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2009年8月3日下午,考古工作人员在江苏省扬州市西湖镇五代墓考古现场,意外发现墓主人保存完好的墓志,墓志上有40多幅佛像图案以及神秘星象图案。 8月3日下午,记者赶往西湖镇经圩村五代墓考古现场,由于夜里的阵雨,考古现场显得一片泥泞,给考古工作增加了难度。记者在现场看到,工作人员在清淤过程中,清理出不少木刻残件和一些零碎文物。不久,在发掘现场发现一个完整的方盒,一开始记者还以为是“百...
因降大雨,已被抽干的深塘又成了“水塘”。亮亮 陈咏 摄 现场清理出的墓葬棺板。 扬州这座古墓藏身水底保护完好,但可惜抽水施工时受损 20日,扬州北郊西湖镇发现一座古墓,古墓被发现很有“戏剧性”,其正上方是一口大而深的水塘,此处正在施工修路,塘水被抽干后,挖土机这才“挖”出一座砖室墓来。随后赶到的考古人员根据古棺椁的...
莲本指荷实,后世莲荷混用,故荷花亦称莲花,荷花纹亦即莲花纹。自古以来,中国人对莲花具有特殊的感情,将她视为美好、纯洁的象征。以莲花作为图案造型,历代画家、艺人、工匠应用于建筑装饰、雕塑艺术与陶瓷等日常生活器皿的装饰上的历史极其悠久。 最早的莲瓣纹饰据考古发现出现在春秋战国时期青铜器上。而陶瓷器上莲瓣纹饰的大量出现应该是在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从印度传入中国之后。据传释迦牟尼和观世音菩萨颇爱莲花,用...
五代(907~960年) 后唐长兴四年、闽龙启元年(933年)。升归德场为德化县。隶属长乐府(今福州)。 后汉乾祐二年、南唐保大七年(949年)。尤溪县析常平、进城二乡归德化县辖。时属南唐清源军(今泉州)。
2月16日上午,浙江省永嘉县文物馆接到群众举报,在瓯北镇花尼岙附近,有一位当地村民挖到了几件文物。得知情况后,去年底刚成立的永嘉文物监察大队高度重视,一方面通知瓯北镇文化站派人保护现场,一方面立即组织人员前往该地,进行调查取证。 挖出文物的地点在改道的新104国道边的土石山上,现场散落着一些瓷器碎片,据先到的瓯北文化站同志了解到:当地的一位村民挖土取方时,发现了几件古瓷器,由于不小心,损坏了两件...
千年变迁,横跨在南京城内河道上的桥梁也一直在更新换代。近来本报通过调查与走访,发现了不少市民平时司空见惯的桥梁,其背后却掩藏着一段段不为人知的沧桑故事,也衍生出许多老地名、历史典故或文学作品。古桥旧貌虽难以还原,但通过本报一系列关于古桥的历史故事的追溯,相信会让您更了解朝夕相见的一座座古桥。 南京有座历经1500多年的古桥,它曾被作为“大内之桥”,也被作为整个城市R...
普陀山云雾佛茶普陀山是浙江杭州湾以东的舟山群岛中一个岛山。 云雾佛茶生长于普陀山最高峰佛顶山的山后,因这里盛产茶叶,而得名“茶山”。茶山上云雾缭绕,是普陀一景。初春时节,茶山上茶花树丹葩满谷,宛如海底珊瑚;日出之前,宿雾如潮,露珠沾叶,有“红绡献珠”之妙。云雾佛茶又名佛顶云雾,清香可口。据说,如在雨前采叶,以普陀山的泉水冲饮,可治肺痈、血痢等多种疾...
