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邕宁顶蛳山新石器时代遗址 广西新石器时代早期到中晚期的重要遗址。位于广西邕宁县蒲庙镇新新行政村九碗坡自然村东北约1公里的顶蛳山上,遗址现存面积5000平方米。1994年,邕宁县文管所曾对该遗址进行了调查,1996年秋,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广西工作队、广西壮族自治区文物工作队和南宁市博物馆对该遗址进行了复查。1997年到1999年对遗址进行了四次发掘,揭露面积600余平方米,获得了大量自然和文...
把石头当神拜的风俗可以追溯到原始社会时代。那时人们认为山、石、水都有灵性,拜之会保平安幸福。后来随着生产和文明的发展,拜石为神的风俗逐渐消失,到现代社会,中国大地上已很难见到有人拜石,人们拜的都是金光四射的“金身神佛”了。 然而,在广东徐闻县三墩一带的几条小渔村,竟还保留着“拜石俗”,普遍以石为神,虔诚朝祭。 三墩有个二桥村,在村中央,立有一石,...
时代:旧石器时代 发掘单位: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山西大学文博学院、吉县文管所 简介: 该遗址是中国目前距今2万至1万年间现存面积最大、堆积最厚、内涵最丰富的一处原地埋藏遗址;柿子滩遗址群田野资料的石制品组合特征呈现了中国旧石器文化的西部风格,代表了旧石器时代晚期之末广泛分布于黄土高原和黄河中游 一种独特的区域文化。柿子滩课题的深入开展对建立西部史前文化的时空构架, 探索中国细石器文化的区系类型...
钧瓷,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名窑瓷器之一,在北宋时期和汝瓷、官瓷、哥瓷、定瓷并称为五大名瓷,是当时宫廷御用的瓷器之一。故古人有“家财万贯,不如有钧瓷一件”之说法。钧瓷起源于唐代,当时在河南境内的鲁山段店和郏县黄道等地所烧造的花釉窑变瓷应是最早的钧瓷,所以直到现在当地人们一般还习惯把这种花釉窑变瓷称为唐钧。 钧瓷烧造起源于唐代,但北宋时期才是钧瓷发展的鼎盛时期,当时在河南禹县,工...
记者25日从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文化局获悉,文物普查队员近日在位于川西北地区的阿坝州若尔盖县,发现一处新石器时代至汉代遗址。专家推测,该遗址为游牧民族的临时居住遗址。 据阿坝州文化局田雨介绍,此次发现的协玛坚(藏语译音,意即沙子地)遗址位于若尔盖县阿西乡阿西村南约5000米的草地中央一处低矮山梁上。遗址东、西、南三面均为沼泽水草地。遗址面积较大,呈南北走向,由连续不断的大小沙窝组成不规则的长...
朝鲜新石器时代文化的年代大约在公元前第 5千年至前第1千年初。有人根据陶器纹饰的图案而称这一时期的文化为篦纹陶文化或几何纹陶文化。这一时期的遗址已发现130多处,多分布在近海岸处,而以西海岸较为密集。典型的遗址有咸镜北道雄基郡屈浦里西浦项遗址、黄海北道凤山郡智塔里遗址、平安南道温泉郡云下里弓山遗址、庆尚南道釜山市东三洞等。 分期朝鲜新石器时代的文化,可分为早、中、晚3期。早期年代约当前第5千年至...
巴比伦与亚述时代是西亚的奴隶制帝国时代。年代在公元前2000~前539年。这一时期的两河流域主要是巴比伦帝国与亚述帝国,按年代顺序则有古巴比伦、亚述、新巴比伦几个时期。 考古简史1842年,法国人P.-□.博塔(1802~1870)发掘尼尼微城址,次年又在豪尔萨巴德发掘亚述时代的宫殿。1845年起,英国学者A.H.莱亚德发掘尼姆鲁德的亚述宫殿,并发掘阿苏尔城址和尼尼微城址。这个时期多为发掘亚述帝...
