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上图为云波路古墓中发现的杂技俑。 8月12日,记者从大同市考古研究所了解到,经过3个多月的考古发掘,大同市云波路北侧的古墓葬群室外考古发掘工作目前已结束,共发掘古代墓葬70座,其中北魏时期的墓葬29座,辽金时期的墓葬1座,明清时期的墓葬40座。该墓葬群的发掘,对于研究古代文化、经济、艺术、建筑及社会生活诸方面有着极其重要的价值。 此次发掘的29座北魏时期墓葬,分布较零散,多三两成组...
近日,湖北襄阳市樊城区柿铺街道一工地发现一座古墓群,考古人员初步判断其为隋唐时期古墓。目前施工已经被叫停,专家将经过科学论证之后对古墓进行抢救性发掘。 古墓发现地点位于襄阳樊城区春园西路一道路排水工程施工现场。近日,城建施工人员用挖掘机施工时,从地下出土了印有花纹的青砖,同时,还发掘出一个土黄色双耳花纹瓷罐。 襄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王志刚告诉记者,接到施工人员报警之后,考古人员随即展...
7月17日,祥云县组织召开大波那古墓群考古发掘工作协调会,明确职责,细化措施,启动大波那古墓群第一期考古发掘工作,由云南省考古研究所专家组组成的考古发掘工作组对大波那古墓群进行考古发掘。 大波那古墓群为祥云县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964年、1977年、2008年曾先后3次在分布1000平方米的区域内抢救性清理了3个墓葬。其中1964年3月,出土震惊全国的大波那铜棺,据测定为战国时期的墓葬文物,不...
鄂州一广场工地现84座古墓群 记者昨从鄂州市文体局了解到,14日,由省考古所和市博物馆联合组队的青龙咀墓地(西山广场西部西山脚下)发掘工作圆满完成,共发掘六朝至唐宋时期的古墓葬84座,出土金、银、铜、铁、陶、瓷、漆木器等文物200多件。 专家们勘探发现,古墓葬分布为南、北两个区域,北区位于古灵泉寺正门前堤坝下,墓葬以砖室墓为主,多为六朝时期小型叠涩顶墓葬,有少许宋代砖室墓,出土器物保存较好。南...
鄂州一广场工地现84座古墓群 记者昨从鄂州市文体局了解到,14日,由省考古所和市博物馆联合组队的青龙咀墓地(西山广场西部西山脚下)发掘工作圆满完成,共发掘六朝至唐宋时期的古墓葬84座,出土金、银、铜、铁、陶、瓷、漆木器等文物200多件。 专家们勘探发现,古墓葬分布为南、北两个区域,北区位于古灵泉寺正门前堤坝下,墓葬以砖室墓为主,多为六朝时期小型叠涩顶墓葬,有少许宋代砖室墓,...
时间:7月17日下午3:00 地点:童卫路5号 近日,有热心市民向本报反映,玄武区卫岗附近一处工地在施工过程中,挖出了一个古墓群,但已损毁严重。 经现场勘探,相关部门基本确定这正是一处六朝墓,而至于该工地施工前是否向文物部门报备和是否存在破坏文物行为,文化执法部门已经介入调查。 现场有花纹砖和铜钱 当记者来到了位于童卫路5号的工地,工地已...
近日,有热心市民向本报反映,玄武区卫岗附近一处工地在施工过程中,挖出了一个古墓群,但已损毁严重。 经现场勘探,相关部门基本确定这正是一处六朝墓,而至于该工地施工前是否向文物部门报备和是否存在破坏文物行为,文化执法部门已经介入调查。 现场有花纹砖和铜钱 当记者来到了位于童卫路5号的工地,工地已经停工。据了解,这里正在进行的是“卫岗奶业二期”的相关工程。在看守工地的...
7月17日,新疆帕米尔高原上的吉尔赞喀勒黑白石条古墓群二期考古发掘取得阶段性成果,出土各类文物百余件。 喀什地区文物局相关工作人员表示,此次发掘墓葬部分为二次墓葬,多数保存较完整。出土圣火坛共计7件(其中有3座墓葬同时出土两件),并首次出现一陶制圣火坛,坛内均有烧灼痕迹的石子,石子数量不等,可见圣火坛在葬俗中有着重要地位。 此外,多数墓葬出现大量引火棍和明显用火迹象,均说明...
