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上面纹有双龙和麒麟图案的石雕 昨日,读者樊先生打进新闻热线,称有人在武昌复兴路地铁施工工地上发现了一块石雕文物。湖北省博物馆文物保管工作人员现场察看后介绍说,该出土物是一块石雕,上面纹有双龙和麒麟图案,寓意吉祥如意,可能是明清大户人家建筑构件的一部分,属于文物。 蛋糕师地铁工地发现文物 记者昨天中午来到张之洞路和解放路交会口,在地铁4号线的施工现场见到了出土石雕。石雕呈方形...
据日本共同社报道,东京理科大学分析化学专业助教阿部善也等人通过X射线荧光分析得出结论,奈良县橿原市新泽千冢古坟群126号坟出土的圆形玻璃碗(重要文化遗产)化学成分与波斯萨珊王朝(公元226年-651年)遗迹出土的流通于5至7世纪的高级制品基本相同。 玻璃的化学成分可以反映出制作原料和采集地,衡量指标为其中包含的杂质即微量元素。从造型等特征来看新泽千冢出土的玻璃碗为波斯萨珊王朝制品,其中还含...
记者3日从新疆吐鲁番学研究院获悉,经过半年多的考古发掘、文物清理,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与吐鲁番学研究院在吐鲁番加依墓地共同发掘出土400余件陶器。 考古学家将是次出土的陶器和洋海古墓葬出土的文物进行对比,发现两者的文化传承相同,洋海古墓葬时间早,距今约3000年,而加依墓地距今约2200-2300年。 据悉,是次联合发掘,是在2013年12月至2014年1月间进行的,共有30余位考古工作者对...
咦,这是什么,长长的脖子,圆圆的大肚子,上面还有个孔?7月28日,在位于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提孜那甫乡曲什曼村吉尔赞喀勒墓地的发掘中,专家们发掘出土了两把古代的乐器箜篌。 “圆圆的大肚子,就是音箱,长长的脖子就是琴颈,圆孔上可以立一个支架,如果从颈部拉上弦到支架,就可以弹拨演奏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文物局副局长覃大海说。不过,关于箜篌的演奏方式,覃大海认为应该有两种,可能竖起来弹拨,也...
7月24日,阳谷县文物工作者在侨润街道办前杨村,对发现的一座墓葬进行了抢救性清理,发现部分珍贵文物,经初步判断为隋唐时期墓葬。 这处墓葬位于侨润街道前杨村村北1500米外的鱼塘内,当地村民在用挖掘机进行鱼塘清淤时意外将该墓葬的墓顶挖开,该县文物管理所在接到村民打来的举报电话后,立即组织人员赶赴现场进行保护性清理。 据阳谷县文物管理所副所长陈德山介绍说,该墓葬位于6米深的鱼塘底部,为...
二号墓中出土的凤冠。 备受关注的“流星王朝的遗辉—隋炀帝墓出土文物特展”在扬州博物馆一楼特展厅正式亮相以来,游客观展热度不减,尤其是暑假期间,掀起新一轮观展热潮。据扬州博物馆工作人员初步统计,截至目前已吸引游客超过30万人次。因为100余件(套)文物已展出了三个多月,今起,文物专家和考古专家将对参展文物进行保养,谢绝游客参观。 为何暑期休展? 专家将对参展文物保养修复 ...
西部网昨天报道眉县汤峪镇讲渠村村民平整土地时发现了两处汉代古墓,出土了6件陶制文物。记者今天(7月22日)从眉县文物旅游局了解到,7月21日晚22时许,该村村民向眉县文物旅游局打电话称又发现一座古墓,今天(7月22日),考古人员对新发现的这处古墓进行清理发掘,共出土灰陶瓶、灰陶罐等八件陶器和一枚钱币。 新闻回顾: 眉县村民平整土地现汉代古墓 出土陶灶等6件文物 眉县博物馆馆...
墓葬现场 墓葬现场 为配合济南-祁门高速公路的建设,今年2月底,受安徽省文物局委托,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组织人员,对涡阳县西阳镇大葛楼村临近工程的区域,可能涉及到的墓群范围进行了考古勘探和抢救性发掘,历时3个多月,实际清理古墓葬6座,发现各类文物100余件(套)。目前,出土文物正在修复、整理,墓葬区域的高速公路工程已经完工。 六座墓葬东西并列 据了解,大葛楼墓群位于涡阳县...
