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中国书院教育文物展 春节继续传递书院文化 “这些展品能让孩子了解很多古代书院有趣的知识,非常生动!”“无论是试卷还是老师的批改,字体都那么端庄、整洁,显示出了中国传统书法的魅力!”21日开展以来,在郑州市图书馆新馆举行的中国书院教育文物展每天都吸引不少观众前来参观,难得一见的珍贵文物让观者感慨之余又充满思考。据悉,该展览将在郑州图书馆新馆长期陈列,春节期间,市民可免费参观。 由河南日报报业集...
近日,在由江苏省文化厅部署开展的“文化大惠民、全民共欢乐”迎新年春节系列文化惠民活动中,全省各地结合非遗项目,精心策划了徐州市“第三届民俗文化年”、镇江市“时代潮·梨园情”戏曲周、泰州市“百团千场”、南通市“我体验、我传承”——江海小记者非遗体验天天乐、梅庵派古琴艺术演奏会等一系列丰富多彩的非遗活动,让马年春节成为展示非遗资源的大观园,营造了欢乐、祥和、喜庆的民俗文化氛围。
“春晚”是现在的名词,古代虽没有这样的叫法,但类似的文艺活动在春节期间却从来都不缺席。在除夕那天,由各行商贾抬着彩楼,吹吹打打,来到布政使司大堂前,举行大型文艺汇演,名曰“演春”(类似于国外的狂欢)。 表演的形式多种多样,如早在春秋战国时代,就出现了类似今天相声表演的“俳优”;有起源于汉代的舞龙舞狮,耍龙灯,叫“龙舞”;有的演社戏;“看戏”是人们过年最主要的娱乐,也是最具“春晚”色彩的形式。而一...
腊月二十九上坟请祖 腊月二十九,又称小除夕。这一天,最重要的一件事情就是要上坟请祖。对于祖先的崇拜,在我国由来已久,这不仅是孝道的重要标志,也是尊老敬老的美德。因此每逢节庆,都要对祖先告祭一番,这不仅是向祖先的告慰,也寄托了后人对祖先的感恩与思念。自今日开始,家中饭前都要用最好的食物和菜肴先供奉各位神灵和先祖灵位,然后全家人才能食用,其意表示对祖先的尊敬和不忘先辈传衍抚育之恩。 “...
金蛇辞旧岁,骏马迎新春。在十二生肖之中,马的地位显得颇为独特。在五千年的中华文化中,马一直都是刚健、明亮、热烈、饱满的象征。无论是在穿越千年的文物、涵盖古今的收藏、精美绝伦的艺术、还是在世代相传的民俗中,马也都作为一种特征鲜明的传统文化符号被人们所熟知和使用。
古代“春运”发生在春节后 每逢过年,是工作一年的人们最开心的时刻,终于可以放假了。我们现在每年的五一、十一、元旦、春节等都会放假,古代也是这样,每一年,都有固定的时间放假,而且很多时候是七天假。 唐代法律规定,每一年的元日、冬至、清明三个节日都要放假七天。元日也就是正月一日,相当于我们现在的春节。但如果你认为古代官员正月只放七天假,那就错了,人家除了元日的假外,还有人日(正月七日)给假一天,上...
调犟牛是武进前黄镇杨桥村古老的民俗表演,是常州市非遗。过去,它只在常武地区演出,今年春节期间,它将在央视的一档春节文艺节目里播出。 “我小时候,每次农闲,大人们都会给我们讲‘犟牛’的故事,但始终没有人真真正正‘调’过一次。所以我们几个小鬼就开始琢磨,放学了跑到田里去看牛怎么喝水、吃草、耕田,一个个动作模仿,渐渐就把这门手艺捡起来了。”79岁的翁金焕说,目前的调犟牛表演加了许多新动作:出圈、吃...
2014年农历新年的“马蹄声”已经渐渐向我们靠近。为迎接马年春节,广东省文化厅、广东省文联、广州市文化局等精心献上免费的春节“艺术大餐”,一系列有文化含量的公益性展览、演出陆续拉开帷幕,让留守广东的市民可以享受一个充满浓浓文化味的中国年。从即日起,南方日报记者将多方奔走、深入采写,开辟“粤马扬鞭 文化新年”栏目,呈现广东的文化新春。 笔者了解到,为迎接马年春节,今年省内主要公共文化场馆精心策划了...
