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近日,成都商报记者从中国丝绸博物馆官方网站获悉,国家文物局“指南针计划”专项“汉代提花技术复原研究与展示———以成都老官山汉墓出土织机为例”正式立项。中国丝绸博物馆方面称,2012年成都市天回镇老官山汉墓出土的织机模型及相关文物,规模空前,年代久远,为中国纺织科技史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填补了中国古代纺织科技史的重要空白,对于古代中国提花织机和提花织造技术的发明时间与发展脉络具有重大且深远的意义。...
经过两年多的精心准备,8月28日,由安徽博物院和荆州文物保护中心联合共建的“出土木漆器保护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安徽工作站”正式成立,国家文物局博物馆与社会文物司(科技司)副司长罗静,安徽省政协副主席、省文化厅副厅长李修松共同为安徽工作站揭牌。 仪式由省文物局副局长汪顶胜主持,出土木漆器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主任吴顺清,该院院长朱良剑,荆州文物旅游局局长张治根先后发言。 李修松在致...
由中华文学史料学学会古代文学史料研究分会和济南大学主办,济南大学文学院等单位承办的“第四届出土文献与中国文学研究学术研讨会”日前在山东蓬莱召开,来自海内外的90余位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本次会议共收到学术论文100余篇,分别涉及出土文献与中国文学研究,文学史料的刊刻、整理、考证,具体作品文学性等多个领域。内容丰富、观点新颖、方法多元。 济南大学蔡先金教授在开幕式上强调,在中国古代文学史料研究...
近日,出土木漆器保护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安徽工作站在省博物馆正式成立。该工作站拥有专业工作人员9人,为让原先只能呆在水里的出土木漆器“重见天日”,他们采用化学试剂与水置换的方法对出土木漆器进行脱水,然后加固修复。目前,正在对2004年底发掘的100余件天长汉墓出土的木漆器进行专业脱水处理。 工作人员正在监测脱水中的漆器的重量,并测量化学药水的密度,以判断脱水效果。 浸在化学...
72年前被毁的金华古城地标建筑万佛塔,一直是许多老金华人的心头憾。 现在,这个遗憾很快将被填补——8月30日,新万佛塔举行了动工仪式,两年之后,一座依照原样复建的万佛塔将重新矗立在婺江之畔,市民和来金华的游客可以登上9层高的塔顶,俯瞰金华全城。 为抗日而被炸毁 地宫出土过国宝 根据历史记载,万佛塔原是五代时金华永福寺的一座佛塔。《金华县文史资料》中描述:“该塔是楼阁式的砖木...
济阳县垛石镇白杨店村发现的汉画像石墓 近日,济阳县垛石镇白杨店村发现汉画像石墓,石墓规模大,画像石精美。目前出土文物已在济阳县博物馆保存,考古所工作人员正在对画像石内容进行进一步深入研究。今天下午,齐鲁网记者从济阳县博物馆了解到,在出土石墓前室后门上的图案至今无法解读,异常奇妙,疑与当时传入中国的中亚宗教有关。 “东汉至魏晋期间,中亚宗教在中国盛行,前室后门上的图案可能是当时随宗教...
1日上午,市考古所和胶州博物馆两级文物部门,对胶州市广州路一处工地探测时意外发现了两处清代古墓葬。其中一处墓葬内出土了5枚清顺治和康熙年间的铜钱,这为墓葬具体断代提供了实物依据。 施工工地发现古墓 昨天,针对胶州市广州路上一处工地准备施工,市考古所和胶州博物馆联合对这处工地进行了考古探测,考古人员意外在工地西侧发现了一处古墓痕迹。“我们首先用洛阳铲对地下四五米深的土层进行取样,发现地下...
日前,从相关文物部门获悉,湘阴出土的隋代褐釉刻花长颈瓶入展中国国家博物馆。在中国国家博物馆陶瓷展厅,这件造型精美的陶瓷藏品静静地摆放在玻璃柜中,旁边的文字清晰说明“褐釉刻花长颈瓶,【隋】湖南湘阴城关镇隋墓出土”。 “湘阴是个万窑窝,未有湘阴先有窑”。湘阴作为岳州窑的发源地,历代有烧窑的历史。从多处窑址堆集层及汉晋墓发掘中,发现许多汉、晋、隋、唐青瓷器及青瓷片,证明先人有烧制青瓷的工艺技术且...
考古专家近日在内蒙古自治区满洲里市蘑菇山鲜卑墓地的考古发掘中发现两件夹金(银)玻璃珠。经科学分析表明,玻璃珠来自地中海东岸古罗马帝国时期的玻璃生产中心。 据了解,蘑菇山墓地共发现12座鲜卑早期墓葬,几乎每座墓葬有珠饰出土。这些珠子的质地包括玛瑙、绿松石、琥珀、木材等天然材料以及玻璃和陶土等人工材料。这其中,玻璃质地的珠子占绝大多数,比例在90%以上。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中国社科...
日前,位于瑞昌市夏畈镇的江西铜岭铜矿遗址又出土了一批商代陶片石器。 “这一批刚挖掘出来的陶片石器,基本是都是商代遗留下来的碎片。你看,这块方格纹的陶片,就能体现我国当时的文明程度;你看这批铜矿石,已经泛出绿色;这是石器,有模有样,都是商代留下来的宝贝……”8月25日,在位于瑞昌市夏畈镇的铜岭铜矿遗址考古现场,工作人员向记者展示一件件新出土的文物。尽管刚出土的物件都是一些零碎的碎片,但这些碎...
大运河河畔文化景观 “通州是京杭大运河重要的漕运港口,自古以来被称为‘京门’。”昨天,记者从通州区文委了解到,为了重现大运河河畔文化景观、保护运河文化的完整性,通州古文庙“学政署”的复建正在加紧进行,预计明年完工。 “学政署”复建明年完工 正在复建的元代“学政署”,位于大运河北端、象征运河文化包容性的三教庙西侧,运河文物专家周良告诉记者,复建预计明年完工,这对保护运河文化完...
8月28日,“出土木漆器保护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安徽工作站”在安徽博物院成立。据了解,出土木漆器保护是世界文物遗产保护领域中较难的技术之一,随着我省文物考古工作不断深入,出土的饱水木漆器文物数量越来越多。为科学保护和合理利用这些木漆器文物,在国家文物局支持下,出土木漆器保护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安徽工作站应运而生。安徽工作站由湖北荆州文物保护中心和安徽博物院联合共建。它的成立意味着我省木漆器保护...
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27日宣布,今年7月至8月,该院在广元市昭化区摆宴村进行考古调查时发现一处西周时期的古城址。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长高大伦认为,这是继三星堆和金沙之后,四川先秦时期考古最重要的发现。 “这是继三星堆之后,早期古蜀文化城址的第二个标本。在接下来的考古调查中,有可能出土与三星堆、金沙同等价值的文物。”高大伦说。 据了解,该古城址初步命名为“摆宴坝城址”。摆宴坝城址平面呈长方形,...
展览时间: 2014.6.14 ——2014.9.14 展览地点: 山东博物馆三楼20号展厅 2014年3月27日,习近平主席访问位于法国巴黎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发表了有关人类文明交流互鉴的演讲。在演讲中,习近平主席前所未有地阐述了佛教中国化的历程与意义。他还专门论述了佛教文物的价值,强调不仅仅要作为文物欣赏,更要复活其内在的精神价值。 2014年,适逢汶上县宝相寺塔地...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