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近日,河北省2015年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调度会议在石家庄市召开,来自河北省各设区市、省直管县(市)可移动文物普查办、省直文博单位等的负责人共50人参加会议。 会上,邯郸等6家省内部分设区市普查办和重点文物收藏单位对2015年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作了汇报发言,介绍了在开展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中积累的经验。会议还对下一阶段和2016年河北省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作出了部署。
日前,在省普查办的协助下,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顺利完成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信息采集登录工作。根据2014省普查办专家组文物认定的结果,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共有民国粉彩福寿纹带托瓷茶盖碗等156件/套藏品被认定登记为文物,其中以晚清民国日用陶瓷茶具居多。 2015年是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的攻坚之年。按照国家文物局的统一部署,今年我省需要基本完成文物的信息采集登录,全面开展普查数据的...
2015年是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的攻坚之年。按照国家文物局的统一部署,今年我省需要基本完成文物的信息采集登录,全面开展普查数据的审核。截至2015年10月31日,浙江省在全国可移动文物信息登录平台注册并维护收藏单位账号648家,开始报送数据单位525家,完成报送单位422家。全省申报藏品总数805754件/套,已登录藏品总数335538件/套,藏品报送进度41.64%。其中申报珍贵文物总数91...
11月11日下午,杭州市园林文物局文物处组织召开了市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转段工作会议。杭州博物馆等十五家文博单位以及七市(区、县)普查办的分管领导和业务骨干参加会议。 会议总结了前一阶段工作情况,各单位在10月30日之前可移动文物普查的离线数据采集全面完成;下一步工作由数据采集阶段转到数据审核阶段。 为扎实做好下阶段工作,会议要求:一是化整为零,责任到位。各藏品单位必须在11月底完成自己以...
近日,溧阳市普查办工作人员在普查数据录入完成的基础上,对已登录的4593(件/套)文物信息进行复核,查漏补缺,确保普查数据的科学性和准确性。截止目前,自我审查工作已全部完成,发现的问题,如信息漏填,信息错误等问题已完成修改。 近期,溧阳市普查办将邀请上级普查部门对录入的文物藏品信息进行抽查检验。
普查人员测量与记录文物数据 普查人员精心为文物拍照 普查人员拼对文物 普查人员整理铜钱 2014年5月,信阳博物馆应国家普查办、河南省普查办要求,开始进行“全国第一次可移动文物普查”的藏品登录工作。2014年6月,信阳博物馆成立了文物普查办公室,办公室主任由丁联合馆长担任。经过4个月的清帐查库、购置设备等前期准备工作,信阳博物馆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于2014年11月10日正式开始...
11月10日,根据全省可移动文物普查数据审核专家会议精神,焦作市文物局召了开全市可移动文物普查数据审核工作会议。会议传达2015年11月6日省可移动文物普查数据审核专家会议精神,对全市可移动文物普查数据审核工作进程进行了阐述,明确了今年工作的要点,以此推动全市可移动文物普查数据审核工作的顺利进行。市文物局副局长邢心田及各县(市)、区、市直文博单位普查办的负责人及数据录入员参加了会议。 会议针对数...
至10月31日,鄞州区普查办顺利完成鄞州区和东钱湖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所有藏品的信息采集、认定、离线登录、区内初审、上报工作。鄞州区共有收藏单位19家,上报文物数量总计20122件(套),其中文物系统内6家收藏单位共有文物藏品19897件(套);东钱湖管委会收藏单位2家,上报文物数量总计195件(套)。文物藏品的总数量比普查前增加了4倍,其中珍贵文物新增37件。 这次普查是对区域内可移动文物...
自2013年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启动以来,西藏自治区目前各项工作有序开展,各项普查数据正在汇总过程中。 记者从西藏自治区可移动文物普查办公室了解到,截至2015年,全区可移动文物普查投入经费达800多万元,可移动文物建档在册的已达6万余件。 可移动文物种类多、数量大 “可移动文物” 是指西藏自治区境内各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部队、国有企业等收藏管理的文物藏品。自治区可移动文物普查办公...
在黄州区委、区政委的正确领导下,该区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传来捷报。区普查办工作人员严格按照普查操作规范,加班加点,攻坚克难,已全面完成区博物馆、区档案馆、陈潭秋故居纪念馆等国有文物收藏单位可移动文物的数据认定、信息采集、离线登录、内部初审和上报工作。 第一次可移动文物普查历时共3年,深入到全区近300家国有单位,共采集录入可移动文物3251件(套),涉及铜器、陶器、瓷器、书法、绘画、金银...
给文物拍照,也是普查工作的要点之一 巴中到底有多少件可移动文物?11月2日,晚报记者从市文物局获悉,历时近3年的巴中市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已初步完成。截至目前所普查的数据,全市共有可移动文物(含藏品)93607件,新发现文物61件,大部分为革命文物。 全市共有9万多件可移动文物 可移动文物指馆藏文物(可收藏文物),即历史上各时代重要实物、艺术品、文献、手稿、图书资料、代表性实物等,分...
11月2日,奉化市已完成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所有文物数据的认定、信息采集、离线登录、审核上报等工作。此次普查共登录全市15家单位收藏的12424件(套)文物,其中文物系统内3家单位件12203件(套),文物系统外12家单位221件(套、部),主要有陶瓷器、书画、古籍图书、票券、金银玉石等,时间跨度从新石器时代至今,涵盖绝大多数文物种类。 接下来,浙江省“一普办”将对所有上报的文物数据进行审核...
文物普查是科学保护和利用文化遗产的基础工作。从2012年10月开始,我国开始第一次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记者从山东省文物局获悉,目前山东已完成全省国有单位文物收藏情况的调查摸底、文物认定工作,文物信息采集登录工作进入快车道,已登录信息180余万件/套,实际数量357余万件,居全国第2位。 据了解,按照国务院和省政府的安排部署,山东省文物局把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扎实推进全省普查工作...
为贯彻落实河南省普查办《关于做好全省可移动文物普查进度管理和数据审核工作的通知》(豫文物普办[2015]3号)精神,加快许昌市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进度,高标准完成普查工作任务, 10月20—28日,许昌市普查办组织文物普查专家对全市各县(市、区)的文物普查工作进行了全面督导。 此次督导以听取汇报、面对面交流和实地查阅资料的方式进行。一是召集被督导单位的普查办负责人、普查骨干集中听取汇报,交流工作经...
为加快我省普查工作进度,确保完成今年普查工作任务,10月27日,省普查办组织召开省直文博单位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推进会。省普查办主任、省文化厅副厅长、省文物局局长陈瑶,相关省直文博单位负责同志以及普查业务骨干,省普查办工作人员参加会议。省普查办副主任、省文物局副局长郑建华主持会议。 会上,浙江省博物馆、浙江自然博物馆、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中国丝绸博物馆等省直文博单位负责同志分别就普查进度情...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