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2016年6月28日上午,南郑一施工现场开挖出一钟形铜器。接到报告后,圣水镇政府、圣水文管所、汉中文物考古队工作人员立即赶到现场,使得青铜编钟得到及时保护。 据考古专家测量,青铜编钟文物高37.5厘米、最大口径21.5厘米、壁厚1厘米,重约6.5公斤,初步鉴定该文物为战国时期的青铜编钟。目前青铜编钟已现场交由汉中市文物考古队带回圣水文管所暂时妥善保管,近期将委托省文物中心进行修复和研究鉴...
抢救性发掘场景 典型良渚文化贵族墓地石钺 6年前,为了配合杭黄高铁项目建设,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高铁沿线的萧山、富阳、桐庐等县市进行了考古调查,当时在富阳区大源镇亭山村一带的地表下发现了唐宋之前的一些文物碎片。 昨天,记者从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了解到,工程沿线的抢救性考古发掘工作前不久刚结束,考古人员在富阳大源的亭山村瓦窑里遗址的发掘中发现了陶器、石锛和石钺等重要文物,...
第一次看到童和平的作品是在2002年5月17日中国画研究院为其主办的《童和平山水画艺术学术研讨会》。从展览的策划到研讨会的召集都是由中国画研究院院长、著名国画家刘勃舒先生一手操办的。记得当时很多在京的理论家和画家都到会了,大概有30多人。会议的主持人是中国美术馆研究部主任、著名美术史家、美术理论家刘曦林先生。 到会的专家,学者和艺术家对童和平的艺术成就进行了充分而热烈的讨论,很多人的...
在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到来之际,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完成了10多年来最大规模的展览陈列扩容,并于28日首度公布了一批在俄罗斯、美国最新发现的中共早期珍贵历史档案。 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馆长张黎明介绍说,为推进和深化中共早期历史的研究,以丰硕的研究成果迎接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从2015年起在全球范围内征集中国共产党早期历史档案资料,赴俄罗斯、美国、法国、日本等国家和地...
岩画专家近日在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卫香山大峡谷进行野外考察时新发现了200余幅史前岩画,这些岩画均为具象岩画,包括老虎、鹿、羊等动物岩画,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一幅尚未完成的射猎图。 宁夏博物馆原馆长周兴华告诉记者,射猎图高约1.4米,宽约2米,敲凿单体图像10个。图右边一射猎者张弓搭箭,迎面射向一只大羊的头部;图左边一射猎者张弓搭箭,从后面射向另一只大羊的臀部;图右下方还有羊只与不明动物;图下...
近日,在济源龙潭湖南老化肥厂龙湖壹号施工工地建设过程中,发现了三座古代砖室墓葬。济源文物工作队对其进行了抢救性清理发掘,经鉴定为西晋时期墓葬,距今1700多年。这是我市首次发现的西晋墓葬。 据了解,这三座墓葬位于建筑基地所挖的基槽内,下挖深度已达2.5米,三座墓葬顶部均遭到破坏。为保护文物安全,文物部门已勒令施工单位停工,并对工地周围采取保护措施。
18日,黄骅市一处工地在施工过程中再次发现墓葬。黄骅市文物保护部门随即组织人员对施工区域附近进行了考古勘探。 据悉,5月13日,黄骅市曾在郛堤城外西北方湿地公园内发现战汉时期的墓葬群。墓葬群位于地面约2米深,墓向为正南、正北,呈东西排列,全部为瓮棺葬形式。墓葬有大约6处,2处损坏严重,文保部门对其余4处进行了抢救性发掘。黄骅市文保所所长张宝刚介绍,此次发现的墓葬群距离上次发现的墓葬群约3...
一座古墓重见天日,16件沉睡了两千余年的文物完好无损出土。近日,商合杭高铁工地发现一座西汉古墓,目前已清理完毕。据悉,该古墓位于八公山下,距寿县古城墙仅1公里处。当时中铁八局商合杭铁路站前十标项目部正在此地施工,发现古墓后,项目部立即启动文物保护预案,在长20米、宽10多米范围内围起警戒带,同步向当地政府、文物管理部门和建设方上报情况。 经考古人员勘查,该古墓为未经盗扰的西汉晚期墓葬。该墓底...
