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8月27日,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考古队在乌兰察布市凉城县永兴镇发掘一处战国时期墓葬群时,意外地发现了一个特殊的墓葬。墓主人为男性,随葬品数量丰富,达80多件,并出土了一套完整的鞍马具,十分罕见。 这处被称为水泉墓地的墓葬群是今年7月考古人员在进行考古勘探时发现的,墓葬群共有29座墓葬,其中27座为战国中晚期墓葬。整个墓地中,编号为27的墓葬最有特色。专家估计,该墓主人与26号墓葬的女性墓主为夫妻...
创烧于唐初的耀州窑,到五代出现了青瓷的第一个高峰。且不论其典雅的造型,单是那天青色的釉,就有夺魂摄魄的诱感力,被学者誉为“最美的青瓷”。就釉的美感而言,五代耀州天青釉在当时国内各窑口中处于领先地位。学术界关于五代耀州青瓷就是柴窑器的研讨还在继续,尚无定论。收藏界人们也在密切关注着这场讨论。由于五代耀州青瓷史无记述,而窑址发掘也隔时较近,如今,一块天青釉残片也极不易得。因而,...
在倍受关注的2008中拍国际大型艺术品拍卖会的预展现场,有一长达近三米的瓷片展柜上赫然写着陕西耀州“五代柴窑”几个大字,在“探讨千年之迷,试解‘柴窑’”标幅下,吸引了很多瓷器爱好者,这些“柴窑”瓷片的收藏者王学武先生现身说法,以历史资料和瓷片实物佐证他的观点。他拿出耀州的县志复印件给围观者讲解̶...
品名:五代 越窑青釉凤罐 尺寸:22×15cm RMB:300,000元 说明: 五代时期的越窑青瓷质地细腻,制瓷原料处理精细,胎质呈浅灰色或灰色,器物成型操作十分严格,胎壁薄,器型规整,器表光滑,口沿细薄,转折处分界明显,给人以轻巧之感。器物均施满釉,釉薄而匀,釉色以青黄为主,滋润有光泽,呈半透明状,胎釉结合紧密,未见剥釉,明显与唐代越窑不同。五代初期越窑瓷器仍以光素无纹饰...
品名:五代 越窑乐师人物壶 尺寸:高26cm. RMB:380,000元 说明: 五代时期的越窑青瓷质地细腻,制瓷原料处理精细,胎质呈浅灰色或灰色,器物成型操作十分严格,胎壁薄,器型规整,器表光滑,口沿细薄,转折处分界明显,给人以轻巧之感。器物均施满釉,釉薄而匀,釉色以青黄为主,滋润有光泽,呈半透明状,胎釉结合紧密,未见剥釉,明显与唐代越窑不同。五代初期越窑瓷器仍以光素无纹饰的器物为主,...
品名:五代定窑兽面洗 尺寸:D18.3 cm H6.6cm 价格:4000000—6000000元 说明: 定窑洗极为罕见,从器型到工艺都十分精致,该洗是首次露面,与六年前苏富比纽约拍卖的一件邢窑六方兽面洗及日本博物馆藏的一只兽面洗的风格极为接近,可以看出邢窑对定窑的影响。定窑源于邢窑而胜于邢窑,在晚唐五代时期已经占领了白瓷的领导地位是不争的事实,这类洗是目前所发现的传世品仅四件之一,该...
昨天,在“2007年中国·越窑青瓷高峰论坛”上,浙江省博物馆副研究员蔡乃武提交了《东窑出自上林湖》的论文,用两件新发现的五代越窑青瓷墓志罐证实:东窑出自浙江唐宋时期越窑的中心窑场——上林湖。 东窑是我国古代有文献记载的一代名窑,被认为是五代、宋时期一处烧造青瓷的著名窑址。其形貌品质和地位堪与柴窑、官窑、哥窑、龙泉窑等比肩。但是,由于缺少考古实证,加上文献记载不够...
据“中央社”报道,台湾“中研院”陈仲玉教授主持的考古团队,日前在马祖东莒福正蔡园发现大批古陶片,经探测结果历史介于十到十三世纪之间,下起南宋,上推五代十国。马祖最早的开发史也因此可溯及唐末五代。 陈仲玉曾两度率领团队在莒光发掘遗址,东莒蔡园遗址是在二00二至二00三年间发现。陈仲玉表示,蔡园遗址位于“贝冢”,也就是古人的垃圾...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