据日本共同社报道,东京理科大学分析化学专业助教阿部善也等人通过X射线荧光分析得出结论,奈良县橿原市新泽千冢古坟群126号坟出土的圆形玻璃碗(重要文化遗产)化学成分与波斯萨珊王朝(公元226年-651年)遗迹出土的流通于5至7世纪的高级制品基本相同。 玻璃的化学成分可以反映出制作原料和采集地,衡量指标为其中包含的杂质即微量元素。从造型等特征来看新泽千冢出土的玻璃碗为波斯萨珊王朝制品,其中还含...
7月24日,记者从武威市有关方面获悉,凉州区城东某农场日前在土地开发平整时发现一汉代青砖古墓,大批珍贵文物重见天日,不仅为考古学界了解汉代历史提供了丰富实物,墓主人神秘的身份之谜也有待进一步考证。 7月24日,记者来到古墓发掘地——武威市凉州区城东某农场工地,由于连续几日降雨,现场文物工作者进行抢救性的发掘工作暂时中止。据当地目击者介绍,一周前,挖掘机施工队在此开挖平整田地时,挖掘机挖掘出...
日前,记者从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获悉,益阳羊舞岭窑址的考古发掘中,清理出4座龙窑,并发现一批南宋晚期和元代的制瓷作坊遗迹,揭示出当时较为完整的制瓷工艺流程。羊舞岭窑址位于益阳市赫山区龙光桥镇早禾村、石笋村和沧水铺镇交界处的山丘、坡地上,是一处宋、元、明、清时期的大型窑址群,总面积约10平方公里。龙窑均为长斜坡平底,产品以青白瓷为主,少量为青瓷。在发掘区北部,考古人员揭露出一系列元代制瓷作坊遗迹,有...
提起《三国志》,大多数人都不陌生,可是你知道吗?我国现存最早的《三国志》手抄本居然在新疆出土。 7月22日,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举行的“新疆馆藏纸质文物保护修复培训班”上,自治区博物馆副馆长刘炜说,该馆馆藏纸质文物有近万件,其中有古代纸质文书、古代版本(即古代的书),以及包括钱币、地契、证书等近现代纸质文物三大类。在自治区博物馆馆藏的重量级纸质文物中,有国内最早的《三国志》的手抄本...
一座墓葬中竟然发现13匹佩饰华美的殉葬马,墓主人是贵族还是部落军事首领?近日,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的考古人员在哈巴河县喀拉苏墓地发掘工作中,发现了近40匹殉葬马,其中,两座大型墓葬殉葬马分别多达13匹和7匹,殉葬马骨架完整、佩饰华美。据负责此次发掘工作的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于建军介绍,这是新疆考古发掘中首次发现如此多数量的殉葬马,它对研究古人用马、殉马等习俗,以及了解亚欧草原早期牧业文明发展脉络...
上个月,在宁波慈溪一工地上发现了一艘沉船,文物部门随即派员赶赴现场察看,初步确定系古代沉船,并采取应急措施启动现场保护。 至7月15日,由宁波市文物考古研究所主持实施的慈溪潮塘江元代沉船遗址野外考古发掘工作圆满结束,开始进入现场保护与整体迁移阶段。 这是慈溪发现并经科学发掘的第一艘古代沉船,也是宁波继和义路唐代龙舟(1973年)、东门口北宋海船(1979年)、象山涂茨明代古...
广西武鸣县罗波镇凤林村村民近日在公路施工时发现一大型铜鼓,经广西民族博物馆相关专家鉴定,该铜鼓铸造时间最晚不晚于隋唐时期,可能是魏晋南北朝时期所铸,距今有1500多年历史。 武鸣县是壮族文化中心地之一,被称为“中国壮乡”。据广西民族博物馆副馆长农学坚介绍,这面铜鼓直径约80厘米左右,鼓面上有4只壮族先民崇拜的立体瑞兽青蛙作为装饰,四周饰有圆环状纹样。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