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5个天井、218扇门、608根柱子,多的时候住过120人。现在,还有三户人家住在这里。 杭州建德大慈岩镇的上吴方村有一座神秘老宅,上下两层全木结构,找不到一根钉子。走在其中,一不小心就会迷路。 最近的旅游资源普查,让这栋老房子“重见天日”,并引发了诸多猜测。 这栋民宅由谁所建?为什么这样设计?居民都是一家人吗?为什么门门相通? “长弄堂” 上吴方村位于大山深处,南靠金...
朝西大门重见天日 历史保护建筑安吉路35号 拆掉了杂乱的违法建筑,一处历史保护建筑的西大门重见天日了! 下城区武林街道安吉社区环西新村1号周围,近日实施拆违,当一排低矮的、存在了几十年的违法建筑被推倒后,人们意外地发现了安吉路35号的朝西大门,青石门框上镌刻着两个潇洒、苍劲的大字——逸庐,落款以及时间是:蔡元培,民国24年。 发现这一情况后,安吉社区立即停止了拆违,...
根据《国家文物局关于开展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状况调研评估工作的通知》的精神,受国家文物局委托,8月16日,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总工程师曹兵武带队抵达杭州,开始对大运河浙江段遗产保护情况开展调研评估。省文物局副局长郑建华、杭州市园林文物局副局长卓军等参加调研。 8月17日,大运河浙江段遗产现状调研评估工作座谈会于市运河综保中心会议室召开。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评估组汇报了湖州段、嘉兴段、绍兴段和杭州滨江...
8月10日上午,市园文局在杭州市文保所组织召开了新一批市级文物保护点申报推荐专家论证会。市文保所、市历保中心、各区文物机构、湖滨管理处等十余家单位以及来自省文物研究考古所、浙江大学的专家一起对全市103处推荐点进行了论证。 会上,文物处介绍了此次文保点的推荐数量、保存现状、价值等基本情况。各单位对推荐工作中存的问题和困难进行了汇报与解释。最后专家针对各个推荐点逐一评价,从推荐点的名称、类...
吴山福地摩崖石刻 宝成寺 吴山,杭州老城区里著名的一座山,山顶的城隍阁,俯瞰西湖、钱塘江,景观绝佳。 山不高,却很热闹,很接地气,而且是一座很有文化的山。 吴山上的寺庙众多,光摩崖石刻,就有70多块,还有各种石刻造像。不过,这些露天的文化景观挡不住常年风吹雨淋,陆续出现风化侵蚀现象。2014年开始,吴山管理处开始对吴山上的文物开始进行大规模系统修复。历经了3年时间,...
南宋时期,南、北高峰上塔尖高耸入云,就有了西湖十景“双峰插云”景观,但随着石塔的倒塌,盛景就再难重现。 昨天,记者从市考古所听到一个好消息,考古所已经与省古建筑设计研究院相关研究人员,对南高峰塔考古工地进行现场勘查。也就是说,南高峰塔的复原研究工作正式启动。 今年6月,记者就去过南高峰塔的考古现场,根据遗址的发掘,从未面世过的南高峰塔,终于揭开了神秘的“面纱”:塔身呈六边形,有...
8月14日上午,市考古所与省古建筑设计研究院相关研究人员再赴南高峰塔考古工地进行现场勘查,这标志着考古所对于南高峰塔的复原研究工作正式拉开帷幕。 为助力西湖文化景观的提升,在已确认南高峰塔遗址准确位置、历史时代与空间格局的基础上,市考古所将与省古建筑设计研究院合作开展南高峰塔的复原研究工作。复原小组一行对南高峰塔塔基、道路、塔院(荣国寺)等建筑基址进行了细致的调查、勘测和研究,仔细观摩了遗址...