全南县文化部门在进行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中,在该县陂头镇黄塘村杨溪村黄泥凹山坡上发现一处古瓷窑遗址。3日,经过初步发掘,赣州市博物馆文物专家现场查勘后称,根据窑址出土的窑具和瓷器本身所显示的工艺特征,可以初步判断,该窑址的烧造始于五代,终于宋代,烧造时间延续上百年。该瓷窑遗址也证明了远在五代时期,客家先民就已经大量南迁至赣南地区。
为更好地唤起社会对文物保护工作的关注,10月14日,浙江省博物馆在贵宾室隆重举行了雷峰塔天宫五代吴越国银质阿育王塔修复新闻发布会,杭城各大媒体纷纷到场,竞相采访,同时该塔修复工作宣告启动。 发布会上,浙江省博物馆党委书记、常务副馆长陈浩首先阐述了文物保护工作对博物馆基本陈列的重要意义和作用。为确保该塔在修复过程中保持原状,我馆邀请了来自北京的工艺美术大师,共同对这件受损的阿育王塔进行会诊,并制定...
隋唐时期,家具以雍容华贵为美,有刻意追求繁缛修饰的倾向。至五代时,家具风格改为崇尚简洁,为宋代家具的风格形成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隋唐五代的家具出现了两个变化:一是坐具类家具的品种增多和桌的出现。椅子在中原地区逐渐流行,当时称为“倚子”。几、案的高度与坐具的高度有关,坐具高了,几、案也势必加高,这样就引起大多数家具向高型发展,而高型家具的发展又会对住室高度、器物尺寸、器物...
公元581年杨坚夺取了北周政权,建立隋朝,改元开皇,定都长安,是为隋文帝。 隋的统一,加强了南北经济文化的联系,促进了各民族间的融合和经济文化的发展。尽管隋政权仅38年,但隋文帝创立的一些政治、经济、文化科技方面的制度,对以后历代封建王朝都产生了深远影响。统一不久的隋朝,上层统治集团的腐朽逐渐暴露,土地兼并加剧,社会矛盾日益加深,特别是炀帝穷兵赎武,横征暴敛,穷奢极侈,大修宫河,巡游无度,连年征...
这方“文房之印”为青铜质,印体厚0.7厘米,正方形3.8厘米见方,断钮。印文为阳文“蟠条篆”,蟠条深0.4厘米,属至今为止年代最早的“文房之印”实物。 根据重庆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历代印风系列《隋唐宋印风(附辽夏金)》第五十二页唐弘文之印的印锐。其中“文”“之印”与此“...
五代和两宋时期的书画,总的看来都是从临摹古人入手,又有新的发展和创造,从而形成了新的时代风格。 以书法来说,字体以行书、草书为多,篆书、隶书较少。格式方面一部分与晋唐时期一样,首尾都写上作者的名字,另一部分不同于晋唐,而有了新的变化。 那时私人间的交往信礼与对官场的公文书札在格式上是有区别的:未做官或未在任上的人写的私人信札,名上下款都写,姓一般的人都不写。如陆游书札开首为“游...
五代十国上乘大唐盛世,下启各业繁荣发展的赵宋王朝,是衔接两个侧重面不同的历史时期的重要一环,五代十国的白瓷生产就处于这样的历史时期。五代白瓷承上启下,上承隋、唐邢窑及河南以巩县窑为代表的诸窑的影响,下启宋代定窑的发展高峰。要理出五代十国时期仍在发展的南方白瓷业,就要对当时的历史,特别是杨吴国与南唐国的历史、地理情况先作一些简略的回顾。 五代十国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分裂时期。十国中的杨吴国与南唐国...
耀州窑是中国古代北方地区最有影响的青瓷窑场,创烧于唐,衰落于元,五代、北宋、金三朝是耀州窑制瓷史上最重要的时期,本文试图就这三朝的制瓷成就略论其在中国青瓷史上的历史地位。 一五代耀州窑是仅次于越窑的青瓷窑场 1984年以来随着陕西省考古研究所在铜川设立了考古工作站,对耀州窑遗址进行了全面科学的第三次大规模发掘。一大批釉面滋润、釉色青绿、造型秀丽、制作精进的五代青瓷标本相继问世,这批青瓷标本...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