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中国服饰图案的装饰已有近6000年的历史,无论是宫廷服饰,还是民间百姓服饰,服饰上的图案装饰一直受到人们的喜爱,这是先人们以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给子孙后代留下的十分丰富的精神文化财富。本文将对北京民俗博物馆馆藏近300多件北京地区清末民初的民间服饰图案进行分析,力求揭示服饰图案所反映的民俗文化。 图1 如意头吉祥花草女上衣 一、馆藏服饰图案的分类及艺术风格 北京民俗博物馆馆藏服饰以清末民初汉...
烟台市博物馆搬至新馆后,原址福建会馆将建成民俗博物馆。18日,烟台市民俗博物馆展陈方案正式出炉,将通过展出开埠时期官员、买办、文人、百姓四个家庭的缩影,反映不同阶层的民俗生活。据了解,烟台市民俗博物馆预计在春节前开馆。 独特亮点:栖身百年建筑,展示妈祖文化 18日上午,冒着毛毛细雨,烟台市福建会馆正在进行大修。维修工人将东西配殿的青瓦揭开,重新增加防水卷材,并更换了朽烂的梁架和柱子。 正在大...
北京民俗博物馆专家吴丽平博士 端午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更是纪念伟大诗人屈原的日子。北京民俗博物馆专家吴丽平教授将为我们介绍端午节的来历,以及北京传统端午的民俗。 中国文物网:您的讲解从浅显的道理讲到深刻,你觉得这是一个容易传播民俗文化的一个方式吗? 吴丽平:对,我觉得民俗文化确实需要传播。今天有点超出我的预料,我以为小朋友很多都会不知道。但是没有想到(都知道),传统民俗文化其实挺有魅力。...
北京民俗博物馆副馆长关昕 文物网讯 传统民俗节日端午节即将到来,中国文物网采访了北京民俗博物馆副馆长关昕,他为我们浅谈了端午节的来历,以及对于民俗节日文化的保护和传承。 中国文物网:我们都从一些文献记载上或者是一些专家曾经做过的学术文章或者是著作里面都提到说端午节的来历,有纪念屈原的说法,有纪念邬子虚的说法,有教育曹娥的说法。 关昕:你刚才说的都是端午节人们的纪念意义,其实最原本的意义不是纪...
中国文物网讯(记者郭智东),为迎接我国第六个文化遗产日,使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博物馆中发挥更好的作用,由北京博物馆学会非物质文化遗产专业委员会、北京民俗博物馆共同举办的“博物馆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研讨会11日在北京民俗博物馆召开。北京博物馆学会秘书长崔学谙、中国文联研究院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专家委员会委员刘锡城、中国节庆委员会秘书长徐庆庆、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文化遗产系副主任...
位于东岳庙的北京民俗博物馆将举办端午民俗游园活动 外国留学生参加包粽子大赛 魏文萱和妈妈的粽子大赛“作品” 民俗学博士吴丽平为游客们做端午民俗讲座 挑选香囊的小游客 文物网讯 6日上午,位于东岳庙的北京民俗博物馆举办了“五月端午品粽香,竞技保健舞端阳”主题民俗游园活动,数百名家长和孩子们共同在此渡过了具有浓郁民俗特色...
摘要:虎符缠臂,粽叶飘香。端午佳节又至。北京民俗博物馆为迎节日将举办“过端午节,游东岳庙”民俗游园活动。 中国文物网讯(记者郭智东)6月2日,记者从北京民俗博物馆获悉,2011年6月6日,北京民俗博物馆将举办集知识性和趣味性于一体的“端午游园”活动。本次活动将深入挖掘老北京端午文化内涵,让市民亲身体验多项端午民俗,使端午节俗内涵深入人心。 据了解...
5月30日下午,浠水县清泉镇斗咀港小学全体师生100多人来到大别山民俗博物馆,体验非物质文化遗产,举行少先队入队仪式,以特殊的方式欢度“六一”儿童节。 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于6月1日正式实施,大别山民俗博物馆以儿童节为契机,把非遗文化渗透到节庆活动中,为同学们组织开展了非遗知识普及以及非遗项目展演活动,给“六一”儿童节献上了一道...
