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头戴花翎的清代八旗官员 花翎是清代官员的冠饰,用孔雀翎毛饰于冠帽后,以翎眼多者为贵。翎管,就是用来插孔雀翎子并使之与冠帽连接的附属饰件。要了解翎管的价值,就有必要先了解清代的花翎制度。 清朝看重花翎,如同古代的“珥貂”一样,例应随官秩(官职高低)戴翎。宗室中,以贝子戴三眼花翎最为尊贵;镇国公戴双眼花翎为稍次,镇国将军等戴单眼花翎,而亲王、郡王虽然爵位比以上更为尊崇,非蒙...
中新社北京7月6日电 (记者 应妮)以展现中国清代宫廷文化为主旨的《清代宫廷文物展》将于10月下旬在意大利展出,其中末代皇帝溥仪从“皇帝到公民”的一生将是展览重点之一。 主办方在6日的发布会上介绍,此次展览从沈阳故宫博物院、伪满皇宫博物院、吉林省博物院等3家单位选取了155件/组精美文物展品和29件/组辅助展品参展,其中一级文物达22件/组。所选展品旨在展现清朝宫廷全貌,...
清代(公元1616年——1911年),是中国历史上第二个由少数民族(满族)建立并统治全国的大一统政权。清代是我国封建社会的最后一个王朝,玉器在这一时期得到了空前发展,是我国古代玉器史上的一个登峰造极的时代,堪称玉文化发展的顶峰。 清代玉器大致可分为三个发展阶段。一是从顺治到雍正时期,为早期,这一阶段战乱频频,玉器行业也处于萧条状态,可以说是一个过渡期,其特点是玉器品种和数量较少,也没有新...
清代(公元1616年~1911年),是中国历史上第二个由少数民族(满族)建立并统治全国的大一统政权。清代是我国封建社会的最后一个王朝,玉器在这一时期得到了空前发展,是我国古代玉器史上的一个登峰造极的时代,堪称玉文化发展的顶峰。 清代玉器大致可分为三个发展阶段。一是从顺治到雍正时期,为早期,这一阶段战乱频频,玉器行业也处于萧条状态,可以说是一个过渡期,其特点是玉器品种和数量较少,也没有新的...
清朝初期的几位皇帝,都深为博大精深的汉族文化所吸引,要求满族人接受并努力学习汉文化。他们也十分喜欢寿山石,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馆的清太祖努尔哈赤的坐像,就是寿山石雕。 康熙、雍正、乾隆各朝,喜爱寿山石之风更盛,选石也更加讲究名贵,芙蓉石自然得到清朝皇族的宠爱。康熙帝御赐“朗吟阁宝”即为白芙蓉石所制;雍正帝用的“壶小中元”、“利硕怡亲王宝&...
本报6月25日讯(记者 赵晓林)记者日前从济南市考古研究所得到消息,腊山分洪河朱家庄段清代墓近日清理完成。经分析,这是两座清代夫妻合葬墓,都已残损,其中出土的几件银饰具有一定价值。 市考古所考古人员告诉记者,腊山分洪河朱家庄段的两座清代墓皆为砖砌单室墓,券顶,墓向为西略偏南,都已有残损。墓主头朝西,男居南侧墓,墓中仅剩几枚铜钱;女居北侧墓,出土铜钱及几件银饰。其中银饰具有一定艺术和考古价值。 ...
清代(公元1616年~1911年),是中国历史上第二个由少数民族(满族)建立并统治全国的大一统政权。清代是我国封建社会的最后一个王朝,玉器在这一时期得到了空前发展,是我国古代玉器史上的一个登峰造极的时代,堪称玉文化发展的顶峰。 清代玉器大致可分为三个发展阶段。一是从顺治到雍正时期,为早期,这一阶段战乱频频,玉器行业也处于萧条状态,可以说是一个过渡期,其特点是玉器品种和数量较少,也没有新的发展和特...
邵大亨,清代嘉道年间宜兴上岸人,生卒年不详,约在1831-1874年。 邵大亨是近代紫砂大师顾景舟最为推崇的紫砂历史名家,并多次对其作品发出由衷的赞叹。邵大亨壮年就辞世,传世作品寥寥,但多为精品,主要有“龙头一捆竹”,“掇只壶”,“仿古壶”,“鱼华龙壶”等,无不精美绝伦,堪称传世之作。 邵大亨性情孤僻清高,非值其困乏之时,一壶千金亦不可得。民间传说,他是个麻子,从不随波逐流依附权势。对人生的严...
