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在爱因斯坦去世60年之后,他的大脑切片现在只有在美国费城的穆特博物馆中才能看到(网页截图) 在爱因斯坦去世60年之后,他的大脑切片现在只有在美国费城的穆特博物馆(TheMutterMuseum)中才能看到。1955年4月18日,爱因斯坦在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医院过世。据称病理学家托马斯•哈维(ThomasHarvey)在未经允许的情况下,私自将爱因斯坦的大脑带走,进行切片研究。 爱因斯...
2015年5月5日,陕西历史博物馆内,展出千年赤裸天神壁画,天神裸体的形象堪称大尺度,让人面红耳赤,展厅内几乎无人问津。 据悉,遍观中原地区从古至今的佛教艺术作品,绝少有裸体特别是全裸人物出现。不过在离佛教发源地印度更近的新疆和田地区,就没有中原佛教这般的忌讳。此次展出的这些千年天神画像均出土于新疆和田地区公元8世纪前后绘制的伎乐天神壁画,其奇异夸张的发型,肥硕的躯体,以及...
参观者在老照片前驻足观看。 游客参观民俗博物馆。 木轮轿车。 生活起居用品展区。 婚俗类展品。 生活起居用品展区。 在经过搬迁、建设和展陈调整后,五一期间,衡水民俗博物馆在衡水湖马拉松广场重新开馆迎客。 走进民俗博物馆,马鞍子、木轮轿车、柏木桶及具有衡水特色的安平马尾箩、饶阳鞭炮、武强雕板年画、侯店毛笔……从生产的劳动工具到起居用品在这个博物馆里可以说是...
《寒香》(青花釉里红陶瓷) 4月16日至7月12日,“香远益清•唐宋香具览粹”在浙江省博物馆开幕,共展出唐宋时期国宝级香具66件(组)。 中国熏香文化历史悠久,唐宋时期是香文化发展的重要阶段,唐人的繁丽与宋人的雅致相映成趣。唐代佛教的兴盛与域外香料的大量输入,使焚香方式与香品制作有更大的发挥空间,香具形制设计尤为丰富。至宋代,燕居焚香则成为士人的生活方式,情致宛然,别有意蕴,在香料...
戴进的《月下泊舟圖》 戴进,字文进,明代画家。他擅长山水、人物、花卉画,他的山水画师法马远、夏珪,并取法郭熙以及李唐。他的画对当时画坛影响很大,后世称他为“浙派之祖”。 戴进的《月下泊舟图》轴·绢本·水墨·淡彩,59.5 x 42.5 公分 收藏于王季迁明德堂,美国。这幅画中远景以浓墨勾勒山实黯影,自左而右渐漫于淡雾中,明月在右上角。画中的前景自左下角分歧而出的芦苇,包围轻舟横陈的...
董其昌的《青弁图》 1617 年 轴 纸本 水墨,225 x 66.88 公分 克利夫兰艺术博物馆,美国 董其昌相当推崇王蒙,他也收藏有王蒙创作的《青卞隐居图》,在1617年,董其昌再度行经青卞山时,他想起王蒙 的创作,却也觉得《青卞隐居图》没有把青卞山的神秘感完全表现出来,因此他便画了此图,并题上“董文敏青卞山图倣北苑笔。”这幅画的山体间没有山路或坡谷 相连,完全...
文征明的《湘君湘夫人图》 立轴 绢本 设色,100.8 x 35.6 公分 故宫博物院,北京,中国 本图是根据屈原《楚 辞。九歌》中的《湘君》、《湘夫人》篇画成的。图中的湘君湘夫人正漫步走着,前面的人手里拿着扇子,回头看向身后的人,似乎正在跟他对谈。后面的人将头微 微仰起,目光下垂,两人都流露出凄凉、忧伤的神态。这幅图没有背景,而是利用纸面的空白来衬托出人物行走的动态,看起...
