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霁蓝地描金粉彩诗句花卉纹大瓶,清乾隆,高64.7cm,口径22.2cm,足径20.4cm。 瓶撇口,长颈,六瓣瓜棱形腹,圈足。内外施白釉。外口部、颈部及近足处为霁蓝釉描金彩缠枝万福地与如意云头纹、卷草纹、回纹。腹部三组折枝花卉与乾隆御制诗句相间排列,诗句以墨彩书写,末尾钤“乾隆” 、“宸翰” 、“惟精” 、“唯一” 、“比德” 、“朗润”六枚矾红彩篆体闲章。圈足内施白釉。无款识。 此瓶形体高大...
粉彩折枝花卉纹灯笼瓶,清乾隆,高24.6cm,口径8.2cm,足径8.2cm。 瓶撇口,短颈,溜肩,筒形腹,圈足。因形如灯笼,故称“灯笼瓶”。瓶内壁施松石绿釉,外壁锦地上错落有致地描绘莲花、牡丹、月季等纹饰。圈足内施松石绿釉,署青花篆书“大清乾隆年制”三行六字款。 灯笼瓶的造型源于明初,清乾隆以后颇为流行。
黄地开光粉彩山水人物纹四方茶壶,清乾隆,通高15.9cm,口径6cm,足径6.2cm。 茶壶四方形。壶盖隆起三层台形,置宝珠形纽。壶身一侧置长流,另一侧置曲柄。方足微外撇。壶内壁施白釉,外壁黄色粉彩轧道上绘折枝莲纹,四面各有椭圆形开光,前后二开光内分别绘折枝牡丹和折枝梅花,左右二开光内绘山水楼阁图,分别题有“峰黛疑灵鹫,波光是若耶”、“漫步天街草,闲探上苑花”的诗句。圈足内施松石绿釉,署蓝料彩篆...
粉彩婴戏图壮罐,清乾隆,高14.9cm,口径5.8cm,足径5.5cm。 罐直口,短颈,筒形腹,圈足,附盖。罐内壁与圈足内施松石绿釉。外壁以粉彩婴戏社火图为主题装饰,边饰紫地轧道粉彩仰覆如意云头纹。图中婴孩在园景中有的举灯、骑马,有的敲鼓、打镲、吹号,有的举狮戏球、燃放爆竹,一派喜气洋洋、热闹非凡的场面。外底署红彩篆书“大清乾隆年制”三行六字款。 婴戏图在唐代长沙窑瓷器上已经出现,至宋、金时期...
黄地粉彩勾莲纹佛塔,清乾隆,高43cm ,底边长18.4cm。 塔常见于佛塔,意为:坟、庙、高显处等。它起源于印度,建塔之原义有三:一是表人胜,二为起信,三为报恩。后为佛教所沿用之,存放诸佛菩萨、祖师、高僧之遗骨舍利或佛经,以彰表其功德,并作供养、膜拜之用。久之成为佛教的器物象征,且逐渐演变,呈现各种形式。 这件黄地粉彩勾莲纹瓷塔为藏式塔,顶部饰粉彩如意宝瓶形宝顶,下为宝盖形天盘和十三相轮。十...
蓝地粉彩勾莲纹佛塔,清乾隆,高43.4cm,底边长18.3cm。 此塔为藏式塔。顶饰如意宝瓶,下为粉色地宝盖。宝盖下是十三相轮,象征十三天。十三相轮及塔身均施霁蓝色釉地,上以金彩描绘勾莲、兽面及璎珞纹等。塔身内空,一侧开有欢门,内可放置佛像。最下是粉彩须弥方座,饰有缠枝、蕃莲等图案。塔座内空,可放置佛经。 此塔属于供养塔,一般置于佛前供案上,以示观想。根据它的制作工艺、瓷质、釉色、图案等分析,...
