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6月10日,“嘉兴古桥保护成果图片展”在嘉兴博物馆优雅亮相。嘉兴现存古桥共1042座,其中公布为各级文物保护单位84座,文物保护点117座,本次展览共遴选出33座古桥,展示嘉兴古桥保护现状,体现嘉兴古桥新风貌。该展将持续至6月底,是嘉兴文化遗产日系列活动之一。 千百年来,水乡嘉兴的许多古镇、村庄因桥得名,与桥相生相伴。镌刻着吴越文化烙印的国界桥、呈八字形联体而建的三步两爿桥、七孔梁式桥鱼池汇桥、...
6月3日下午,嘉兴博物馆“陶瓷文化进校园”活动走进余新镇中心小学。30名同学在嘉兴博物馆工作人员的指导下,上了一堂生动的陶艺制作课。余新镇中心小学曾设有彩绘泥猫课,因此在陶艺课上,博物馆工作人员在讲解了陶艺制作的流程后,又特意介绍了它和彩绘泥猫制作的区别。 在陶艺课程送入学校的同时,嘉兴博物馆“禾兴之源——走进嘉兴的史前文明”流动展览也送入了学校。流动展览吸引了不少同学观看。
6月2日,嘉兴博物馆举办了“乐龄开怀——民俗文化摄影展”,共展出中国民俗摄影协会嘉兴“乐龄”采访分队作品30幅、嘉兴老年大学摄影研究会作品50幅。该展将持续至7月2日。 乐龄摄友,老有所乐,用手中的相机捕捉美好瞬间,描述生动有趣的民俗故事,用自己的镜头语言,向大家叙述内心对真善美的理解和追求,尊重民俗原貌,真实再现民俗风采,创造属于自己的“乐龄”世界,以足够的深度和感人的力度,用永恒的生命力向观...
近日,由市科协秀洲区办事处组织的丝绸文化体验游——文化有约活动在嘉兴丝绸博物馆顺利举办。 此次丝绸博物馆的参观者均通过网上预约的形式报名,以家庭亲子参与为主,共计8个家庭,18人踊跃参与。大家饶有兴趣地参观了嘉兴丝绸博物馆,对嘉兴丝绸文化的历史及演变有了更深的了解。在蚕桑基地参观时,孩子们对蚕宝宝产生高度兴趣,你摸摸,我碰碰,并采摘桑葚及桑叶,亲身感受嘉兴的蚕桑文化。 近年来,嘉兴...
长虹桥位于嘉兴市北15公里,王江泾镇东南面,横跨京杭大运河,为浙江平原软基上修建的最大的石拱桥。长虹桥造型美观,为三孔实腹薄墩联拱圆筒桥,全长72.8米,中间孔净跨16.2米,拱矢高10.7米,两边孔各跨9.3米,拱矢高7.2米,桥面宽4.9米,两坡各有石阶57级,斜长为30米。由于该桥有着长虹卧波之势,故名长虹桥,是我国桥梁古建筑上一绝。据载,长虹桥始建于明朝万历三十九年(1611),竣于天启元...
《东南文化》2014年02期 【摘要】通过对浙江嘉兴南河浜遗址崧泽文化墓地的空间布局、形成过程、随葬品组合及葬俗差异进行比较分析,可知该墓地经过统一规划,埋葬序列清晰,存在等级分化,但仅局限于同一社会群体内部,分化程度较低。 【关键词】南河浜遗址;崧泽文化;墓地分析
5月24日,嘉兴博物馆开展了大秦帝国文物特展衍生活动之“秦兵迎宾”活动,由10名同济大学浙江分院大学生志愿者身穿秦汉古兵服,为公众众打造一场不同寻常的“寻秦记”。 “秦兵”分别伫立于嘉博大厅主入口、二楼至三楼的楼道、三楼禾缘展厅入口等处,并不定时地在三楼禾缘展厅内来回巡逻,为大秦帝国文物特展营造一种秦朝“天下一统”喧嚣气势,或昂首挺胸,或雄姿英发,不仅烘托了此次特展,而且给观众在参观大秦帝...
