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明代嘉靖时期,景德镇地区的制瓷业从永宣时期的鼎盛走向了平凡。民间窑场得到了不断的发展,明代早期官窑与官窑之间的明显差距已不断地缩小。一些民窑瓷器与官窑瓷器在胎釉、纹饰青花呈色等方面差异越来越小,有的仅为款识之差。 这件明代嘉靖青花绘“福寿康宁”纹大罐,口沿已缺,颈至底足高39厘米,胎质细白,内外满釉,釉层肥亮青,罐外壁釉下用青花绘满纹饰,肩部绘钱纹锦地如意开光,开光内绘...
【名称】 清顺治青花花鸟纹盖罐 【类别】 瓷器 【年代】 清顺治年间 【文物原属】 宫廷御用瓷器 【文物现状】 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 【简介】 高47cm,口径20.6cm,足径20.4cm。 罐直口,短颈,丰肩,圆腹,腹下渐收,砂底。伞形盖,盖面隆起,顶置宝珠形圆钮。是清顺治将军罐的标准式样。罐通体以青花装饰,盖面绘盖面绘折枝牡丹花、竹、菊图案,颈部饰倒垂的变体莲纹,颈...
【名称】 明成化青花麒麟纹盘 【类别】 瓷器 【年代】 明代 【文物原属】 宫廷御用 【文物现状】 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 【简介】 高6.5cm口径34.5cm足径22.2cm 盘撇口,弧壁,圈足。砂底无釉,有褐色斑点,俗称“糊米底”。盘里口饰双弦纹,盘心青花双线圈内绘两只奔腾追逐的麒麟及朵云纹。盘外壁绘首尾相逐的麒麟,间以朵云纹。外口沿楷书...
一、概述 洪武朝(公元1368—1398年,明太祖朱元璋年号),历时30年。明代建国后不久,明太祖在景德镇珠山设立御窑厂,成为明代景德镇最早的官窑,但到目前为止,还未发现真正带洪武官窑纪年款的瓷器实物。但是从南京和江西等地区出土的大量民窑实物标本来看,洪武朝的青花花瓷制作都带有元代遗风。器型以墩式碗或折腰盘、折腰碗为多,大都沿袭元未旧制;青花色泽偏灰,胎体厚重;图案装饰线条粗疏豪放,改变了元代...
一、概述 清代道光朝(公元1821—1850年,清宣宗爱新觉罗·旻宁(原名绵宁)年号)前后共29年。 道光皇帝素以俭朴著称,即位之初,首先裁减宫内脂粉费数百万两,对于瓷器也力求简朴,控制费用。所以,道光瓷除了少量官窑精品,大部分瓷器都不能与清三代相提并论。不过,在纹饰上改变了乾隆、嘉庆时期的繁缛装饰风格,出现了一些较为清新的装饰画面。 早期的道光青花瓷和嘉庆朝的青花瓷差别不大...
一、概述 明成化朝(公元1465—1487年,明宪宗朱见深年号)历时23年,是我国陶瓷烧造史上重要的历史时期,成化青花可谓明代中期青花艺术的代表。其器突出特点是玲珑秀奇、端巧工细,后人对其评价颇高。 二、胎釉 成化青花瓷器胎质洁白、细密、胎体秀美而轻薄。施釉洁白肥腴,釉质独特,润如凝脂,呈半透明状,若迎光透视,隐约可见胎体泛出淡淡的肉红色。这种釉色是鉴定明成化青花瓷器的一个重要特征,后...
明代青花瓷器在中国青花瓷中影响深远,不同年代的不同青花钴料都能很好地适应中国绘画的各种题材。青花瓷器的绘画用传统的毛笔,以各种线条和点染、渲染来完成画图。这样,线条的精细变化,运笔的疾缓交替,点染的轻重区别和渲染的浓淡有致,使单一的青料构成的画面,或淡雅平和,或浓艳雄浑,将器型、纹饰与笔法和谐地组合在一起,形成了中国青花瓷特有的韵味。明代早期,民窑烧造的青花瓷,与官窑瓷器相比,色泽偏灰色,纹饰多为...
