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时间: 2006 类别: 民俗 地区: 山西省 陕西省 编号: Ⅹ-54 申报地区或单位:陕西省宝鸡市 山西省潞城县 民间社火是春节期间流行于民间的一种自演自娱活动,它来源于古老的土地与火的崇拜。社,即土地神;火,即火祖,是传说中的火神。在以农业文化著称的中国,土地是人们的立身之本,它为人类的生存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火是人们熟食和取暖之源,也是人类生存发展必不...
时间: 2006 类别: 民俗 地区: 山东省 编号: Ⅹ-53 申报地区或单位:山东省泰安市 “石敢当”习俗分布的地区十分广泛,以山东泰山地区为中心,逐渐扩散到全国各地(包括台湾省和少数民族地区)和东亚的日本、韩国及东南亚和世界各地的华侨居住区。它的主要表现形式是以小石碑(或小石人)立于桥道要冲或砌于房屋墙壁,上刻(或书)“石敢当”或“泰山石敢当”之类字样,以禁压不...
时间: 2006 类别: 民俗 地区: 江西省 编号: Ⅹ-52 申报地区或单位:江西省修水县 全丰花灯是江西修水全丰镇一项介于灯、戏、舞之间的艺术表演活动,主要特色是灯队表演,具有浓厚的民俗色彩。春节期间,乡村各路花灯云集,从初一发灯一直唱到元宵,跑东家窜西家,通宵演唱。此外,民间节日、做寿、上梁、婚嫁,都请来花灯热闹一番。 全丰花灯有八盏(也叫盆灯),其灯工...
时间: 2006 类别: 民俗 地区: 重庆市 编号: Ⅹ-51 申报地区或单位:重庆市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 秀山花灯流传于重庆市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它起源于唐宋,延续于元明,兴盛于清代,发展于民国,辉煌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是一种集歌、舞、戏剧和民间吹打于一体的以歌舞表演为主的综合性表演艺术。 秀山花灯有两人表演的单花灯、四人表演的双花灯、多人表演的群花...
时间: 2006 类别: 民俗 地区: 江苏省 编号: Ⅹ-50 申报地区或单位:江苏省南京市 秦淮灯会是历史上流传于南京地区的民俗文化活动,又称“金陵灯会”,主要集中在每年春节至元宵节期间举行。 秦淮灯会的历史源远流长,根据文献记载,早在南朝时期,都城南京就出现了举办传统元宵灯会的习俗,其盛况堪称全国之冠。自明初洪武帝朱元璋在南京倡导元宵灯节活动以后,南京逐渐...
时间: 2006 类别: 民俗 地区: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编号: Ⅹ-49 申报地区或单位: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麦盖提县 新疆麦盖提县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南部,这里是维吾尔族典型的聚居地区,约89%的人口是能歌善舞的刀郎维吾尔族。 刀郎麦西热甫以表现刀郎地区维吾尔人民野外狩猎、喜庆丰收、欢乐生活等情景为主,包含有刀郎木卡姆演唱、群众自娱舞蹈、餐饮、文学艺术表演及各...
时间: 2006 类别: 民俗 地区: 内蒙古自治区 编号: Ⅹ-48 申报地区或单位: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 那达慕是蒙古族传统群众性盛会,锡林郭勒盟的那达慕具有代表性。那达慕起源于蒙古汗国建立初期,早在公元1206年,成吉思汗被推举为蒙古大汗时,就举行了盛大的那达慕。 那达慕大会多半选择在牧草茂盛、牛羊肥壮的七八月份举行。古代和近代的那达慕盛会都要进行男子“...
时间: 2006 类别: 民俗 地区: 广西壮族自治区 编号: Ⅹ-47 申报地区或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融水苗族自治县 苗族系列坡会群,是指在每年春季的农历正月初三至十七这段时间内,广西壮族自治区融水县各乡镇村屯的节日活动。这期间,每天一个坡会,排列成序,连续不断,是以苗族为主的各族人民悼念先烈、禳灾祈福、鼓舞斗志、交流感情、集体聚会娱乐的盛大民间传统节日。 苗...
