商青铜器、巍峨的汉代陶楼、斑斓的唐三彩、优雅的宋代名窑瓷器,均是承载着我们民族记忆的珍贵物质文化遗产。本次展览,河南博物院提供了馆藏的100余件文物。(福州晚报记者 毛小春/文 杨勇/摄)
图为“如意观音面具”,2016年日本奈良县赠。杨珺 摄 2017年12月29日晚,“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成都国际友城交流展”在成都博物馆开幕。此次展览展品近200件,跨越了五大洲56个国家,见证了36年来成都与国际朋友圈的交往历程。 独特的荷兰郁金香座椅、精致的突尼斯苏塞锡制橄榄树、别致的韩国金泉传统鼓、原始的新西兰土著哇咔碗、神秘的加拿大捕梦网,琳琅满目的展品彰显着国际友城浓郁的...
12月21日,俄罗斯彼得霍夫国家博物馆的243件(套)文物艺术品在河北博物院展出。该展览向观众讲述俄罗斯罗曼诺夫王朝历史的兴衰荣辱、俄罗斯宫廷生活的奢华精致以及沙俄皇室的缠绵爱情。 21日,《走进帝俄时代——俄罗斯彼得霍夫国家博物馆藏文物特展》开展。彼得霍夫宫(彼得夏宫)是彼得大帝于18世初始建的皇家滨海行宫,集中体现了18世纪—19世纪俄罗斯建筑艺术的辉煌成就,有着“俄罗斯凡尔赛宫”的美誉...
“集善仁美·共享芬芳”中国·重庆首届全国残疾人书画名家精品展20日在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开幕。来自全国残疾人艺术家的百幅书画作品首次亮相山城,一幅幅精美的画卷背后,书写着他们的励志故事,引发市民称赞。 此次书画展汇集了中国残疾人的高水平艺术作品,囊括写意、工笔、水彩等多种美术形式。展出的百余幅作品传递出残疾人艺术家们对生命的热爱和对艺术的热爱。 47岁的黄国富是从重庆走出的“口足画家...
12月15日,由中华文化促进会、尼泊尔国家博物馆等主办的“尼泊尔国家博物馆馆藏珍品中国首展”在四川省成都市安仁古镇开幕。 展览分过去、现在、未来、生活4个展区,展出了尼泊尔古代金属佛造像、唐卡等尼泊尔国家博物馆馆藏的30件珍贵文物,并对尼泊尔传统的锤揲锻造和“失蜡”铸造工艺进行详细介绍。 尼泊尔考古局局长巴海什介绍,尼泊尔国家博物馆是尼泊尔最古老的博物馆,荟萃了尼泊尔古代雕刻、...
本文图片均为江口沉银遗址出水的部分文物照片 均来源于成都商报客户端 还记得许多文学、影视、游戏等作品中那个圣杯吗?它金光闪闪,甚至还有传说,如果能找到这个圣杯而喝下其盛过的水就将返老还童、死而复生并且获得永生。 一度,张献忠宝藏也是传说。但随着对江口沉银遗址的发掘,先后出水各类器物三万余件,这些器物今在何处?有哪些类别?下一步如何打算? 根据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
日前,来自中国山东滕州的70余幅精美汉画像石拓片在纽约中国艺术馆开展,展览从滕州馆藏1500余块汉画像石中精选70余幅汉画像石拓片,从经济、文化、生产生活多个角度诠释中国文化。 汉画像石是中国汉代地下墓室、祠堂和廊阙等建筑上雕刻画像的建筑构石。汉代画像石不仅是中国古典美术艺术发展的巅峰,而且对汉代以后的艺术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中国美术史上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地位。通过汉画像石拓片中的内容...
隆冬的寒意没有阻止人们的脚步。今天早上9点河南博物院刚开门,入口处就排起了长龙,他们都是慕名来欣赏此次的古埃及文物展览的。 据了解,由中国河南博物馆和意大利都灵埃及博物馆联合主办的“金字塔——不朽之宫”展览活动昨日在河南博物院正式与观众见面,共有在144件珍贵文物分日常生活、宗教、葬礼仪式三个板块展示了古埃及从第一中间期(约公元前2181—2040年)至后王朝时期(约公元前664-332年)...
12月8日,包含狮头女身塞赫麦特雕像等在内的235件古埃及珍贵文物首度亮相河南,实现了两大古老文化的历史交汇。 埃及和中国同为世界四大文明古国,河南是中华文明发祥地之一。一场名为“金字塔·不朽之宫”展览当日对外开幕。 在开幕式上,主办方特意安排了埃及民歌《雅巴拉迪》、埃及风格舞蹈与华夏古乐团与弦乐四重奏《友谊地久天长》同台演出,让古埃及文化和中原文化首次零距离交流。 ...
12月8日,辽宁省博物馆举行珍贵古籍特展,乾隆皇帝东巡盛京御制盛京景物辑要首次对外展出。 盛京即今沈阳,为清朝初期努尔哈赤和皇太极在近400年前所建,作为“龙兴之地”备受清代帝王重视,康熙、乾隆、嘉庆、道光皇帝先后10次东巡盛京。 记者当日在展览现场看到,本次共展出了150部珍贵古籍,包括《抱朴子》、《聊斋志异》以及《扬子法言》、《战国策》、《续资治通鉴长编》等天禄琳琅藏书,年...
河北省文物鉴定中心研究员穆青向记者展示长沙窑中的精品。 长沙晚报记者 小刘军 摄 长沙晚报讯(记者 朱华)“‘黑石号’沉船文物的回归,意义重大。如此大批量、多窑口的瓷器文物证明了晚唐时期中国瓷器外销的盛况。文物的回归不但可以让国内更多人看到‘黑石号’沉船文物,还有利于专家开展学术研究。”昨日,千年沉船“黑石号”文物专家鉴定会在铜官窑遗址管理处举行,会上中国古陶瓷学会会长孙新民对此高度评价。 ...
新华社郑州12月8日电(记者李碧念双瑞)144件套总计235件古埃及文物8日起在河南博物院正式展出。这些文物很多都发掘于著名考古遗址,其中包括狮头女身的塞赫麦特雕像、法老的雕像和木乃伊等,部分文物是第一次对公众开放。 据介绍,这次展览由河南博物院与意大利都灵埃及博物馆联合主办。都灵埃及博物馆是世界上成立较早的埃及博物馆,馆内收藏的埃及文物横跨四千多年历史。即将展出的文物集中于古埃及第一中...
真赝存疑的达·芬奇《救世主》此前以4.5亿多美元落槌,成为史上最贵画作,而其买家却一直成谜。“澎湃新闻·艺术评论”(www.thepaper.cn)获悉,如今,这一谜底已经揭晓。根据拍卖方提供的档案,一位鲜为人知的沙特王子是这件拍卖史上最贵画作的新主人,此外,位于阿联酋的卢浮宫阿布扎比馆发推特表示,达·芬奇的《救世主》“即将来到卢浮宫阿布扎比馆。” 根据佳士得拍卖档案,达·芬奇《救世主》的...
昨天,“北海石雕石刻文物展”在北海公园小西天开展,展览将北海公园内散落闲置的50件残损明清石质文物集中展示,展现北海园林辉煌历史,其中最具重量级的展品是两方明代狮子、麒麟石影壁芯。 此次展览以强化文物保护,提升展览展示品质、深化学术研究为宗旨。文物保护为先,在确保文物安全和有利于文物保护的基础上打造高品质的展览,逐步开展深入的学术研究。展览以场景模拟、图文介绍等形式真实的展现了文物的历史信息...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