一、概述 雍正时期(公元1723—1735年,清世宗爱新觉罗·胤禛年号)为时虽然短暂,但经济发展,社会安定,制瓷工艺突飞猛进,在继承康熙朝制瓷工艺的基础上,又有了许多创新、变化和提高,不仅品种多、题材广泛、造型多样,而且原料的选择和加工也比以前更讲究。从景德镇青花瓷器看,无论造型和装饰,都可以用一个“秀”字来概括,与康熙青花挺拔、遒劲的风格迥然不同,而是代之以...
一、概述 明代宣德(公元1426—1435年,明宣宗朱瞻基年号)年间景德镇御窑厂烧造的青花瓷器,在中国陶瓷发展史上具有很重要的地位。它以其古朴,典雅的造型,晶莹艳丽的釉色,多姿多彩的纹饰而闻名于世,与明代其他各朝的青花瓷器相比,其烧制技术达到了最高峰,成为我国瓷器名品之一,其成就被称颂为“开一代未有之奇”。《景德镇陶录》评价宣德瓷器:“诸料悉精,青花最贵。&...
瓷器一向是传统收藏的重头戏,也是收藏爱好者重视的投资项目,而青花瓷更是深受收藏家喜爱的瓷器品种。明清两代的民窑青花瓷器,器型多样、画风活泼、题材广泛,它比官窑青花更具欣赏趣味,而且由于存世量相对较多,目前的价格相对低廉,成为大众收藏的首选投资对象。在器型方面,陈列品高于文房用具;在纹饰方面,人物画高于山水、 花鸟、图案等;真、善、美、少、精、奇,是人们收藏瓷器的共同标准。品相完好的青花赏瓶,一直是...
一、概述 顺治一朝(公元1644—1661年,清世祖爱新觉罗·福临年号)历时十八年,由于新政权是在明末战乱的废墟上建立起来的,社会动荡,经济遭到严重破坏,百废待兴,政局尚未完全安定下来,要想全面恢复御窑厂的大规模生产,尚不可能提到议事日程上,所以制瓷中心景德镇一度处于瓷业生产的萧条状态,产量很少。清人叶梦珠《阅世编》记载:“顺治初,江右甫平,兵燹未息,磁器之丑,较甚于旧,...
一、概述 清代自嘉庆(公元1760—1820年,清仁宗爱新觉罗·颙琰(原名永琰)年号)朝起,国势逐渐走入下坡。康、雍、乾三朝盛世景观已成为历史,大清王朝的综合国力明显下降。反映在瓷器制作上也是同样,精美绝伦的瓷器日趋减少,景德镇的瓷器生产只能沿袭旧制,没有力量进行创新,不但如此,许多品种因此还有所减少。在这样大的背景下,乾隆以后,青花瓷器的烧制质量及数量已大不如从前。嘉庆朝共25年,...
发色是青料在焙烧过程的化学变化,呈色是 青料烧成后所呈现的直观感受。 呈色的色调有以下几个制约因素:第一是发色,第二是胎骨,第三是釉子。胎骨就是 釉里面的胎子,胎子发黄,发白,松软与坚硬都对青花有一定影响。釉子质量的好坏、颜色和厚薄都对呈色有影响。 发色的制约因素:第一是青料,第二是施用技术,第三是焙烧温度。施用技术就是在画的时候,画功怎么样。如果蘸 的颜料都一样,画线用力均匀,青花烧出来后就...
我国古代青花瓷,绘画装饰清秀素雅,瓷器底部的文字,图案款识种类繁多,各个时期的款识均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根据青花瓷款识的形式,种类来看,主要可分为纪年款,吉年款,赞颂款和纹饰款五大类:. 纪年款 在青花瓷上,用写、刻、印等方法标明瓷器烧造年代的款识,称为纪年款。我国古代瓷器款识,以纪年示为主,纪年款又帝王年号的年款和以天干地支表明年号的干支款两类。明代永乐年间,在青花瓷上开始出现纪年款,篆书字体...
景德镇位于江西省的东北部,以烧造瓷器而闻名,历来被誉为中国的“千年瓷都”。在景德镇出产的各类瓷器中,尤以青花瓷器最为突出。 景德镇青花瓷的烧造始于北宋时期。到了元、明两代,青花瓷器的逐渐流行和对外贸易的不断扩大,使得景德镇青花瓷在生产技术和规模上都得以进一步提高。清代是青花瓷的鼎盛时期,景德镇青花瓷以其烧造精致而独占鳌头,成为中国近代青花瓷的代表。新中国建立后,在景德镇...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