为推进杭州市文物保护工作,2017年上半年,杭州市启动全市新一批文保点申报推荐工作。2017年8月10日,杭州市园林文物局组织召开新一批文保点申报推荐专家论证会。会上邀请到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浙江大学的三位专家,杭州市园林文物局文物处、杭州市文物保护管理所、杭州市历史建筑保护管理中心以及各属地管理单位的工作人员20余人参加此次会议。 会上,杭州市园林文物局文物处介绍了此次推荐的103处文物...
为切实做好南宋皇城遗址公园综合保护,充分发挥历史文化遗产在城市发展中的作用,助力打造“独特韵味、别样精彩”的世界名城,2017年8月11日上午,杭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业务人员赴上城区馒头山社区南宋皇城遗址现场,与杭州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凤凰山管理处、上城区有关部门一起,冒着高温烈日,踏勘现场,对照图纸,明确现状,并进一步完善南宋皇城遗址公园考古规划和综合保护实施规划的编制,以确保未来规划实施的可行...
连日高温,中国湿地博物馆的“小V”志愿者们走上杭城街头,在人流密集的景区进行科普反邪教宣传。 据悉,这些志愿者都是浙江大学城市学院学生会暑期科普微课堂社会实践团的大学生。2016年起,中国湿地博物馆团委与浙江大学城市学院团委签订共建协议,双方共同打造志愿者服务平台,为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提供岗位。 此次“学子喜迎十九大,科普实践四方行”主题活动主要针对青少年、游客和景区工作人员,...
古建考古挖掘现场。临宣 供图 近期,杭州临安成为国内许多考古专家关注的地方。原因在于不久前,一座千年古建在临安市政府大院内被发现。据了解,目前关于该遗存的考古工作正紧密进行。 据悉,该古建是在临安市政府大院的停车场改建中被发现,当时施工工地正进行沉淀池建设,当地也在第一时间停止施工。自4月7日开始,杭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与临安市文物保护管理所组成了考古队,开始联合该区域进行抢救性发掘。 ...
又萌又风雅,这样的展有没有见过?今天起,南宋官窑博物馆就有这么一场来自扬州的珍贵文物展览。 扬州慢,风物中的雕刻之美。被人称作 “扬州八刻”的雕刻艺术便是其中的代表,或牙或玉,或竹或木,或砖或石……以刀代笔,深刻浅雕,将地域的风情与物语融入雕刻之美,令人无限遐思。 超应季,雕出精致巧色白玉蝉 展厅一进门,在一个玻璃罩里,趴着一只大夏天才有的知了。不过,这只背有点红的“...
在西湖明艳热烈的八月,距离六下江南两百三十余年后,清高宗乾隆帝“第七次”来到了杭州。 8月3日,浙江省博物馆召开新闻发布会,记者从会上获悉,“盛世天子——清高宗乾隆皇帝特展”将于8月10日开幕,来自故宫博物院、浙江省博物馆及中国其他博物馆、图书馆的200余件珍贵展品,将在西子湖畔为观众讲述乾隆帝的文才武略与江南情缘。其中,故宫博物馆为本次展览精选文物168件。 乾隆与浙江渊源颇深。乾隆...
杭州市2017年文物工作年中座谈会日前在杭州市园林文物局顺利召开,来自全市三十余家博物馆和文物保护管理机构参加了会议,杭州市园林文物局副局长卓军出席并讲话。 座谈会上,各与会单位分别汇报了2017年上半年工作总结与下半年工作计划。会议在充分肯定博物馆临展策划、社教活动、文保宣传、杭州考古、农村历史建筑保护、运河综保、良渚申遗等工作的基础上,对今后的文物工作提出了几点要求:一、树立世界文化...
大运河(杭州段)遗产包括11个点段,全长110公里,总体上具有较好的真实性、完整性。大部分河道基本维持了当初的功能,但随着经济社会活动的发展,一些问题开始显露。 水环境方面主要存在污染风险控制不足、生态退化、生物多样性低下、水体自净能力差和水环境监测能力薄弱等问题。防洪防灾方面主要存在主体设施不达标、防范能力不足等问题,由于外河钱塘江、太湖水位较高,以及排涝设施建设较为滞后,导致大运河防洪防...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