日前,嘉兴博物馆“禾兴之源——史前时期的嘉兴”荣获2014年度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推介优胜奖。 嘉兴博物馆“禾兴之源——史前时期的嘉兴”展览面积共860平方米,以马家浜、崧泽、良渚三大文化为主线,通过生活场景、房屋遗迹和墓葬复原等方式,采用投影、动漫视频等高等技术手段,结合近年来的考古新发现和研究新成果,合理安排布局,有机组合文物、图片、造型艺术和信息装置,做到“藏品展示立体化,版面...
今年5月18日是第39个“国际博物馆日”。当天,在嘉兴博物馆三楼禾缘展厅举办“天下一统——大秦帝国文物特展”,特殊的日子,特别的展览,嘉博为公众倾力打造一场不同寻常的“寻秦记”。 此次展览主要由“不循礼制”、“开拓进取”、“尚武好兵”、“霸业初成”四个部分组成,展品分别来自宝鸡青铜器博物院、宝鸡市考古研究所、陈仓区博物馆、凤翔县博物馆、陇县博物馆等5家单位的馆藏精品文物,涵盖了青铜器、陶器...
编者按:嘉兴市图书馆编、国家图书馆出版社出版的《嘉兴市珍贵古籍图录》于近日出版发行。该书收录了嘉兴市(包括嘉兴市区及所属五县市)入选第一、二、三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及《中国古籍善本书目》者,还酌收了嘉兴重要史地文化史料的古籍和嘉兴籍人物的稿本、钞本、校本图录,共计256种。每种选书影一到四幅,除可供研究按图索骥之用,亦令人赏心悦目。今选摘该书主编章明丽撰写《前言》,题目为编者所加。 中华...
5月5日上午,由省人大常委会委员、教科文卫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吴天行带队的省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立法调研组一行就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工作情况到嘉兴博物馆进行调研。嘉兴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张志伟,市人大常委会委员、教科文卫主任委员周明及市文化局、博物馆相关领导陪同调研。 调研组首先视察了嘉兴博物馆体验区,实地考查了模拟考古区、泥塑区、拉坯区、彩绘区以及泥塑工作间,听取了嘉兴博物馆在宣传教育,公共服务,志愿...
昨天,记者从嘉兴博物馆获悉,第十二届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推介初评会日前在北京召开。经过15名初评评委会专家实名打分,最终确定20个境内展览项目和4个出入境展览项目入围终评。嘉兴博物馆的“禾兴之源——史前时期的嘉兴”榜上为名。 据介绍,“禾兴之源——史前时期的嘉兴”着力诠释马家浜文化、嵩泽文化和良渚文化3个一脉相承的考古学文化,揭示嘉兴浓厚的史前文化底蕴。 据介绍,按照本届评选活动的安排,...
昨天,由中国博物馆协会城市博物馆专业委员会主办,嘉兴博物馆和上海市历史博物馆承办的“衣袭华美——百年海派旗袍的前世今生”展在市博物馆二楼禾韵厅开幕。此次展览也是中国博物馆协会城市专业委员会系列展之一。 中国近代社会是一个风云激荡、思想活跃的时代。近代都市的形成,催生了新的生活方式和审美情趣,也带来了中国妇女服饰的演变。上海率先创造旗袍文化并成为其中重要代表。随后,旗袍与各地风俗结合形成新的...
近日,“海上风——嘉兴博物馆馆藏海派书画精品展”在贵州黔东南州民族博物馆揭开帷幕。此次展览共展出藏品46件,达70多幅。这是继该展览在河北邯郸展出后的又一次远距离对外交流。 海上画派,又称“海派”或“沪派”,是中国近代以来最为重要的绘画流派之一。嘉兴毗邻上海,更是画学渊薮之地,相当一批嘉兴书画家挟艺沪上,活跃于海上画坛。海派从其兴起,到其中主要成员以至领军人物,与嘉兴渊源深厚。被称为“海派...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