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遗产编号 ⅷ-12 所属地区 山东·潍坊·昌邑市 遗产级别 省级 遗产类别 传统手工技艺 申报人/单位 潍坊市昌邑市 申报日期 2006 柳疃丝绸的产生 传统的柳疃丝绸,与中国的家蚕绸不同,是特指用野生的柞蚕丝为原料织造的茧绸。山东东部山区自古以来盛产野蚕,但从汉代到明代,仅仅是被历代统治者视为反映国家太平的祥瑞而已,一直未能得到有效的利用。明代末年,随着社会的发展,山茧的...
日前,由浙江省文化厅、浙江省文物局主办,中国丝绸博物馆、广西民族博物馆承办的“桂风壮韵——广西壮族织绣文化展”开幕式暨“丝博之夜”启动仪式在中国丝绸博物馆举行。 此次展览分为各式壮服、绚丽壮锦、蓝白扎染、刺绣传情4个单元,汇集了壮族服饰文物的精华,在全面展示壮族织绣历史与文化的基础上,突出表现了壮族独具特色的文化特征。观众在展厅中能看到壮族传统的织造机器,各种纹样的织锦被面、绣花鞋帽,还有当...
“黑石号”的挖掘是一个空前的发现,它是目前发现最古老的阿拉伯远洋船,并且保存了数量巨大的唐代工艺品,这一船在距离中国数千公里以外被发现的宝藏,证明了一千多年前中国与中东诸国,特别是波斯、阿拉伯,已有直接的海运贸易,给出了“海上丝绸之路”的确证。 太震惊了!我看遍了各个博物馆,每个博物馆有那么几件就十分了不起了,但这里一柜一柜全是。”3月19日,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齐东方在成都博物馆举办的...
傍晚5点,应该是杭州玉皇山下的中国丝绸博物馆(以下简称丝博)闭馆时间。但昨天,馆里的灯亮起,园林里人来人往,小桥上的彩灯映照着水面,星星点点。钱报记者和很多留在丝博的观众,窝在锦绣廊的沙发里,喝着咖啡,慢悠悠地听着浙江音乐学院两位长腿小鲜肉,用小提琴演奏的音乐,这是“丝博之夜”的一个惊喜。 从昨晚开始到11月,丝博的夜场正式开放,每周五、周六晚上将对公众开放到21点,看展览、听音乐、看电...
林家大院墙头立石狮及墙檐下的精致堆塑。 杨勇/摄 如果砖石能言,这里的每一片瓦都能细说一个家族与海上丝路的故事,每一块砖都是一部海丝与福清的关系史。本周一,记者与福清市委常委、宣传部长林彤一行,为本报与福清市委宣传部联合展开的福清海上丝路历史文化遗存调查来到渔溪古镇。随便走进一个村庄,几乎每幢楼都与华侨有关,最老的大宅建于明隆庆年间,距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主人来自千岛之国印尼;最年轻...
鎏金银瓶 七宝阿育王塔受访者供图 4月20日,“丝路之魂·敦煌艺术大展暨丝绸之路与天府之国文物特展”将在成都博物馆闭幕。这项汇集200多件珍宝的世纪大展,进入闭展倒计时。从2016年12月27日开展至今年3月13日,大展已吸引近80万人次观众入场参观。 此次“丝路之魂”文物特展,既有来自敦煌的8个1:1复制洞窟,也有70件敦煌临摹壁画,以及彩塑、模制花砖、敦...
网络配图 3月10日,浙江理工大学启动丝绸博物馆校史馆藏品捐赠仪式。仪式上,达利集团董事长、浙江理工大学校友林平先生以个人名义向母校捐赠了一台价值不菲的近代丝织机。同时,林平还向学校捐赠了33片各种规格的手工竹筘、120把各个时期的梭子等其它纺织工具。 浙江理工大学丝绸博物馆拟建于该校国际会展中心,是国内首家由高校承建的丝绸博物馆,预计于今年10月建成并对外开放。丝绸博物馆的建...
泉州巾帼巧匠精品展涉及陶瓷、木雕、玉石雕、影雕、漆线雕等多种代表性技艺品种。 正值“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福建省泉州市巾帼巧匠工艺美术精品展在晋江市博物馆拉开帷幕,汇集了泉州14位巾帼巧匠匠心独具、心血凝结的60多件杰作,涉及陶瓷、木雕、玉石雕、影雕、漆线雕等多种代表性技艺品种。 泉州市妇联党组书记、主席庄灿霞,晋江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吴忠刘,晋江市副市长黄少伟,泉州市妇联副...
丝绸之路不仅是全人类共同拥有的世界文化遗产,今天已经成为“一带一路”国家战略的重要基础。中国的文博界对于丝绸之路文化遗产的保护和研究,虽然不是因为“一带一路”战略而启动,但在丝绸之路成为世界遗产和中国提出“一带一路”设想后充分发力。文化部公开发表了《文化部“一带一路”文化发展行动计划》,其中包括“一带一路”文化遗产长廊建设,正是基于我国文博界已有的工作实践提出这一计划的。 在今年人大会议上李...
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于3月5日开幕。此次赴京,全国人大代表、中国丝绸博物馆馆长赵丰再次带来他的“丝绸梦”。他建议,将每年“丝绸之路”世界遗产跨国申遗成功日即6月22日定为“国际丝绸之路日”。 丝绸之路是东西方之间融合、交流和对话之路,2013年,中国领导人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两大倡议,得到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和认可;2014年6月22日,在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
2月26日晚,“海丝铸梦——2017广东十大海上丝绸之路文化地理坐标”评选颁奖晚会在深圳南山区举行。广东省委宣传部副部长、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党委书记、南方日报社社长莫高义,广东省委宣传部副部长郑广宁,广东省文联党组书记程扬等出席活动。 “广东十大海上丝绸之路文化地理坐标”评选活动由南方日报社、广东省文联、广东省民协、珠江文化研究所共同主办,于2016年3月启动,共收到15个地级市96家单位...
25年前的昨天,中国丝绸博物馆正式对公众开放。2月24日,在建馆25周年纪念活动上,一尊铜像揭下了面纱。下方的标示牌写着他的名字:朱新予。 正是这位先生25年前的努力,中国丝绸博物馆才得以在杭州创办。 “一辈子就做一件事,走到哪里都说丝绸,是个丝绸迷。”馆长赵丰正是朱新予教授的第一个研究生。 1902年,朱新予出生在萧山,他是一位蚕丝专家、丝绸教育家,曾留学日本...
2月26日,对位于杭州玉皇山下的中国丝绸博物馆而言,是特殊的一天,因为当天是博物馆建馆25周年。从1992年2月26日建成开放,2004年1月1日起对公众免费开放,到2015年开启改扩建工程,再到2016年9月G20杭州峰会期间以全新面貌呈现,目前的中国丝绸博物馆已是国家一级博物馆,也是中国最大的纺织类专业博物馆。 25年里,中丝博如何在“丝绸”这一主题下一路走来?新的一年里,中丝博又将有哪...
25年前的昨天,中国丝绸博物馆正式对公众开放。2月24日,在建馆25周年纪念活动上,一尊铜像揭下了面纱。下方的标示牌写着他的名字:朱新予。 正是这位先生25年前的努力,中国丝绸博物馆才得以在杭州创办。 “一辈子就做一件事,走到哪里都说丝绸,是个丝绸迷。”馆长赵丰正是朱新予教授的第一个研究生。 1902年,朱新予出生在萧山,他是一位蚕丝专家、丝绸教育家,曾留学日本。他创办了镇江女子...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