记者从重庆市文化遗产研究院获悉,近期在对九永高速璧山段周围进行考古勘探时发现了一规模较大的明代家族墓群。其墓葬数量大、分布密集、排列有序,目前已清理墓葬33座,出土瓷、铜等各类遗物55件。 该墓群位于九永高速璧山段丁家街道铜瓦村10社,整体由西北朝东南方向呈阶梯分布于山坡上,以加工规整的石板和条石砌筑,通为石室墓。据考古现场负责人汪伟介绍,墓室形制和规模相当,内长约2.2米、宽约0.8米...
馆藏“太平天囯”字样的瓦当原件(太平天国侍王府纪念馆提供) 1861年5月28日,太平天国起义军攻入金华,侍王李世贤随即将此地作为浙江军事指挥中心。在修建侍王府时,专门定制了一大批“太平天囯”字样的瓦当,铺满屋檐。1863年初,清军收复金华,这些瓦当自然毁坏无存。到了上世纪80年代,民间陆陆续续发现几十片瓦当。奇怪的是,直到今天,文物部门仍然没有发现烧制这批瓦当的窑口。 专家说,“太平...
上周四(6 月 16 日),法国著名的瑟伊 (Seuil) 出版社宣布发现了由荷兰后印象派大师文森特•梵高 (Vincent Van Gogh) 创作的素描簿,并将在 11 月份出版。瑟伊出版社高管伯纳德•科芒 (Bernard Comment) 在接受法新社采访时表示:“这一素描簿只有所有者本人、我自己和出版社知道,因此堪称令人惊叹的重大发现。”该艺术著作将使用《文森特•梵高,阿尔勒迷雾》 (V...
历史纪实文学作品《西汉海昏侯墓大发现与墓主刘贺传奇》20日在香港举行新书首发式和图片展。 新书作者黎隆武依托史料和出土文物,展开合理想象复原海昏侯刘贺的生平,并在书中叙述了海昏侯墓的考古发现。该书简体字版本已在内地热销逾10万册。 黎隆武表示,史料对刘贺生平后期素人生活的记载很少,为更好地了解刘贺的真实生活状态,他曾去到其故乡进行考察。他亦直言,书中想象的部分包括对刘贺被废后并...
日前,汝南县民政局地名办工作人员和县文史专家一起,进行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时,在三桥镇霍埠口村一村民家中发现两块明代石碑。经鉴定,这两块石碑是明代大臣李宗延的墓志铭碑,距今已有400多年。 据收藏墓碑的李姓村民说,这两块墓碑是他犁地时挖出来的。第一块墓碑是盖碑,上面碑文依稀可见,篆书雕刻,字体精美,字迹较大,共43个字。据县文史专家辨认,碑文内容是:“明资德大夫正治上卿太子太保吏部尚书都察院左...
在考古方面,海昏侯墓考古发掘又有新的进展。据报道,目前南昌西汉海昏侯刘贺墓内棺发掘清理工作已进入尾声,外棺、棺床等都已分离,分别处理保护。6月15日,此前墓主身份存疑的刘贺墓园5号祔葬墓正式进入实验室考古发掘清理阶段,其墓主人身份有望揭晓。 对于5号祔葬墓考古进程,海昏侯墓考古领队杨军介绍,考古人员清理了部分棺周围的填土,刚刚露出棺盖。下一步专家组还要根据现场情况商讨开棺及清理发掘方案,...
日前,从新会区地方志办公室传来消息:近期,新会区自然村落历史人文和古驿道普查工作进展顺利,并取得重大突破!在司前镇瓦岗村附近,发现“天等桥”和约40米长“三板路”等古驿道遗址。 由三块石板拼接而成 昨日,记者驱车来到司前镇瓦岗村,在村民的指引下,穿过村中的羊肠小道,来到了古驿道。只见这里是一条由石板铺就的小路,因为路面由三块石板拼接而成,所以村民都叫它“三板路”,长约40米,宽...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