中国的中石器时代遗存,处于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之间的过渡阶段,在全国范围内均有少量发现,以黄河流域的遗存比较重要。其基本特征是:这时的人类依然过着采集渔猎的经济生活,农业和畜牧还没有出现。工具以打制石器为主,用间接打击法制作的典型细石器尤为盛行,仅有个别的磨制石器,陶器还没有产生(见)。这一时代当开始于1万多年以前地质上的全新世时代,下限则延续得比较长,在先进的新石器时代开始以后,某些边远的地区...
“这个区域为一重要文物区域,在大渡河流域考古中占有特殊的位置,发现的青铜器等文物,在大渡河上游尚属首次发现。”4日,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专家组,对石棉县发现多件战国时期文物的区域进行考察后,作出上述认定。 7月16日,石棉县在实施第三次文物普查过程中,田湾乡幸福村村民在大岗山水电站库区内发现了一批重要文物,其中包括3件青铜器、4件石器、3件陶器,该县文物管理部...
流水墓地位于新疆和田地区于田县阿羌乡的流水村(现名喀什塔什)附近,地处昆仑山深处克里雅河上游河道与流水河交汇处的阿克布拉克台地,这里距于田县城约有100公里,距315国道约85公里,距阿羌镇40公里。 流水墓地的发掘,是首次在新疆发现以单纯的刻划纹陶器为主要特点的古代文化。昆仑山地区自古以来就是东、西方文化交流的通道,在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过程中具有极为重要和特殊的地位,尤其与中国早期文化的渊源很...
《拾遗记》卷四一记载道:“有宛渠之民,乘螺旋舟而至。舟形似螺,沉行海底,而水不浸入,一名’论波舟’。其国人长十丈,编鸟兽之毛以蔽形。始皇与之语及天地衫开之时,了如亲睹”。他们还掌握着惊人的高效能源,若用于夜间照明,只需“状如粟”的一粒,便能“辉映一堂”。倘丢于小河溪之中,则“沸沫流于数十里”。这些...
以使用铁器为标志的人类物质文化发展阶段的最初时期。考古学研究的铁器时代,主要是使用铁器的最初时期,包括一些民族史前文化中的铁器文化阶段。就世界范围而言,这一时代约开始于公元前1500~前1000年。 由于铁比青铜坚硬,铁器的使用增强了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自然界中铁矿分布远比铜矿普遍,铁器发明后较短时期内便得以普及,青铜器未能淘汰掉落后的石器,铁器完成了这一任务。所以进入早期铁器时代后,社会生产获...
考古学分期法的一个时期,指主要以青铜为材料制造工具、用具、武器的人类物质文化发展阶段,处于新石器时代和铁器时代之间。约在公元前2000年左右,中国进入青铜器时代,经夏、商、西周、春秋、战国,大约发展了15个世纪。青铜是红铜和锡或铅的合金,熔点在700~900℃之间,具有优良的铸造性,很高的抗磨性和较好的化学稳定性。铸造青铜器必须解决采矿、熔炼、制模、翻范、铜锡铅合金成份的比例配制、熔炉和坩锅的制造...
新石器时代和青铜时代之间的人类物质文化发展过渡性阶段。又称金石并用时代。为原始农牧业和手工业达到较高水平,主要使用石器并兼有少量小型铜器的文化发展阶段。其显著特征是:主要工具和武器仍然是石器,在生产和社会生活领域石器继续发挥主导作用;同时出现了数量不等的以红铜(天然铜)器为主体的金属器,采用冷锻和冶铸两种技术成器,多属小型工具和饰物;也有因自然共生矿资源比较丰富而产生的合金铜。在有的地区,铜石并用...
在考古学上是石器时代的最后一个阶段。以使用磨制石器为标志的人类物质文化发展阶段。这一名称是英国考古学家卢伯克于1865年首先提出的。这个时代在地质年代上已进入全新世,继旧石器时代之后,或经过中石器时代的过渡而发展起来,属于石器时代的后期。年代大约从1.8万年前开始,结束时间从距今5000多年至2000多年不等。 一般认为新石器时代有3个基本特征: 1.开始制造和使用磨制石器 2.发明了陶器 ...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