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从杭州萧山国际机场出发,驱车近三个小时,便到达了目的地——金华市武义县。提到武义,人们最先想到的是“中国温泉之城”的美誉。而鲜为人知的是,这座三面环山、峰峦连绵的古老县城,其实还与一个千年古窑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它就是婺州窑。11月11日,“婺州窑文化与养生研讨会”在武义县清水湾沁温泉度假村召开。在明清官窑主导瓷器收藏市场的今...
2010年是“十一五”收官之年,也是“十二五”规划之年。回顾“十一五”,我们欣喜地发现,这五年新疆经济取得显著成就,民生明显改善,人民生活质量大幅提升,新疆发生了巨大变化。为了展示这一变化,新疆电视台从12月1日起推出《我的这五年》专栏,每天讲述一个故事,关注普通人的这五年。 喊,谁都会,可要能喊出调调来,不是谁都行;转圈谁...
由多名蒙古族服饰研究专家和设计、制作专业人士组成的内蒙古自治区民族服饰协会日前正式成立。 这个具有社团法人资格的行业组织,旨在对蒙古族服饰文化遗产进行抢救、保护、传承和发展,在此基础上搞好“产业促进、社会服务”。 在如今的内蒙古,曾 经一度只充当草原牧民御寒服和工作装的蒙古族传统服饰又重新流行起来,成为蒙古族民众出席隆重场合必穿的服饰,曾经萧条的民族服饰制作行业也再次焕发生机。 有着800多...
川剧绝活“喷火” “川剧是中国戏曲剧种之一,由高腔、昆腔、胡琴腔、弹戏和灯戏五种声腔艺术组成。”讲台上,老师绘声绘色地讲,不时来段铿锵隽永的吟唱;讲台下,孩子们如痴如醉地听,和着曲调哼起熟悉的段子。“川剧特色班”在巴中市巴州区第四小学开班1个月来,孩子们一丝不苟地传唱,为川剧这个非物质文化遗产注入了新鲜活力。 据悉,巴州区...
张树祺:灯彩(东莞千角灯)的传承人郭润棠:彩扎(石龙醒狮头制作技艺)的传承人 广东省文化厅日前公示了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名单,共9类106人,东莞市的张树祺和郭润棠也在公示名单之类。此次公示截止到12月10日,若公示无疑义,东莞将新添2名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据悉,为有效地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鼓励和支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开展传习活动,广东省...
11月28日 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陈氏太极拳杰出传承人陈正雷大师在南昌开馆传艺 11月28日,陈氏太极拳南昌馆在南昌市北京路揭牌 陈氏太极拳表演 陈氏太极拳表演 11月28日,中国当代“十大武术名师”之一、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陈氏太极拳杰出传承人陈正雷大师在南昌开馆传艺。据悉,这是陈氏太极拳首次在江西落地。 据了解,陈家沟太极拳...
信报讯(记者王萌)近日,第三届中华民族艺术珍品文化节在中华民族艺术珍品馆开幕,包括贵州银饰制作、黑龙江鱼皮画在内的32项濒临绝迹的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现场展示传统技艺。 此外,文化节还奉上了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作品展和中国古代、近现代书画碑帖珍品展。 周末,市民还可以带上自己的一件“珍藏”,请专家免费鉴宝。
渊源:中药美容历史悠久 过多工业文明的侵蚀,太多化学物质的危害,使人类渴望走进大自然,与自然母亲肌肤相亲,从大自然中汲取天地之灵气,获得健康与美丽。在这股回归自然的浪潮中,古老的中药重新焕发了青春,中药美容开始成为时尚。 相比西方仅有百余年的化学化妆品历史,人们惊奇地发现,早在几千年前,古老的中国人就开始崇尚中药美容。 早在殷纣时期,我国劳动人民就开始使用锡粉作妆,并用燕地红兰花叶捣汁凝成...
中国京剧 中医针灸 京剧概说 历史沿革 徽秦合流 清初,京城戏曲舞台上盛行昆曲与京腔(青阳腔)。乾隆中叶后,昆曲渐而衰落,京腔兴盛取代昆曲一统京城舞台。 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继三庆徽班落脚京城后(班址位于韩家台胡同内),又有四喜、启秀、霓翠、春台、和春、三和、嵩祝、金钰、大景和等班,亦在大栅栏地区落脚演出。其中以三庆、四喜、和春、春台四家名声最盛,故有“四大徽班...
中广网北京11月18日消息 据中国之声《新闻和报纸摘要》报道,中医针灸申遗成功可喜可贺,中国《中医药报》刊发文章指出,我们在高兴之余应该冷静理性更多想到压力和责任,如何切实加强保护和传承中医是最为紧迫的课题,要研究针灸的标准化和规范化,揭示针灸的科学内涵和作用机理,推动针灸在世界各国合法化。 人们比较关心针灸申遗成功后会不会涨价的问题,文章表示医疗项目的价格是由国家相关管理部门严格控制的,请大家...
各地都想拿京剧申遗 记者采访时,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常务副主任张庆善透露,在文化部组织京剧申报世界非遗之前,全国好几个地方都有拿京剧作为本地区申报世界非遗的想法。 显然,他们的心愿不可能都实现。作为国家所有的国粹,地方政府为什么要把它拉到自己地盘上再进行世界非遗项目的申报呢?也许正如一位网友所说的,“一个非遗节直接拉动成都各类消费54.2亿元,非遗简直成了发展旅游、文化活动的...
天津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天津京剧院著名花脸、一级演员康万生认为京剧非常有必要申遗,第一是确实已经到了濒临失传的地步;第二是从长远来看,将来会对京剧的生态产生作用。“京剧传承一定要传帮带,否则要流失了。国家应该组织老的、有经验的艺术家传授技艺。”康万生已经退休好几年,享受着国务院津贴,再加上天津京剧院的工资,谋生是足够了,但要做项目、搞研究就远远不够。他很愿意把艺术往...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