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第四场 黄翠梅(台南艺术大学):《牙璧的起源与发展:从殷墟出土的牙璧谈起》 通过梳理殷墟出土的数件牙璧,发现这些牙璧不仅形式多样,尺寸亦颇有差异,各牙之间齿饰或有或无,每组齿饰的数目和形状也不一致,各器之间缺乏发展脉络,显示其不仅来源纷杂,制作时代也不甚一致,从其突牙和齿饰的表现推断,它们极有可能分别源自新石器时代晚末期阶段的辽东、山东和晋陕地区。通过梳理不同时代出土的牙璧,发...
12月27日,“玉鸣锵锵——商代王后妇好玉器特展”在广东省博物馆(以下简称“粤博”)开幕。该展由广东省博物馆和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共同举办,展出716件(组)妇好墓出土玉器,为观众讲述“妇好”这位传奇女性的一生。据悉,这是距今3200年前后商代晚期王后所拥有的玉器首次集中展示,是迄今为止考古发掘出土商王朝玉器的首次盛大展出。 代表晚商玉器工艺最高水准 妇好是谁?她可厉害了,是商代第...
12月27日,广东省博物馆携手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共同举办“玉鸣锵锵--商代王后妇好玉器特展”,以716件(组)妇好墓出土玉器为脉络,为观众讲述“妇好”这位传奇女性的一生,并进一步展现神秘而灿烂的殷墟文化和商代文明。 妇好是商代第22位王--武丁的配偶。武丁在位59年,国力鼎盛,史称“武丁中兴”,而妇好则是武丁时代早期最为重要的角色之一。作为王后,武丁在生活中对她极为关爱,在她死后让...
12月18日上午,中国玉器鉴定评估专家组组长鲁克化、中国商业联合会珠宝首饰质量监督检测中心主任吴国忠等人来到平顶山博物馆参观。 两位专家重点参观了“鹰城古韵——平顶山历史与文化陈列”感受到了平顶山深厚悠久的历史文化。参观过程中,对我馆的镇馆之宝“玉鹰”给出了很高的评价,两位专家对展出的玉器、玛瑙等做出了专业性的点评,以及讲述了他们工作中的一些经历和趣事。 参观结束后,两位专家对...
中国人自古就崇尚玉文化。到了唐宋时期,受当时社会文化的影响,玉器有了新的特点和变化。唐宋两朝是中国封建社会非常繁荣的时期,特别 是在文化领域,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唐宋更多满足世俗文化需求 商周和战汉时期的玉文化,是从礼玉到德玉的过程。经历了三国、两晋、南北朝的社会动荡以后,到了隋唐时期,社会逐渐趋于稳定,玉器发展达到了另一次高峰,逐渐向民间扩散。由此,玉器从为礼制服务转而逐渐在...
中国玉器产生于远古人类的新石器时代,至今已有七八千年的历史。汉代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说:“玉,石之美者。”中国传统文化的极具本质性的特征是阴阳二元文化及其“中和”思想。而“阴柔”又是它的主要文化内涵。玉的本质是坚利、厚朴和温润,而温润(阴柔)是其特质。因此,玉和玉器的文化内质,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特质相一致。玉器的产生、发展,贯穿了中华文化史的全过程。 由于历代玉材的不同,琢玉工具和琢玉技巧的不...
一个倍受世人瞩目的商代玉器大展正徐徐拉开帷幕。40年前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在安阳殷墟发掘妇好墓出土的700多件玉器已经安然运抵花城,广东省博物馆正在精心制作这个别开生面而又创意十足的展览。 这是距今3200年前后商代晚期王后所拥有的700多件玉器的首次集中展示,反映了晚商最为昌盛的商王朝王室用玉的全貌,是迄今考古发掘出土商王朝玉器的首次盛大展出。 妇好墓玉器呈现了商代晚期...
目前在玉器的识伪中如果您没有仪器进行有效的测试,但是利用我们掌握的科技文化知识,利用客观科学的理论分析,完全有能力对玉器的真与伪进行有效的识别。 1、历代玉器被广泛使用的玉石材料主要有白玉、青玉、黄玉、碧玉、岫岩玉等,而目前赝品有相当一部分使用的新开发的石料、矿料,或用黄岫岩假冒黄玉。在实践中必须掌握和分清真伪玉器材料上的差别,分清同一种材料的新旧差别。 2、要认识各种玉器材料...
如果说,在旧石器时代晚期,或者更准确地说,在新旧石器时代交替并存时期,玉器主要是作为一种“玉石不分”的生产工具和武器,那么到了新石期时代中晚期,玉器因自身特质而受人们格外喜爱、甚至崇拜,而逐渐发展演变为一种礼仪之器,成为人们社会地位、权力和文化的象征。这时的玉器,多用于祭祀天地神灵和死后随葬用品,还有一部分变成日常生活中的饰品和辟邪用品。 原始社会特别是中后期,玉器在整个社会中用于宗教、...
历史上,玉文化是中华民族大文化圈特有的文化之一,其内容之丰富,范围之广泛,是许多其它文化都难以比拟的,也是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中最闪烁和最光辉的一部分。自从玉器的产生到发展,中国人民就一直把它当作是天地精气的结晶。这种取之自然,成于想象的一件件作品,使玉器这种本身不为人知的特殊材质被赋予了非同寻常的意义,特别是眼下备受追捧的玉石“神作”—— 青玉雕太阳神摆件,更是让那些对藏品颇有兴趣的朋友大开眼界。...
玉,石之美也。中国人自古尚玉,正所谓“君无故,玉不去身”。从古至今,玉被各个时代的人们赋予了诸多美好的寓意。在战国时期,玉更被视作“美德”的象征,诸子百家崇玉、王孙贵族爱玉,佩戴美玉成为一种风尚。而据史料记载,战国七雄中,楚玉为玉中之最。而在出土的战国玉器中,造型柔美的玉器大多都是楚玉,专家称与楚人爱美有关,也反映了独特的楚玉文化。 上世纪70年代,在长丰县杨公公社发现的战国晚期楚国贵族墓葬...
11月13日,“厚德载物——中国古代玉器展”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博物馆隆重开幕。展出的中国古代玉器从新石器时期至明清共200件。 据介绍,此次展览共展出新石器时期至明清200件中国古代玉器,年代跨度大、类型多,基本涵盖了中国玉文化各时期的典型玉器。展出的藏品全部是安徽省文物学会会员的珍藏,特别邀请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玉器鉴定专家杨震华教授担任展览专家组顾问,全程指导并参与藏品的鉴定工作...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