1、翡翠过去的行情是如何变化的?对今天有没有什么启示? 翡翠虽然最早在周朝就有记载,在宋代的宫廷之中也藏有实物,但真正具有商业价值和市场,还是到了清朝乾隆以后。乾隆以前,中国绝大多数人还不知翡翠如何物,在云南缅甸一带虽有人佩戴翡翠,但价值不高,加工制作的人也很少,工艺粗糙简单,顶多也就是民间工艺品的水平。 乾隆是一个非常喜欢收藏的一个皇帝,在众多的收藏品中,乾隆对玉又是情有独钟。为了制作心爱的...
今年春拍,张信哲拿出了自己多年的织绣藏品交由北京永乐拍卖,推出“华彩霓裳——张信哲先生珍藏清代织绣专场”拍卖。他表示:“这一次其实也是在对自己的收藏做一个小小的整理。我希望让自己的收藏保持在100件左右,东西太多我也没有能力好好地保存。” 在张信哲的这场清代织绣专场中,不少服装制品是相当的珍贵的,比如下边的这七件。 第一件,红色缂丝花蝶纹内羊羔皮...
陈曼生,名鸿寿,号曼生,又号:老曼、曼寿、曼公、夹谷亭长、胥溪渔隐、种榆仙客、种榆道人。清代著名篆刻家、书画家、制陶家。清乾隆三十三年(1768年)生,道光二年(1822年)卒。浙江钱塘(今杭州)人。 嘉庆二十一年,陈曼生在宜兴附近的溧阳县做知县,结识了同期紫砂名家杨彭年与杨凤年兄妹,并对杨氏的制壶技艺给予鼓励和支持。同时更因自己酷嗜砂器,在公余之暇,辨别砂质,创制新样,设计多种造型简洁、利于装...
吴历(1632—1718)原名启历,字渔山,因居处有言子墨井,故号墨井道人,又号桃溪居士,清初江苏常熟人。吴历学富才高,好书画,作画笔墨厚重朴拙,既有北方之刚劲雄健,又有南国之清雅率真;与清初著名书画家王时敏、王鉴、王翚、王原祁、恽寿平共称“清六家”。 我藏有一幅吴历的中堂挂轴《富春山居图》,长150厘米宽49厘米。此画乃吴历于1711年80岁时所作,用笔简练苍劲,用色清淡高雅,层峦叠壑淡泊宁静...
吴历(1632—1718)原名启历,字渔山,因居处有言子墨井,故号墨井道人,又号桃溪居士,清初江苏常熟人。吴历学富才高,好书画,作画笔墨厚重朴拙,既有北方之刚劲雄健,又有南国之清雅率真;与清初著名书画家王时敏、王鉴、王翚、王原祁、恽寿平共称“清六家”。我藏有一幅吴历的中堂挂轴《富春山居图》,长150厘米宽49厘米。此画乃吴历于1711年80岁时所作,用笔简练苍劲...
在清代,皇帝结婚是清宫里的头等大事,1889年光绪皇帝在紫禁城举办婚礼,皇宫里的大婚礼仪处提前一年半的时间就开始准备,整个婚礼共花费了550万两白银,这场奢华的婚礼都有哪些过程,场面到底如何呢?通过珍藏在北京故宫博物院的一套《大婚典礼全图册》来揭示光绪大婚的情景。 《大婚典礼全图册》共分为八册,由清代宫廷画家庆宽等人绘制,它以连环画的形式记录了光绪皇帝迎娶皇后的全过程。这八册画作包括第一册《皇后...
记者跟随省市文物部门专家来到了位于鹿泉市老城区东的一座清朝古建筑——“铁行会馆”。随着调查的深入,这座始建于清朝雍正二年(1724年)的老房子正在日渐显露真容,其精美的木雕、壁画,独特的建筑风格令平日见多识广的文物专家赞叹不已。 记者在现场看到,整个铁行会馆为砖木结构的二进院,东西两侧是厢房,正中为前后正殿。正在这里进行测绘的河北省古建所工程师朱新文介绍,“铁...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