图说:中国航海博物馆推出2014祈愿季春节特别活动。航海博物馆供图 2014年马年春节,中国航海博物馆将于2月3日(大年初四)至2月16日(正月十六)期间推出2014“祈愿季”春节特别活动:参观博物馆、闯航海关卡、打航海灯谜、做手工蜡染、看4D大片、过创意情人节……趁着16号线开通与S2高速免费的便捷实惠,想马上有才、马上有乐、马上有礼的小伙伴们,不妨避开闹市的喧嚣,与家人一起来中国航海博物馆体...
马年临近,又到了家家户户贴春联的时候。近日,记者了解到,我国历史上第一副春联的作者,乃是云阳人辛寅逊。据《北京晚报》刊发的学者文章称,他所书春联“新年纳余庆,佳节号长春”,为史上第一副春联。 春联也叫“春贴”、“对联”、“门对”等,属于楹联的一种。 我国历史上的“第一”春联是:“新年纳余庆,佳节号长春。”据《北京晚报》刊发的学者文章称,这副春联的原创作者是五代十国时期的一位云阳人——辛寅逊。 ...
德乃人之本,孝为德之先。尊老敬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党的十八大三中全会精神鼓舞下,深刻领悟习近平主席在北京对敬老讲话精神。2014年 1月26日由北京洪海墨缘书画院发起,中国老年书画研究会、北京楹联学会共同主办的迎新春“敬老爱老 洪海添福”大型寿联书法作品展暨捐赠寿联公益活动”在北京市昌平区天通苑南街道社区隆重举行。 出席本次公益活动的领导嘉宾及书画家由:北京楹联学会副会长赵永生、高宝玉副会...
昨日,“京城将星------津门六大家迎新春联谊笔会”在温都水城成功举办,书画家们接受了记者的采访,谈了自己的创作体会以及对我的艺术网组织的“京城将星------津门六大家迎新春联谊笔会”中国名流笔会的看法。 军事科学院原副院长中将糜振玉:我的艺术网组织的这次笔会是一件令人高兴的事情,它不仅是京城将星、津门六大家的一件大事,一个盛宴,也是京津乃至全国国书画界的一件大事情。以后,希望北京和天津的书...
回想起小时候,每到新年,家家户户都会张贴春联、门神、年画等来祈福,寓意着新的一年,财源滚滚、平安幸福。相较当下的新年,那时的年味更为浓郁,那份喜庆祥和浓缩在一串串硫磺火药味四溢的爆竹中,浓缩在一幅幅吉祥如意的春联中,浓缩在一张张色彩缤纷的年画中。 年画,是中国画的一种,一说始于古代的“门神画”,早在尧舜时期就出现;另一说始于唐代,盛行于宋代。甘肃曾发现两种宋朝的年画:一幅是衣着长袖宫装的《四美图...
年画,是中国画的一种,一说始于古代的“门神画”,早在尧舜时期就出现;另一说始于唐代,盛行于宋代。甘肃曾发现两种宋朝的年画:一幅是衣着长袖宫装的《四美图》,另一幅是灶王爷和关圣帝君。这两幅画上都印有“平阳姬家雕郎”的店铺字样,足见在宋时人物年画已具规模。 回想起小时候,每到新年,家家户户都会张贴春联、门神、年画等来祈福,寓意着新的一年,财源滚滚、平安幸福。相较当下的新年,那时的年味更为浓郁...
中国文化艺术家联合会常务副主席姜乃军现场为9岁小朋友书写自选的春联 “爆竹声声辞旧岁,梅花点点迎新春”。2014马年的钟声即将到来,近日,由中国书画导航网联合中央国家机关书画家走基层送春联公益活动在北京昌平举行。书画家李存民、姜乃军、吴争亭、柳晨、孙涛、龚小雅、张志明、高长海等出席了走基层送春联公益活动。 放鞭炮、贴春联,是中国人欢度新春最传统的习俗,此次送春联活动中,受到北京市昌平区崔村镇东...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