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中国钱票是指由各种经营性或行政部门发行的小区域流通货币,多在县或县以下的乡村或局部地区流通,并逐步发展到中、大城市,但有个别情况是大城市流向乡镇。中国钱票的始祖可追溯到宋代交子,但钱票的普及是从清道光年间才开始的。从清道光以后的百余年间,钱票作为地方货币或代用货币,除西藏等个别地区外,几乎覆盖了全中国。《中国钱票》(中国钱币丛书甲种本之四)一书中谈到:“钱票是研究中国近代经济史、近代货...
新浪收藏讯 北京匡时2011春季拍卖会清代宫廷艺术品专场成交9840万元人民币,成交率97.22%。 拍前广受关注的清代剔红雕龙纹宝座间从800万元起拍,经过20轮的竞价后以1276.5万元的高价成为本场桂冠,此套宝座间早年间流失海外,经多年努力辗转,如今终归祖国怀抱,实乃一大幸事。 此外,清乾隆胭脂红地轧道粉彩缠枝莲纹瓶920万元人民币成交,清乾隆胭脂红青花云龙纹双夔龙耳抱月瓶851万元人民...
图4 黄慎,“扬州八怪”中的杰出人物,素以画、书、诗三绝著称于世。他的绘画、书法和诗词至今仍留存不少,但却很难见到其藏砚、铭砚和砚诗的文字。查阅《西清砚谱》、《中华砚学通鉴》和蔡鸿茹著《中华古砚100讲》等书,均未见有记载黄慎的砚和铭。虽然黄慎画过《东坡玩砚图》,在图上题写东坡端砚铭:“与墨为人,玉灵之食。与水为出,阴鉴之液。懿矣兹石,君子之侧。匪以玩...
新浪收藏讯 2011年6月4日晚间,北京保利春拍中国古代书画夜场在北京亚洲大酒店开拍。《攻战图》以850万起拍,最终流拍。该拍品作者不详,横披,设色绢本,134x310cm,约37.4平尺,估价1000万-1500万。 就其历史意义、文物意义而言,此战图当属博物馆级藏品。它与星散世界各地的其他同一系列作品——包括上述《湘军九洑洲大败太平天国军战图》《湘军瑞州大败太平天国军战图》——起构成了晚清对...
东南网-海峡都市报6月1日讯(本网记者 欧阳进权) 记者昨日获悉,在日前落幕的中国嘉德春拍中,杨玉璇刻的田黄石印章《太平喜象寿山》最终以805万元成交,单克达到了6.34万元,买家是一名福州藏家。而在刚刚结束的福建东南艺术品春拍中,一方田黄薄意随形章最终以392万元成交,单克达到3.04万元。 清代田黄印章单克拍出6.34万元 在此次嘉德春拍中,田黄石印章《太平喜象寿山》最终以805万元成交,...
文:朱万章 顺德籍的陈恭尹(1631- 1700年)既是“岭南三家”之一,著有《独漉堂文集》、《独漉堂诗集》,在岭南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同时也是著名的书法家,被称为岭南地区清代隶书的第一人。 陈恭尹的一生是具有传奇色彩的一生。他的父亲陈邦彦是明末“岭表三忠”之一,清兵进入广东后,誓死抵抗,最后不幸被捉,不屈而死。陈恭尹其时年仅十七岁。当时南明桂王朱由榔在肇庆立都,陈恭尹上书陈述父亲殉难状,因...
6月8日下午,清代宫廷艺术品专场将登陆北京匡时2011春季艺术品拍卖会,呈现雍容之美的宫廷艺术品专场是匡时一贯打造的优势项目。 清代宫廷艺术专场涵盖了瓷器、玉器、珐琅、漆器、铜器、百宝镶嵌等众多门类,其中清乾隆青花胭脂红龙纹抱月瓶、清粉彩开光御题诗文茶壶、清乾隆胭脂红地缠枝莲纹绶带耳葫芦瓶、清乾隆 胭脂红地轧道粉彩宝相花纹瓶、清乾隆 剔红海水龙纹宝盒等重点推出的精品,从不同的角度全面诠释了乾隆宫...
