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近年来,随着国际高古瓷器市场的持续升温,国内藏家也开始关注这一门类。“把玩陶瓷,新手通常先从新瓷起步,再到老窑瓷、古陶器。”收藏古瓷器多年的吴伟就是这样——在收藏形式上渐趋朴素简洁,而情感上却越发丰富。 返璞归真 高古瓷器,古玩业行话叫做“老窑瓷器”。在划分上,大家都约定俗成地认为高古瓷是指明清以前的瓷器,不过还有一种说法是认为高古瓷应该是包括东汉、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宋元各朝代...
公元 1911年至1949年这一时期,称为民国时期。是中国瓷业处于萧条衰落的黑暗时期。客观讲在这30多年里,也生产出不少精品瓷器。在这些精品瓷器中有传承,有融会,也有创新,倒给古老的制瓷业注入了新的曙光和希望。以郭葆昌为主导的传承派,制造了以 "居仁堂"为款名的瓷器,其胎质、釉面和彩绘都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 公元 1915年12月12日袁世凯称帝,改中华民国为"中华帝国",规定1916年为...
现在市场中陶瓷的仿造品越来越多,而人们在市场中买到的古瓷器偶尔也会有一些赝品。如何来鉴定这陶瓷的真伪呢?下面就从专业角度来分析陶瓷器的真伪: (1)看造型:不同时代有不同的审美标准、生活习惯以及技术条件,因此生产的陶瓷产品有不同的造型特点,这给我们的鉴定提供了重要的依据。首先要对历代器物造型有一个基本概念,掌握器形发展的总趋势,春秋战国的原始青瓷,造型多仿青铜器,古朴刚劲;三国两晋南北朝瓷...
一、用水将器物洗干净,过多使用高锰酸钾的水会呈现紫色,有时用手指蘸点水一摸,手指也会染成紫褐色。 二、顺着太阳光线用十倍以上的放大镜探视瓷器表而釉层,老瓷面的磨损纵横交错,粗细深浅不一,新瓷则无这种现象,有的作伪者用砂纸磨线条的方向力度几乎都一样。 三、老瓷自然剥釉是由于胎釉结合不好造成的,剥釉的周围还可以再剥,新瓷剥釉则是打出来,剥釉的周围胎釉的结合还是紧密的。 四、用大...
专家认为,皇家瓷器投资走势光明。在众多瓷器品种中,我们很少能看到黄色的瓷器,原因是中国古代等级分明,只有在皇宫才允许出现黄色,然而只有帝王才可以用纯黄色,老百姓是不可能拥有的,所以收藏界对于黄色的瓷器望尘莫及。只有到了民国时期才出现了民用黄色瓷器,据瓷器投资专家介绍,现在有很多民国黄釉瓷器纷纷受到藏友的关注和疯抢,对于黄色瓷器的空白市场,应该及时关注!即便是在民国时期打破了只有皇族才可以用黄色的传...
中国被欧洲各国所认识、了解,离不开国家之间的贸易,离不开那条带着中华文明的“贸易通道——丝绸之路”。而在丝绸之路中,中国出口的产品以“丝织品、茶叶、陶瓷”为主。到了明清两朝,随着航海业的快速发展,海上丝绸之路把中国的精美瓷器运输到了不同的国家。同时西方国家的人们也正是因为这些贸易产品,例如:通过瓷器上所绘的图案,丝织品上的纹饰,更加深入地了解中国这个神秘的国度。中国的瓷器在西方人眼中是华丽的奢侈品...
古代有些窑口的胎土较粗或胎色较深,为了使瓷器表面平滑白洁和颜色变浅,在胎体上先敷一层细白瓷土,然后施釉烧制,这层白色浆土称化妆土,也称化妆釉和护胎釉。 化妆土工艺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和地域(窑口)特征,对其观察和分析有助于古瓷的断代和辨伪。 六朝青瓷中已开始应用化妆土工艺,婺州窑位于浙江金华一带,当地所产胎土含铁量高,烧成后胎色深灰或深紫。西晋起,婺州窑采用纯净的瓷土涂抹胎表,化妆土...
