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近日,蔚县南留庄村民3年时间自发筹资231万元,维护村里古建筑的做法,在当地传为佳话,也引起了文物界的关注。10月31日,省文物局局长张立方对笔者说,这种非经营性的、自发筹资维护文物的行为,体现了村民对身边文物的关心,非常值得提倡。 南留庄村建于明永乐年间,迄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是我省首批历史文化名村。村里文物古迹众多,真武庙、关帝庙、三圣娘娘庙等年代久远,造型独特,有着很高的文物研究价值。...
近日,冷口关关城南门抢救性维修工程竣工,并由河北省文物局委托唐山市文物管理处验收合格通过。 冷口关关城南门位于迁安市建昌镇北冷口村,属河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为砖砌拱券结构。城门为研究明代长城保存了珍贵的实物资料,具有重要的文物价值。由于年久失修,城门面临塌毁。8月19日,经省文物局审核批准,市财政投资40万元的冷口关关城南门抢救性维修工程正式启动。在施工过程中,市文体旅游局领导经常亲临现场,询...
通过潜心研究和动手制作,甘肃西夏文专家日前复原了失传700多年的西夏象棋。 甘肃武威知名西夏文泥活字专家、中国社会科学院西夏研究中心学术委员孙寿龄介绍,他是根据武威出土的一枚西夏铜象棋子“士”,复原了整套西夏象棋子及棋盘。 孙寿龄以铜为原料,送铸造厂反砂铸造了整套西夏棋子,并以皮革为原料,绘制了相配套的棋盘。 新复原的西夏象棋与中原地区传统的象棋一样,共32个棋子,棋...
5.12大地震,不但造成巨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也对众多文化遗产造成了前所未有的破坏,地震之伤触及华夏古今。在民众之痛稍有定息时,让我们抬眼去看一看古老的残垣断壁。在地震过后5个月的晚秋,我们接触到了当时震后第一时间就赶赴震区进行文物古建实地考察的,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建筑历史所所长陈同滨,整个办公桌上堆满了有关震后文物抢救保护的资料图片,在看到专家们夜以继日抢救文物的同时,也看到了地震对文化遗产的...
10月23日,藏族工人在昌珠寺经堂内夯打阿嘎土。 国家投资2858万元的西藏山南地区昌珠寺维修工程,于今年10月15日动工。工程将全面维修这座具有1300多年历史的国家重点文物古迹。 新华社记者索朗罗布摄 10月23日,昌珠寺管理人员在保养文物。新华社记者索朗罗布摄 10月23日,西藏信教群众在昌珠寺朝佛。新华社记者索朗罗布摄 昌珠寺内供奉的千手千眼观音佛像(10月23日...
10月20日上午,江山市副市长王卫明带领市建设、规划、文化等部门先后前往西塘古民居、城北凝秀塔等施工现场,检查江山市文化融入城市建设项目进展情况,并就施工中出现的有关景观设置和资金落实等问题进行现场协调解决。 江山市西塘古民居群建于清末至民国年间,规划范围内四幢相邻的古建筑占地面积为1880平方米,建筑面积为1420平方米。该古民居的修缮工程于今年8月10日正式启动,在有关部门及施工单位的共同努...
位于高阳县西演镇布里村的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布里留法工艺学校旧址”,已通过河北省古代建筑保护研究所制定的修缮设计规划,即将启动修复工程。 据悉,国家文物局已对“布里留法工艺学校旧址”修缮设计规划给予批复。日前,高阳县有关部门正在联系施工队伍,修复工程即将启动,工程分为两期完成。第一期工程是对现存建筑的修缮及住户拆迁。按照规划对布里留法工艺学校进行...
坐落在正定县的佛教名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开元寺经过半年施工,寺门前的三门楼已修缮完毕,在金秋10月向世人再现雄姿。 据正定县文物旅游局副局长肖永慧介绍,开元寺始建于东魏兴和二年(540年),寺院鼎盛时期的建筑有三门楼、天王殿、韦陀殿、钟楼、须弥塔、法船殿等。随着岁月的流逝,三门楼等部分建筑或颓坏倒塌或消失殆尽,现仅存天王殿、须弥塔、钟楼和法船殿遗址。 三门楼原位于开元寺前部,初建于唐如意年...