时间: 2006 类别: 民俗 地区: 广西壮族自治区 编号: Ⅹ-46 申报地区或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 “歌圩”是壮族群众在特定时间、地点举行的节日性聚会歌唱活动形式,壮语称为“圩欢”、“圩逢”、“笼峒”、“窝坡”等。凡是壮族较大的聚居区都有歌圩,举办歌圩的时间主要在春秋两季。春季歌圩以三四月间为最盛,农历三月初三举办的次数最多;秋季歌圩集中于农历八九月,尤以...
时间: 2006 类别: 民俗 地区: 广东省 编号: Ⅹ-45 申报地区或单位:广东省清远市 位于粤北山区西北部的清远市连南瑶族自治县,是我国惟一的排瑶聚居地,也是耍歌堂流传的地区。耍歌堂是瑶族一项大型文化活动,主要流行于三排(含南岗)、涡水、大坪、香坪(含盘石)、三江(含金坑)等6个镇的排瑶村寨,具体表现形态包括有祭祖、出歌堂、过州舞、长鼓舞、瑶歌演唱和对唱、法真...
时间: 2006 类别: 民俗 地区: 广东省 编号: Ⅹ-44 申报地区或单位:广东省中山市 小榄镇位于珠江三角洲中部,是广东省中山市的重镇。小榄人善作盆菊,技艺精湛。历史上每逢菊花盛开时,各家族将各种菊艺摆设在一起评比高下,曰“菊试”,后发展为菊花会。会期数天至十数天不定,活动内容主要包括赏菊、赛菊、吟菊、画菊、尝菊、水上飘色、菊花戏等。小榄菊花会以花为媒,以菊会...
时间: 2006 类别: 民俗 地区: 青海省 编号: Ⅹ-43 申报地区或单位:青海省同仁县 热贡六月会是藏族、土族群众中盛行的大型祭祀表演活动,流传于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同仁县,每年农历六月十七日至六月二十五日之间举行,举办活动的村庄有五十多个。 热贡六月会是青海同仁县藏族村庄特有的传统文化节,已流传一千四百多年,其祭神方式在全藏区是独有的。热贡六月会的渊源...
时间: 2006 类别: 民俗 地区: 北京市 编号: Ⅹ-42 申报地区或单位:北京市宣武区 北京市宣武区厂甸庙会始于明代嘉靖,兴于清代康熙,盛于乾隆。民国七年(1918),经市政当局整顿后,正式确定每年正月初一至十五以厂甸和海王村公园为中心举办庙会集市,成为旧时京城唯一的官办春节庙会。1945年前后,厂甸庙会几近“残灯破庙”。1949年解放以后,每年农历正月初一至...
时间: 2006 类别: 民俗 地区: 云南省 编号: Ⅹ-41 申报地区或单位: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 大理白族绕三灵,白族称为“观上览”,流传于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苍山洱海周边地区的白族村寨,迄今已有一千多年。 每年农历四月二十三日至二十五日,刚好是种植水稻的农忙节令之前,又恰值天气和煦,山川秀丽,生活在苍山洱海一带数百个村庄的白族民众,不分男女,都插花戴朵,...
时间: 2006 类别: 民俗 地区: 内蒙古自治区 编号: Ⅹ-40 申报地区或单位: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 祭敖包是蒙古民族传统的习俗,是草原民族崇尚自然思想的表现形式之一。锡林郭勒盟是祭敖包历史遗存保存较为完整的地区。 蒙古族崇尚的“敖包”,也叫“脑包”、“鄂博”,意为“堆子”,以石块堆积而成,一般都建在山顶或丘陵之上,形状多为圆锥形,高低不等。 古...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