汝瓷是古瓷中的一个重要派系,具有极其丰厚的文化艺术内蕴。她既有造型讲究、工艺精湛、技术卓绝之特点;又有釉层匀净、蕴润如玉、青色淡雅、宝光内润之秀丽。特别是她具有极高的文化品位和造型高雅之艺术风格。对汝瓷瓷器佳品的收藏与鉴赏,不仅可以了解汝瓷、认识汝瓷,而更重要的是欣赏汝瓷是一种艺术美的享受,从中领略汝瓷文化的内涵,享受汝瓷文化之精髓。 现将汝窑瓷器辨伪存真的方法提供出来,供识别参考。 ...
珐琅彩瓷器是由景泰蓝演变而来。景泰蓝是铜胎上珐琅釉而成,若改为瓷胎上珐琅釉则叫珐琅彩。 珐琅彩起始于康熙后期,顶盛时为雍正期至乾隆期。但雍正期的珐琅彩水平最高,工艺最美。乾隆时期慢慢转向粉彩,故珐琅彩终止于乾隆后期,同时还有一部分瓷器其釉料有珐琅釉和粉彩共存。这是过渡时期的珐琅彩器,你说它是珐琅彩吗,它有粉彩,你说它是粉彩吗,它又有珐琅釉,但瓷艺水平都很高。 珐琅彩的制作是由景德镇...
最近一段时间,筑城街头经常冒出一些贴着“无奈被骗,景德镇高档瓷器大甩卖”标语的小店,这些店销售的“高档瓷器”标价动辄上千上万,成交价却很便宜,而且经常是这边的店刚关门,那边又开了一家。这让不少消费者心存疑惑,“景德镇过来的陶瓷怎么总被骗啊?”为此,记者进行了深入调查。 记者走访了解到,筑城市区出售景德镇“高档瓷器”的店铺不少,其中有景德镇瓷器专卖店,家装商场以出售景德镇装饰材料为主,超市则...
说起瓷器收藏,不得不提到侍女瓷。中国瓷器发展到民国,从工艺上、原料上已经没有什么突破之处了,但中国绘画在民国时期却有着辉煌的一页。在这样的情形之下产生了一批杰出的瓷业画家和绘瓷高手。他们会聚在景德镇,以在瓷器上绘画为生,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有了新的发展和突破,为民国时期的绘瓷作出了巨大贡献。其工写兼备、书诗画文并茂,其中侍女瓷最有特色。 民国时期粉彩重的粉质逐渐减少,但在瓷绘高手笔下的粉彩侍...
程晓中,南京博物院征集鉴定部研究员,国家文物进出境审核江苏管理处责任鉴定员(古陶瓷)。从事古代陶瓷器的鉴定和研究工作30年。曾先后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并独立撰写学术专著《青瓷》、《白瓷》、《青花瓷》、《明清瓷器》、《清宫瓷器》、《吴地紫砂陶艺》、《御用瓷器》等。 【鉴赏篇】 ●青花瓷最早出现在唐代 ●直至上世纪五十年代,收藏界才有了“元青花”的概念 ...
哥窑窑址至今未发现,成为一个有趣的历史之谜,但故宫博物院存有大批宫中旧藏的哥窑瓷器收藏品,为我们研究哥窑带来诸多方便。 根据宫中旧藏的哥窑瓷器观察,其主要特征如下: 一、造型 哥窑瓷器造型以仿古的碗、盘、洗、瓶、炉等为主,造型均有一种端庄的古色古香气息。碗、盘、洗多有菱花形口及葵花形口等式样,此外,尚有盒、壶及文房用具等。 二、胎釉 哥窑瓷器为黑胎,因其胎中...
至永乐三年始,三宝太监郑和先后七次下西洋,向外推销了精美瓷器,又带回了制瓷所需的“苏麻离青”色料。永乐朝瓷器的器形、纹饰、品种都有了很大的进步,为以后瓷器的发展拉开了序幕。 方法一:辨胎釉 胎质洁白釉面细润 永乐瓷器胎体变薄,胎质干涩有空隙,胎色趋于洁白,生烧现象已不常见,这主要是对窑温及室内气氛的控制较前朝有了进步;青花器釉面较厚,釉质细腻平滑,釉色多白中泛青;个别有细碎...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