开元寺内景(来源:正定信息港) 坐落在河北省正定县的佛教名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开元寺经过半年施工,寺门前的三门楼已修缮完毕,在金秋10月向世人再现雄姿。 据正定县文物旅游局副局长肖永慧介绍,开元寺始建于东魏兴和二年(540年),寺院鼎盛时期的建筑有三门楼、天王殿、韦陀殿、钟楼、须弥塔、法船殿等。随着岁月的流逝,三门楼等部分建筑或颓坏倒塌或消失殆尽,现仅存天王殿、须弥塔、钟楼和法船殿遗址。 ...
1986年对外开放的唐伯虎墓园——唐寅园,首次大修的 “硬件”工程将于本月底结束,届时,这里就可不再遭受“水淹”之苦了。根据计划,唐寅园将于12月初重新对外开放,届时,“唐伯虎点秋香”的评弹有望成为这里的一景。 唐伯虎在苏州可谓家喻户晓、妇孺皆知。因为生于庚寅年寅月寅日寅时,所以取名“寅”,字子畏、伯...
为更好地唤起社会对文物保护工作的关注,10月14日,浙江省博物馆在贵宾室隆重举行了雷峰塔天宫五代吴越国银质阿育王塔修复新闻发布会,杭城各大媒体纷纷到场,竞相采访,同时该塔修复工作宣告启动。 发布会上,浙江省博物馆党委书记、常务副馆长陈浩首先阐述了文物保护工作对博物馆基本陈列的重要意义和作用。为确保该塔在修复过程中保持原状,我馆邀请了来自北京的工艺美术大师,共同对这件受损的阿育王塔进行会诊,并制定...
经过精心修复,古丝绸之路沿线甘肃河西走廊一带出土的400多块病害缠身的画像砖,如今已重新焕发了生机。 记者从承担具体保护修复工作的敦煌研究院了解到,经过保护人员历时两年多的努力,418块病害缠身的画像砖得到修复,取得了良好的保护效果,模糊不清的砖画面经修复后,画面清晰可见,脆弱的颜料层强度有较大提高,断裂画像砖的粘接画面更完整,增强了观赏性。 甘肃省文物局日前组织专家组对这一修复项目进行了验收...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宣化古城,经过两年5个月的紧张施工,今天上午举行了工程竣工仪式,宣化古城将再现历史风貌。 宣化古城始建于唐,建城已历1260余年。古城墙周长12120米,规模宏大,为明长城九镇之首。为保护古城这一历史文化遗产,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再现宣化军事重镇和历史文化名城风貌,2005年6月,宣化区委、区政府启动了“爱我宣化、修我古城”社会公益活动,掀起了保护文...
渠县县委、县政府十分重视文物保护工作,采取有效措施,加大文物保护力度,确保文物安全。今年5月以来,县上斥资近50万元,实施县级文保单位庄子坝白塔抢险加固维修工程。目前,该项工程已顺利竣工。 庄子坝白塔位于渠县渔羊渡镇宝塔村,耸立于渠江岸边,建于清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该塔为六边形九层楼阁式砖、石塔,高24.55米,塔基及塔体一层为条形方石砌成,二至九层塔体为青砖砌筑,每层有拱门,一、二、三...
始终低调推进的惠山古街保护性修复,终于要在国庆时有一个小小的“亮相”了。9月26日一早,无锡市市长毛小平踏勘古街启动段检查修复工作,在通过现场办公研究解决问题的同时,宣布古街启动段国庆将向市民开放。他表示,惠山古街启动段国庆开放一要广听民意、采纳良言;二要给群众和修缮者充分的信心,为今后更艰巨的修复工作营造众志成城的氛围。 在古街保护性修复推进会上,毛小平对古街第一阶段修...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