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中国大运河,就像祖国东部大地上一条耀眼的项链,串起了一座座古老的城市。苏州作为中国大运河经济带上重要的文化古城,是运河沿线唯一以古城概念申遗的城市。2014 年6月,作为中国大运河的重要一段,大运河苏州段正式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大运河这条世界上最长且最古老的人工水道,历经了两千多年的不断发展、演变与疏浚,至今仍保持着历史赋予的功能,依然发挥着重要的交通运输、行洪、灌溉等作用。近代以来...
为进一步做好大运河(宁波段)遗产保护管理工作,近日,大运河(宁波段)遗产管理办公室会同江北区文物保护管理所、余姚市文物保护管理所、及庆安会馆相关工作人员,顶着酷暑,对宁波大运河-浙东运河相关河道、遗产点进行了实地移动巡查。 此次巡查涉及大运河(宁波段)列入世界遗产的2处河道和1处遗产点:浙东运河(上虞—余姚段)宁波部分、浙东运河(宁波段)、宁波三江口(庆安会馆),以及运河遗产沿线分布的水...
河北省清河县油坊镇劝礼村一名村民近日在京杭大运河劝礼村段耕作时,意外发现三件文物,包括一尊赑屃、一尊石狮子和一通石碑。当地文物部门接报后,已将三件文物运回文保所保管。 清河县文保所所长侯书娥介绍说,此次出土文物的地段是明代嘉靖年间的崇兴寺遗址。经初步鉴定,赑屃与石狮均是明代早期文物;石碑为乾隆二年文物。三件文物的出土表明,明代初期清河县崇兴寺已是香火旺盛、远近闻名,同时也表明这个县运河宗...
近日,大运河(宁波段)遗产管理办公室会同相关部门及专家通过了对“大运河宁波段世界遗产标志性雕塑”的竣工验收。 大运河宁波段世界遗产标志性雕塑工程于2015年8月正式开工建设。经专家研究决定,7个大标志性雕塑分别安置于三江口、刹子港、庆安会馆、丈亭、慈江大闸、斗门新闸(马渚镇)和西横河闸。位于三江口的雕塑,是其中体量最大的一个,占地面积12平方米。整座雕塑以巨锚造型为创作元素,雕塑镶嵌世遗标识...
6月11日是我国第11个“文化遗产日”。作为国内唯一的文化遗产传播剧,舞蹈剧场《遇见大运河》这天在国家大剧院上演,完成了沿中国大运河的巡演,并宣告以“互联网+”的方式,联合新锐媒体“二更”开启世界巡演之旅。 在演出前的启动仪式上主办方介绍,在过去的两年里,《遇见大运河》剧组沿着中国大运河沿线六省两市,全国巡演、采风96场。明年,该剧将赴法国参加中法文化节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演出。同时,该剧...
近日,泗县陆李古运河遗址考古发掘取得重要成果,发掘证实了古运河泗县段在该范围的走向、地层堆况及河口具体尺寸、河堤位置等重要信息。河堤宽度为1.50至2.50米;早期古运河南北河口的间距为40米;早期河坡的长度为5至10米不等,因古运河在不同时期曾多次清淤,所以其两侧河坡的结构不同。据悉,此次考古发掘是为配合G104国道泗县段改建工程建设,对工程所涉及的古运河遗址进行考古勘探和抢救性发掘,累计发掘面...
近日,《杭州市中国大运河世界文化遗产保护条例》正在征求社会意见。 这是对大运河过往2400多年历史的尊重,更是对多年来“立法保护大运河”的社会呼声最真诚的回复。在为这般立法决心和力度点赞的同时,我们更应思考,保护大运河,立法之外还能做点什么? 古城杭州,坐拥西湖和京杭大运河两大世界文化遗产。无论“申遗”还是立法,西湖都比大运河“领先”一步;在人气上,西湖同样“略胜一筹”。西湖和...
苏州府官斛 一千多公里的京杭大运河,从北京一路蜿蜒向南,经河北、山东、江苏、浙江四省,贯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最终到达最南端的杭州。 京杭大运河到杭州的终点标志就是横跨运河两岸的拱宸桥,如今就在拱宸桥边的运河文化广场上,有国内第一家以运河为主题的大型专题博物馆——中国京杭大运河博物馆,它枕着运河畔,听运河涛声静静讲述着昔日漕运忙碌与繁华。 我们的第11...
6月11日是“文化遗产日”,通州区将于当日将邀请专家免费为市民鉴定文物品质,并启动有偿征集反映通州运河文明的历史文物。参加本次活动需要提前报名。 文化遗产日当天上午,通州区文化委将聘请4名文物鉴定专家,在宋庄古玩城为藏友免费鉴定文物品质,并现场传授文物知识,活动中可鉴定的文物包括陶瓷、玉石、书画、杂项四大项。 同时将启动有偿向市民征集反映通州运河文明的历史文物。通州区文化委相关...
5月27日上午,部分省政协委员来桐就京杭大运河的保护和利用进行专题调研。桐乡市政协主席池晓明,副主席陈英等陪同调研。 省政协委员一行先后来到崇福、石门、乌镇探寻京杭大运河桐乡段的人文历史、民俗风情以及保护利用现状。据了解,京杭大运河桐乡段历经数次改道,形成了目前的走向:自江苏境内一路向东南穿过嘉兴境内,后沿西以一条直线折向桐乡,到达桐乡市石门镇后形成一个120度的拐弯,再次折向南流经崇福...
连日来,衡水故城县与山东武城县交界处的京杭大运河河道内,许多“寻宝人”纷纷聚集于此,挖坑寻宝,有些甚至还带来了专业设备。一时间,大运河河道内如赶集般热闹非凡。而这一现象,到目前已经持续了10余天。 23日下午,记者从故城县城的二道街行至南头,来到京杭大运河的河道附近。站在河堤上可以看到,在干涸河道里,有数百个大大小小的坑和忙着挖宝的人们。他们有的几个人合挖一个大坑,也有的单独行动,挖的坑...
杭州现有两处世界遗产,西湖和大运河。对于西湖文化景观,早有立法加以保护。而现在对于大运河的保护,杭州也将立法。钱江晚报记者获悉,目前《杭州市中国大运河世界文化遗产保护条例》正在征求社会意见。根据条例,在运河遗产区有十项行为将被明令禁止,对违犯者最高可罚至100万元。 上塘河、中河、拱宸桥 都属于遗产要素 据介绍,条例里所称的中国大运河世界文化遗产要素包括杭州塘、上塘河...
“一条运河千里长,运河两岸是故乡。杨柳桥头依古塔,千村万落耕织忙……” 流淌不息的大运河,是一部活着的历史。2014年运河申遗成功,不管是文保专家,还是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说得最多的一句话都是——保护的责任更重了! 历时一年多,日前《杭州市中国大运河世界文化遗产保护条例(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条例》)出炉,正在杭州政府门户网站“网上听证”,市民可登录网站,在条例最下方写下你...
5月5日,由余杭区文广新局联合杭州日报余杭分社、杭州日报品牌策划有限公司主办、余杭区教育局协办的“爱我大运河”——2016年余杭区大运河文化进校园活动正式启动。 此次活动为同学们带去了丰富多彩的大运河文化,内容包括“大运河畔是我家”——余杭区大运河遗产保护利用特展、“走近美丽大运河”文化大讲堂,发放《大运河畔是我家——余杭区大运河遗产保护利用宣传读本》、大运河(余杭段)沿线不可移动文物分...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