董其昌的《高逸图》 纸本?水墨,89.5 x 51.6 公分 故宫博物院,北京,中国 《高逸图》是董其昌替他的朋友蒋道枢画的。这幅画中的隐居地,是由远景及近景包围着水域的山岸所构成的,画面中轴有一丛树木,似乎正越过中景水面,奔向左端高士的住所,具有多样的动感及韵律感。
董其昌的《夏木垂阴图》 明朝后期 轴?纸本?水墨画 ,321.9 x 102.3 公分 故宫博物院,台北,台湾 根据董其昌自题,本幅是观董源之画后追仿之作,并加入黄公望的笔意。但画中所见并非模仿所得,其构图、用笔皆是董其昌集大成后之自我风貌。笔法脱胎自书法, 讲究用笔使转的提顿抑扬,而墨色的浓淡燥湿,层次变化也很多。主山上黑白条块的对比强烈,意不在表现立体,而是追求...
唐寅的《陶谷赠词图》 唐寅的《陶谷赠词图》 轴?绢本?设色,168.8 x 102.1 公分 故宫博物院,台北,台湾 《陶谷赠词图》画的是一则历史故事。《南唐记事》记载:宋陶谷出使江南时,自恃是上国来的使者,摆出不可侵犯 的骄傲态度。因此韩熙载便命家姬秦蒻兰伪装成旅社工友的女儿,陶谷看到秦蒻兰的相貌秀丽,便喜欢上她了,还作了一首词送给她,词名叫做《风光好》。过了几 ...
我是小馆长第二季,终于落下帷幕。 来自娃哈哈小学的二年级孩子们,成为杭州西湖博物馆的第二任“小馆长”。 他们的任务不同于青蓝小学的小馆长们——他们要为杭州西湖博物馆制作童版“手绘地图”。经过紧张的实地考察、创作,孩子们交上了自己的作品。经过评委的认真评选,11个孩子成为第二季“我是小馆长”活动的“荣誉小馆长”。 接过荣誉证书 成为“荣誉小馆长” 凭借出色的作品,刘晓...
“玉必有工;工必有意;意必吉祥”。中国是“玉石之国”,六、七千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开始开发利用玉石,从远古时的“巫玉”发展到“官玉”乃至到今天的“民玉”,无不蕴藏着深刻的中国传统的哲学思想和人生理想,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从中国玉雕图案中,可以深刻体会到玉石传承的文化内涵。人们通过以动物、植物,山水、人物、神话、传说以及组合图案,通过谐音,嫁接,比喻,象征等艺术手法来表情达意。这些吉祥图案表现了人们对...
在外国人绘制的广州地图中,首开先河的是荷兰画家约翰·尼霍夫(John Nieuhoff,1618-1672)。 16世纪,欧洲航海强国纷纷涉足中国。清顺治十二年(1655),藉着朝廷和两广政府有放宽外贸管制和受贡之意,荷兰东印度公司派遣一个代表荷兰国王的外交史团来华觐见顺治帝,谋求通商优惠。当年37岁的约翰·尼霍夫作为使团“管事”,是14人的使团中的一员,1655年9月,使团乘坐的两艘船抵...
在慈城冯俞宅有一幅特殊的慈城古县城全览图—《旧时故乡图》。这是旅美华侨郑雷孙用了10年时间绘制的,详细再现了1938年的慈城景象,被称为慈城版《清明上河图》。这幅画卷展现了当时的慈城全貌。画卷一下子把我们带回了那个年代,而我们的行程也随着画卷展开。 孔庙展现古城文化底蕴 慈城自古人文秀美,学子怀铅提椠,科举考试历来被当地看重。这座校士馆最早是在清道光十五年(1835年),乡贤郑廷荣...
博物馆内大厅 华沙起义博物馆位于华沙市中心的沃拉区。2004年,在华沙起义60周年纪念日之际,为了纪念所有华沙起义的参加者,华沙起义博物馆正式建成并对外开放。 从2004年开放至今年,有近500万人参观了这座博物馆,并从中了解1944年爆发的华沙起义。博物馆的馆址原本是一座老式的发电厂,在博物馆当中展示了起义军战士们用过的武器、被纳粹德军摧毁的城市图片、起义军战士和平民们曾经生活...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