以展示三峡库区民情风俗沿革发展的湖北省兴山县民俗博物馆日前正式开馆并免费向公众开放。据介绍,兴山县民俗博物馆也是三峡坝区目前唯一的公立民俗博物馆。 据兴山县文物局工作人员介绍,博物馆占地2937平方米,依托三峡库区最后一个迁建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古夫民居”为展示平台。馆内两栋民俗主建筑原址位于三峡库区淹没线下的昭君镇,为原物搬迁复建。 博物馆汇集了千余件展品,主要有体现...
由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省工艺品旅游纪念品生产经营协会联合举办的“李建军蝴蝶画展”近日在省民俗博物馆(文庙)开展。 蝴蝶画作为一项专门的艺术,其作品风格独具一格,而用蝴蝶翅膀所作的蝶翅画,则被鲁迅先生称为缺门、独门、冷门的文化瑰宝。李建军带着创作的蝶翅画,从长治走出国门,远赴澳大利亚、泰国等国。本次展览中,共展出近50余幅蝴蝶画作品。展览至6月8日结束,省城市民可免费...
备受关注的大连营城子民俗博物馆扩建工程已经竣工,将于5月14日(本周六)开门纳客,届时全国规模最大的民俗展览将让市民大饱眼福。 经过1年半时间的扩建,大连营城子民俗博物馆增添了大量文物、民俗展品和资料,设有老民俗馆、新民俗馆、汉墓馆、韩国馆、英烈馆、非物质文化馆等场馆。 营城子民俗博物馆负责人介绍,该馆扩建后的最大亮点在汉墓馆,两座东汉墓葬被原样搬进民俗博物馆,可让市民一览汉墓原貌。同时,远近...
4月13日上午9点30分在洛阳民俗博物馆开幕的第21届河洛文化民俗庙会,是第29届中国洛阳牡丹文化节文化活动之一,从4月13日至4月17日进行,以保护展示利用河洛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主线,每天安排有围鼓、皮影、剪纸、木板年画、锣鼓书、宠物狗等民间文艺术演出、民间绝活表演和《故纸撷英—馆馆藏契约文书展》和《洛阳市第二届古今酒器展》两个专题展览,同时可参观洛阳民俗博物馆和匾额博物馆基本陈列。 河...
大别山民俗博物馆是湖北省首家私人民俗博物馆,吸引着大批游客前来参观。李刚摄 大别山民俗博物馆位于湖北省浠水县清泉镇花凉亭村,是湖北省首家私人民俗博物馆。 博物馆原为1000多平方米的闲置村礼堂,由一位退伍军人私人出资创办,现已成为一座简易的收藏展览馆,对社会免费开放,参观者多达5万余人次。目前,已有十多家机关、学校、企业在这里挂牌建立了“中华文化传承基地”。 博物馆的...
投资400万元自建“博物馆”,集中展出30年珍藏的木器、瓷器、铜器等40000余件藏品。昨日,竹山县48岁的农民曾和林告诉记者,他的“秦巴民俗博物馆”预计今年7月就能竣工,投用后将免费对外开放。 曾和林家住竹山县官渡镇南竹村,是一位地地道道的农民。自从30年前迷上了收藏后,便一发不可收拾。30年来,曾和林足迹遍布神农架和陕西安康、汉中以及重庆巫溪、...
40位民间艺人常年表演展示的甘家大院(南京民俗博物馆)是南京首座“非遗”主题博物馆。南京市文物局昨天表示,博物馆将展示南京现有的2004项“非遗”资源,除了展示古琴、云锦、剪纸和金陵刻经4项世界级非遗和金箔、白局、秦淮灯会等45项省级非遗外,还将展示绒花、龙舞、大鼓等23项南京特有的非遗项目。展览将采取动静结合的方式,邀请观众参与互动。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