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中瓷网采编)7月6日上午,由市文广新局主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承办的第四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技艺展示考核在市群众文化活动中心举行。副市长熊皓出席并巡视考场。 当日上午7时左右,全市130位艺术工作者来到考核现场,准备展示自己的绝活。考核一开始,粉彩、墨彩、新彩、古彩、青花、雕塑等形式的陶瓷创作以及根雕制作等技艺纷纷被展示出来。现场,李菊生、曹春生、饶晓晴等7名专家学...
即日起,第四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推荐项目名单向社会公示,至7月25日结束。泉州木雕、闽台郑成功信俗、安海土笋冻制作技艺等39项入选。 39个项目丰富“非遗”大观园 泉州作为闽南文化的发祥地和核心区,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丰富,其中国家级和省级项目数均在全国、全省前列。为进一步加强泉州“非遗”保护工作,我市组织开展第四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
7日,江西省旅游产品展销会在省会南昌落幕,萍乡傩雕、安义版雕书法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展销会的亮点。记者在活动现场了解到,因缺少传承人,江西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正面临“人死艺亡”的困局,不少传承人表示,愿意接纳“洋徒弟”,让中国“非遗”走向世界。(7月7日中国新闻网) 世界第一人口大国在传统雕刻艺术传承上却出现无人接棒的尴尬,甚...
7月8日,来自国家统计局成都调查队权威数据发布,第四届成都国际非遗节交出了优异的答卷。 文化软实力以文化资源为基础,增强软实力就要提高文化的吸引力和感召力。通过在成都连续举办四届的非遗节,这张国际级的文化品牌已经深深扎根四川。一方面,引来八方宾朋,吸引全球非遗文化来此争奇斗艳;另一方面,国内外嘉宾和游客通过非遗对四川文化有了更深的了解,包括非遗文化在内的四川文化,借这个平台声名远播,让来客惊叹,...
第四届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刚在成都闭幕,其盛况还令本地市民和中外游客回味无穷。昨日,国家统计局成都调查队发布的第四届非遗节权威数据更令人欣喜与振奋。记者从统计数据中获悉,这场持续9天的节会共吸引了380多万游客和市民参与。其中,直接拉动我市各类消费42亿元,并首次举行文化交流和文化产业项目签约仪式,签约金额142。3亿元。人次和拉动消费的数量同比都超过了往届,创了历史新高。本届非遗节,除了...
8日,国家统计局成都调查队发布了第四届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相关数据:持续9天的节会,共吸引了380多万游客和市民参与,直接拉动成都市各类消费42亿元。本届非遗节还首次举行了文化交流和文化产业项目签约仪式,签约金额142。3亿元,涉及2个文化交流与合作项目,10个文化产业合作项目。据数据显示,86。6%的受访者认为本届非遗节对成都城市形象提升明显,其中外地游客认同比例更高;超一半的受访者知道...
香云纱因为时装的介入而进入成熟的商业化模式,“香云纱染整技艺”得以传承。 在城镇化、工业化的进程中,非遗的保护正面临着严峻考验。新的生活环境、生活方式,让曾经世代相承的传统文化日渐消失。 深圳和珠海,这两颗坐落在南海之滨、珠江口东西岸的“双子星”,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经济取得了快速发展。如今,这两座年轻的城市,正以各自的方式挽救那些岌岌可危的...
国家级“非遗”山东五音戏新作《云翠仙》,近日登台长安大戏院,这出由淄博市五音戏剧院创演的新编聊斋戏,今年10月还将代表山东角逐“第十届中国艺术节”。 五音戏是全国的独有剧种,更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遗”名录,有着二百多年的历史,原名肘鼓子戏,以唱腔优美动听,语言生动风趣,表演朴实细腻着称。作为全国唯一一家五音戏专业表演团体,淄...
日前,由文化部、四川省政府、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共同主办的第四届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在四川成都国际非遗博览园举行。我省热贡艺术(唐卡和堆绣)、加牙藏族织毯技艺、土族盘绣三个非遗项目参加了此次展览。国家级传承人娘本、省级传承人桓贡荣获最佳展览奖,互助土族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和青海海湖藏毯有限公司荣获优秀展览奖,省文化新闻出版厅荣获“优秀组织奖”...
昨日中午,铜梁县庹氏书画艺术馆后院。 90多块被雨水浸泡、据称价值百万元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铜梁木匾,在阳光下暴晒近一周,仍难以恢复原貌。 铜梁木匾代表性传承人庹纯双对此痛心疾首:“若不是楼顶施工单位的疏忽,这些匾额岂会遭罪?” 重庆晚报记者 范永松 钱波 摄影报道 事发 90多块珍贵木匾泡水中 庹氏书画艺术馆位于铜梁县城,是庹氏书法创始人庹纯双自费建立的一家私人书...
中新社南昌7月7日电(王姣 姜涛) 7日,江西省旅游产品展销会在省会南昌落幕,萍乡傩雕、安义版雕书法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展销会的亮点。记者在活动现场了解到,因缺少传承人,江西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正面临“人死艺亡”的困局,不少传承人表示,愿意接纳“洋徒弟”,让中国“非遗”走向世界。 “没有人学傩雕了,现代人对傩文化不了解。”陈全富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萍乡湘东傩面具”的省级代表性传承人,跟着父亲学...
【核心提示】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产业开发就是利用“非遗”的经济属性原理通过市场化运作方式将其转化为文化产品与文化服务,获取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所必需的保护资金以及产业利益。 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产业开发就是利用“非遗”的经济属性原理通过市场化运作方式将其转化为文化产品与文化服务,获取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所必需的保护资金以及产业利益。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6月29日,桂林市文化部门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广西桂剧、彩调、文场等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代表性项目的传承基地日前正式落户桂林。据悉,桂林科苑生态自然艺术博物馆作为传承基地之一,吸引了众多桂剧、彩调、文场自治区级传承人的加盟。 桂剧、彩调和文场是流传在桂北地区的民间戏剧及曲艺,像《王三打鸟》等一批经典曲目深受桂林人民喜爱。为加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力度,桂林科苑生态自然艺术博物馆不断...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