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一般人不愿意去古遗址参观,因为觉得看不懂古遗址。”在三星堆两祭祀坑发掘30周年之际,三星堆博物馆常务副馆长阙显凤日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但遗址并不是高深的,博物馆也不是在神台上高不可攀的。” 据悉,三星堆古遗址分布面积12平方公里,核心区4平方公里,距今已有5000至3000年历史,是迄今在中国西南地区发现的范围最大、延续时间最长、文化内涵最丰富的古城、古国、古蜀文化遗址。2015...
记者从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获悉,国际期刊《国际第四纪》近日发表《灵井许昌人遗址早期陶器与中国北方陶器起源》论文,首次披露了河南灵井“许昌人”遗址早期陶片的发现和研究成果,这是该遗址系统发掘以来取得的又一重大学术研究成果,也是中国北方早期陶器起源研究的新突破。 论文第一作者、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李占扬研究员与日本东京大学、日本奈良文化财研究所合作,对灵井“许昌人”遗址出土的58件陶片进行了...
2015年10月22日,老交大区域的2000多户居民终于搬离了居住40年的旧居。随着一批批居民喜迁新居,在激动感动的同时,仍有不少人割舍不下对这块具有特殊意义土地的眷恋。 青砖碎砾间,老交大的身影早已掩埋在岁月中,但残留的那些标志,重燃起了大家对过去的记忆。随着刘瑞兰老人的娓娓诉说,仿佛将沉寂的时光拉回到40年前。 1976年,昔日600亩的唐山交通大学,在地震中毁于一旦。居住...
考古人员在发掘现场工作情形 要了解庙后山的故事,还得从1978年的考古发现开始。那一年,一声开山取石的爆破巨响后,这处被历史尘埃淹没已久的天然洞穴终于重见天日,也由此吸引了全国各地的考古工作者。从那时起至1983年,由国家、省、市、县各级考古工作者组成的考古队伍长年驻扎于此,用小铲竹片不舍昼夜地唤醒沉睡的远古文明。经过4次发掘,共出土古人类化石4件、石制品76件、哺乳动物化石76种,还有少量...
2010年上半年为配合杭黄高铁建设工程,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高铁沿线进行了考古调查,在富阳区大源镇亭山村瓦窑里自然村南面发现了瓦窑里遗址。 发掘表明,瓦窑里遗址主体堆积属为良渚文化时期遗存。本次考古工作的另一重要收获,是确认手指山北坡外的平缓坡地是一处面积较大的良渚文化时期的聚落遗址。 瓦窑里良渚文化墓葬的发现、出土和手指山良渚文化遗址的确认,是富阳史前考古的又一重要收获,也...
一般人看不懂古遗址,也不愿意去古遗址。”时值三星堆两大祭祀坑发掘30周年之际,三星堆博物馆常务副馆长阙显凤8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遗址并不是高深的,博物馆也不是在神台上高不可攀的,这么多年,三星堆一直致力于遗址保护工作,并让大家通过自己的方式近距离地感受和了解遗址。” 谈及三星堆文明,世人多为出土近7000件各类遗物的两个祭祀坑所震撼。30年前,1986年7月至9月间,考古人员在地处...
安庆皖河大水 市级文保单位皖口古城遗址被淹
改陈后的林口县八女投江遗址纪念馆日前正式对外开放,各主题展厅以实物、照片、模拟实景等形式向人们展示了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迹。 据了解,林口县“八女投江”遗址纪念馆始建于80年代初。2010年,被黑龙江省委、省政府命名为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11年12月,被评定为国家AAA级景区;2013年11月28日,被黑龙江省委命名为第一批黑龙江省中共党史教育基地。 近年来,林口县以“八女投...
近日,乌拉特中旗文物管理所在文物复查中,对位于德岭山大后店的“烂营盘遗址”进行了细致调查,并初步判断这是一处古道驿站遗址。 该遗址占地面积约1200平方米,平面呈方形,遗迹明显可见,由围墙和房屋等组成,围墙残高1——2.5米,堆积层约1米多高。根据遗存物及实地调查,初步判断它不是军队营房遗址,大量的砖、瓦、瓦雕、瓦当等器物表明,它具备有民居建筑风格,据此判断是一处黄河故道渡口遗址。 ...
绿荫廊架、四角凉亭、崭新的花坛。近日,记者在北洋工房三级跳坑遗址看到,这里的改造工程基本完工,原先破旧的工房遗址变成了漂亮别致的绿道花园,为海河西岸增添了一道别致的风景。 北洋工房位于河西区南北大街北段西侧,1985年作为本市首批平房改造区进行改造。为了铭记艰苦岁月,改造区留下第4排6间平房,建成爱国教育基地。 今年五月初,河西区开始对北洋工房旧址进行改造,由河西区房管局牵头负...
6月30日以来,铜陵市普降大到暴雨,该市凤凰山地区因持续强降雨引发山洪,相思河水位骤涨,金牛洞古采矿遗址出现险情,接到值班人员报告后,该市文化主管部门迅即启动防汛应急预案,及时组织抢险人员开动遗址内3台防汛水泵进行排水,搬运防汛沙袋加固防洪沟,疏通上游防洪出水口,检查遗址路面和护坡裂缝,加强对上游相思河河道和遗址内积水水位的监测。 入汛以来,为切实抓好国保单位金牛洞古采矿遗址的汛期安全工...
2016年7月5日至6日,由中国佛教协会、南京市人民政府主办,中国佛教协会第九届理事会文化艺术委员会、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中国艺术研究院宗教艺术中心和南京市文投集团联合承办的佛教非物质文化遗产研讨会在南京大报恩寺遗址博物馆隆重召开。 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江苏省佛教协会会长心澄法师,中国佛教协会秘书长刘威,清华大学副教授、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副所长圣凯法师,中央文史馆馆员、中国艺术研究院宗教...
今天上午,2016年度全国大遗址保护管理培训班在临淄区开班。国家文物局文物保护与考古司副司长陆琼,省文物局副局长孙世勤,淄博市副市长张庆盈,临淄区委书记宋振波等参加有关活动。 据了解,大遗址是指中国文化遗产中规模和文化价值突出的文化遗址,是中国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文物工作的指导意见》精神,经国家文物局研究,决定在淄博临淄举办2016年度大遗址保护管理培...
2016年上半年2010年上半年为配合杭黄高铁建设工程,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高铁沿线进行了考古调查,在富阳区大源镇亭山村瓦窑里自然村南面发现了瓦窑里遗址。3月,省考古所联合富阳文物馆在遗址范围内的铁路施工范围及周边进行抢救性考古探掘,总揭露面积200多平方米。 发掘表明,瓦窑里遗址主体堆积属为良渚文化时期遗存,厚度多80厘米左右。发掘良渚文化时期墓葬两座。随葬器物有陶鼎、豆、过滤器3件陶器...
7月5日,由中国佛教协会、南京市人民政府主办,金陵刻经处等单位承办的“纪念金陵刻经处成立150周年系列活动”在大报恩寺遗址公园正式启动,金陵刻经新馆宣布落户大报恩寺遗址公园二期项目内。 金陵刻经处现藏珍贵经版125000余片 据介绍,金陵刻经处是海内外著名的佛教文化机构,由杨仁山居士于1866年创建,是中国最早成立的刻经处,也是近代第一家由私人创办的融经书雕刻、印刷、流通及佛学研究于一...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