昨日,成都市民打来热线称,在地铁7号线一施工作业区发掘出了一座古墓。“古墓看起来规模还是有点大,墓主人应该还是有点身份。”市民猜测道。究竟是民间的普通古墓还是大有来历的古墓?早报记者前往现场一探究竟。通过该墓群一墓碑碑文,证实该墓主身份为明代宦官,其官职为承奉司承奉正,正六品。 事件 修地铁挖出一座古墓,恐怕大有来历哦 10时许,记者来到古墓发现地。原本应该在该区域进行的地...
今日,成都地铁7号线施工工地上,突然变得热闹起来。据记者了解,这里挖掘出了一处古墓群。通过该墓群一墓碑碑文判断,墓主身份或为明代宦官,其官职为承奉司承奉正,从六品。也就是说,墓主人或为明代太监。 现场目击:墓葬规格极高 刻有“开国太师” 记者接到消息后,第一时间赶到了现场。据附近市民说,这一处墓葬是在数月前开始发掘的,目前属于封锁阶段。“好几个月前,就有人拿小铲子在这儿挖了...
广汉汉墓陶俑穿着“低腰裤” 汉代“时装”有多潮?陶俑穿着“低腰裤”。昨天,随着广汉落经村汉代墓群初步发掘的成果公布,广汉地区史上最大规模的汉代墓群揭开神秘面纱。随着栩栩如生的人物俑一起出土的,还有青铜摇钱树残枝、动物俑等等。墓群时间跨越西汉到东汉,这在整个四川范围内都比较罕见。 随葬品丰富陶俑穿着“低腰裤” 落经村墓群位于广汉市三水镇落经村。今年6月,为配合成都第二...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新疆考古队队长巫新华研究员率领的考古队,7月6日起正式对新疆帕米尔高原上的吉尔赞喀勒黑白石条古墓群二期进行考古发掘,将对十八座墓葬进行发掘清理。 该墓葬群位于新疆喀什地区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提孜那甫乡两处长约百米、宽约50米的台地上。巫新华说,发掘队伍已在台地上认定了47处疑似遗迹,2013年对其中10座石堆墓葬进行了发掘,出土了130多件陶器、石器、铜器、木...
昨日从荆州市博物馆考古工作队获知,4月以来,荆州发掘出分布密集的古墓地群,这些墓地年代从东晋至明清都有,持续1500多年。部分损毁墓地遗留器物证实了历史关于荆州古城墙的建造过程。 记者在荆州区纪南镇三红村5组看到,考古工作者正在发掘武家台古墓地,土坑墓、砖室墓都有,还有弯弯曲曲的排水沟。考古工地负责人张正发介绍,考古资料显示,三红村周边有古墓群。去年10月荆州淡水产品交易中心即将动建,荆州市博物...
经过专家鉴定并多方论证,初步判定该墓为汉代古墓,而这次出土的古墓石棺图案与合江出土的石棺图案极其相似,因此可以判断该墓为汉墓,“双阙图和出行图与之前合江出土的汉墓上的图案都十分相似,汉代墓与宋代、清代墓相比图案更多样繁复。” 专家 墓中石棺移位 骸骨或为盗墓者尸骨 为何判断该墓已被盗?专家表示,汉墓中一般有陶俑、陶罐等陪葬品,但目前发掘情况来看并未发现这些陪葬品,洞口打开时,石棺棺盖已被放...
图为游客在且末博物馆参观。 耿丹丹 摄 图为出土于扎滚鲁克古墓群的干尸,经科学测定为欧罗巴人种和蒙古人种的混合后裔。 耿丹丹 摄 图为出土于扎滚鲁克古墓群的干尸,经科学测定为欧罗巴人种和蒙古人种的混合后裔。 耿丹丹 摄 新疆且末是“玉石之路”发祥地,“丝绸之路”南道重镇,1985年,新疆考古人员在这里发现了保存完好的干尸,这个考古发掘又为且末增添了一抹神秘的色彩。6月7日,记者...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