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青花龙纹碗 中新网6月2日电据广东省文物局消息,“南澳I号”已经完成了水下八个舱位的平面图测绘工作。从5月21日到31日这一阶段,共出水文物564件。其中,首次出水景德镇窑系青花花卉纹寿字盒以及一青花花卉纹盘的装饰手法。 据介绍,5月下旬(21日至31日),“南澳Ⅰ号”水下考古工作继续有条不紊地开展。本阶段共出水文物564件,器型以盘、碗、杯、碟...
青花龙纹碗水下绘图南澳Ⅰ号出水漳州窑瓷 曾风靡欧洲上流社会南澳I号发掘重启首批文物出水 多为青花瓷南澳1号出水瓷 曾风靡海内外克拉克瓷获新生据广东省文物局消息,“南澳I号”已经完成了水下八个舱位的平面图测绘工作。从5月21日到31日这一阶段,共出水文物564件。其中,首次出水景德镇窑系青花花卉纹寿字盒以及一青花花卉纹盘的装饰手法。据介绍,5月下旬(21日至31日),&ldq...
我国文博界把古陶瓷一向分为3类:青花、彩瓷、单色釉。彩瓷、单色釉不属本文范围,单谈谈青花。青花的定义是什么?严格的定义应分两个层面来理解:第一个是感性层面,就是用钴料在涩胎上绘纹饰后,外罩上一层透明釉,入窑在还原气氛中一次烧成的白底蓝花釉下彩,就是青花。第二个是理性层面的定义,就是利用钴料中的钴、铁、锰等着色剂中所含呈色元素,在还原焰中通过化学置换反应原理的作用下,变成显色元素的釉下彩色呈现的青花...
这是一只康熙青花钵式炉,高13厘米,口径19厘米,炉敛口,腹扁圆,炉底有三个乳钉状足,底心无釉露胎,腹部上下两层各有12个开光,绘二十四孝图。 孝,是中华传统文化提倡的德行,是一种稳定伦常关系的表现。所谓“百善孝为先”,反映了中华民族极为重视孝道。孝是中华文化的核心价值之一,孔子的学说把它看作是仁的根本,“仁者爱人”,连对自己恩情最大的父母长辈都不...
广东省博物馆新馆“月光宝盒”的夜景。骆昌威/摄展厅中的精美工艺品。乔军伟/摄昨天下午,历经将近6年的建设,神秘的广东省博物馆新馆“月光宝盒”终于向市民掀下“盖头”,3500名早早等候在新馆东门的排队者终于都如愿领到开馆入场券,有幸成为广东省博新馆的第一批观众。原计划当天下午的2500张门票并不能满足早早等候的市民,广东省博领导...
.h1 { FONT-WEIGHT: bold; TEXT-JUSTIFY: inter-ideograph; FONT-SIZE: 22pt; MARGIN: 17pt 0cm 16.5pt; LINE-HEIGHT: 240%; TEXT-ALIGN: justify } .h2 { FONT-WEIGHT: bold; TEXT-JUSTIFY: inter-ideograph; FON...
元 景德镇窑青花釉里红堆塑四灵塔式盖罐 高22.5厘米、口径7.7厘米。 罐短颈溜眉,腹上鼓下收,平底露胎。器身堆塑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灵,其间分饰卷云纹。雁部堆贴仰莲纹一周。颈部以青料横书“大元至元戊寅六月壬寅吉置”楷体款。肩部用青料横书“刘大使宅凌氏用”楷体题记。罐带盖,盖面堆塑杂宝,盖顶作塔形,塔身正面设小龛,龛内塑坐佛一尊。塔座呈六方...
宋 汝窑叁足洗 18x6cm预估价:HKD.14,000,000-18,000,000香港中信「2010年春季艺术珍品拍卖会」,4月21日至25日于香港上环文娱中心举行,其中一件宋代「宋.汝窑叁足洗」(116号),预估价1,400万至1,800万港元、大尺幅的岭南画派关山月《山水》(368号),预估价150万至200万港元及名家小品专拍中,此次徵得经典傅抱石约一平尺的经典名篇《山水》(384号),...
清康熙青花加彩花鸟纹碗,底书“大清康熙年制”楷书款 款识是书写在青花瓷器上的文字资料。记载着器物的制作时代、地点、作者姓名或作坊牌号、定制者的姓名、堂名、画押记号等。青花瓷款识因属于釉下彩,一般与器物制作时代相同,很难后加款。所以,青花瓷款识的时代风格是鉴定器物真伪的重要依据。 从元代起出现青花瓷器款识,但目前所见者极少,仅有江西丰城县出土的“元后至元戊寅...
“南澳I号”古沉船遗址抢救性发掘重启后,首批文物终于出水了。记者昨日从汕头市有关部门获得证实,在4月10日水下考古队员两次下水探摸时,已有部分散落在古船淤泥中的文物得以重见天日。 出水文物器型多为碗、碟 昨日,记者从汕头市文广新局得到证实,就在打捞工作开始的次日,“南澳I号”水下考古队就已打捞出水近百件古瓷器,多为青花瓷,器型多为口径各不相同的碗...
之前出水的瓷器多数为青花瓷。记者龙成通 摄“南澳I号”发掘重启后首批文物出水近百件文物多为青花瓷 器型多为口径各不相同的碗、碟东方网4月13日消息:“南澳I号”古沉船遗址抢救性发掘重启后,首批文物终于出水了。记者昨日从汕头市有关部门获得证实,在4月10日水下考古队员两次下水探摸时,已有部分散落在古船淤泥中的文物得以重见天日。出水文物器型多为碗、碟昨日...
之前出水的瓷器多数为青花瓷。记者龙成通 摄 海事部门提醒过往船舶注意瞭望安全通行。记者龙成通 摄 近百件文物多为青花瓷 器型多为口径各不相同的碗、碟 “南澳Ⅰ号”古沉船遗址抢救性发掘重启后,首批文物终于出水了。记者昨日从汕头市有关部门获得证实,在4月10日水下考古队员两次下水探摸时,已有部分散落在古船淤泥中的文物得以重见天日。 出水文物器型多为碗、碟 昨...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