清代织物,清朝前期主要有绫、锦、绸、罗、绢、葛、刻丝、衲纱等。其中锦有毛锦;绸有茧绸;缎有花缎、闪缎、倭缎等,不同面料质感有所不同,并且花色也很多种类,纹样也有很多不同的讲究与寓意。 本图为凤穿牡丹纹织锦 本图为红地龙凤纹锦 本图为缠枝宝相花纹锦 本图为仿古纹锦 清代花边,花边又称绦子,它的作用于除了一部分作帷幕、桌围、椅披或床沿等,更主要的是用来镶滚衣服的边缘,...
清代铠甲,清代一般的盔帽,无论是用铁或用皮革制品,都在表面髹漆。盔帽前后左右各有一梁,额前正中突出一块遮眉,其上有舞擎及覆碗,碗上有形似酒盅的盔盘,盔盘中间竖有一根插缨枪、雕翎或獭尾用的铁或铜管。后垂石青等色的丝绸护领,护颈及护耳,上绣有纹样,并缀以铜或铁泡钉。铠甲分甲衣和围裳。甲衣肩上装有护肩,护肩下有护腋;另在胸前和背后个佩一块金属的护心镜,镜下前襟的接缝处另佩一块梯形护腹,名叫“...
理财一周报记者/陆斯嘉 近期,国内春季艺术品春拍渐次开槌。记者留意了雅昌网的数据,2011年以来,约有25件清朝、民国的服袍参与拍卖,其中清朝服袍成为绝对主体。最新数据显示,5月20日至6月2日,共有28件清代服袍将被拍卖,包括永乐、保利等8家国内拍卖机构推出了各自的拍品。在多场即将举行的拍卖中,北京永乐的一场张信哲藏清代服袍专场引起市场的关注。 整理祖辈遗物,发现精美织绣 2011年5月2...
清代的戏曲服装,基本承袭明制,如以明代的乌纱帽作为官帽、补报作为官衣等等,并掺入了一部分时式服装,如箭衣、马褂、坎肩、及短袄等。据不完全统计,清代戏装的款式,大约有几十种甚至上百种之多,各地区、各剧种、各时期及各戏班还有差异。但总的看来,以蟒、帔、靠、褶、官衣等几种最为常用。 清代戏曲泥塑《浣纱记》 清代戏曲泥塑《渔家乐》下图为清代戏曲泥塑《吟风阁杂剧》,图中两个角色分别穿男蟒和女...
清代的戏曲服装,基本承袭明制,如以明代的乌纱帽作为官帽、补报作为官衣等等,并掺入了一部分时式服装,如箭衣、马褂、坎肩、及短袄等。据不完全统计,清代戏装的款式,大约有几十种甚至上百种之多,各地区、各剧种、各时期及各戏班还有差异。但总的看来,以蟒、帔、靠、褶、官衣等几种最为常用。画面人物服饰非常丰富,有戏曲服饰,也有观看演出的百姓服饰。 本图为清人绘制的《妙峰山庙会图》局部,为戏曲演出时的场景...
清代的佩饰种类及样式都很多,形状小巧,材质多样,有翠玉、青金石、金嵌绿松石、檀香木、金铂、金星石珐琅、珊瑚、玻璃等等不同材料。另外还有各种各样的刺绣小品,其中有香囊、香袋、扇套、眼镜盒、表带、火镰袋、斋戒牌等。这些都是清代佩挂在腰间的佩饰,无论男女都作为随身携带的赏玩之物,晚清尤为盛。此图为缂丝眼睛盒(实物)。
清代贵族女子留长指甲,以凤仙花或指甲花染指甲的风气由来已久。清代用金银做成指甲套,纹饰极为精美华丽,种类丰富。本图为清代的指甲套(也称“护指),从左至右依此为清代玳瑁嵌珠宝翠玉葵花指甲套、金护甲、清代玳瑁嵌珠宝花蝶指甲套、清代玳瑁嵌米珠团寿指甲套。(实物)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