粉彩暗八仙纹双耳转心瓶,清乾隆,高37.3cm,口径16cm,足径13cm。 瓶撇口,长颈,折肩,圈足外撇。颈上对称置红釉描金螭龙耳。内壁施松石绿釉。瓶颈以紫地粉彩装饰,绘缠枝花卉纹。瓶腹饰金彩,镂空雕暗八仙纹。内瓶可以转动,以粉彩绘八仙人物纹。无款。 此瓶腹部镂雕暗八仙纹,内套瓶绘八仙人物,瓶颈转动,人、器结合,明暗互称,别具情趣。
粉彩九桃瓶,清乾隆,高64.7cm,口径22.2cm,足径20.4cm。 瓶直口微撇,直颈,腹部丰满浑圆,圈足。通体绘桃树一株,树干茁壮,枝上结蟠桃9个,桃树旁衬一簇月季。底足书青花“大清乾隆年制”六字篆书款。 乾隆时期的粉彩瓷器中有大量祥瑞题材的装饰,这类题材大都借助自然景物寓意吉祥。绘画工细、层次清晰、内容繁缛是其时代特点。此瓶运用渲染手法绘画桃实,桃实饰彩浓厚,成功地表现出成熟桃实的娇艳...
粉彩婴戏天球瓶,清乾隆,高51cm,口径11.3cm,足径18cm。 瓶直口微撇,直颈,球圆腹,卧足。以粉彩描绘纹饰。瓶身绘两棵青松下嬉戏的婴孩,或放鞭炮,或敲锣鼓,或吹喇叭,或骑木马,或举旗,或提灯笼,场面十分热闹。旁边衬以梅花山石,点出“闹新春”的主题。外底署青花“大清乾隆年制”六字篆书款。 此器高大稳重,婴戏图中人数多,场面大,远胜于清康熙、雍正朝同种装饰题材的瓷器。
天蓝地开光镂空粉彩转心瓶,清康熙,高73cm,口径31cm,足径28cm。 瓶撇口,长颈,颈部两侧各有一金蟠螭耳,丰肩,上腹圆鼓,下腹内收,圈足,外撇,瓶底有5个圆孔。瓶由颈、腹、底座三部分组成,用铜铆钉固定。通体以天蓝釉为地,上绘青花蟠螭纹。腹部四面开光,镂空粉彩窗栏,瓶中套一桶式瓶,套瓶通体以粉彩绘西洋人物风景。瓶底座呈莲瓣状,莲瓣内绘折枝花。外底十字交叉署“乾隆年制”四字篆书款。 此瓶天...
粉彩雕瓷鸭,清乾隆,高9.4cm,底长10cm。 瓷鸭昂首伏卧,张口卷舌,一翅扬起,尾羽上翘。全身以粉彩装饰呈白色,双翅及尾羽为淡灰色,喙及双蹼为黄色,并以黑色点睛。头、颈及腹下以篦划出羽毛纹,背、双翅及尾羽则凸雕翎毛。下腹及足底平坦,无款识。 各种以动物为造型的瓷器在生产工艺上都较为复杂,传统的成型工艺有模制、雕塑、捏制、分体粘合等不同手法。该鸭采用雕塑成型法,在装饰上则集合篦划、彩绘等多种...
粉彩花卉凸三婴戏瓶,清乾隆,高21cm,口径5.8cm,足径7.6cm。 瓶呈三瓣花式,长颈,圆腹,圈足。内壁施松石绿釉。口、足沿饰红釉边,外体施白釉上绘粉彩花卉纹。紧贴外壁以堆塑法塑出三婴嬉戏。三婴或攀爬,或站立,玩耍着同样以堆塑法塑在瓶颈上的红丝带。瓶足底施松石绿釉留白书青花“大清乾隆年制”六字篆书款。 清宫造办处档案乾隆二十年《记事档》载:“四月二十六日,员外郎白世秀来说,太监胡世杰传旨...
木纹釉粉彩牡丹纹书式墨床,清乾隆,高4.8cm,长8.8cm,宽4.2cm。 墨床仿木几式,墨床边及四侧面施酱褐色仿木纹釉,床面饰白地粉彩牡丹纹,床面一边贴塑粉彩书卷,又如床上置枕,可供湿墨倚靠。 清乾隆朝的瓷质墨床多有仿竹木釉、家具式者,其造型均秀巧新奇,施釉刻意摹仿竹木器的质地感,并施以五彩、粉彩等纹饰,成为一类清雅优美的文玩。
绿地粉彩婴戏纹双螭耳撇口瓶,清乾隆,高75cm,口径26cm,足径24cm。 瓶撇口,束颈,颈上饰一对螭耳,折肩,腹渐敛,圈足。瓶内施淡绿釉。外颈部饰淡绿釉粉彩缠枝花纹,间绘蝙蝠衔 “寿”字、“卍”字纹带,并分别以云头纹、变形莲瓣纹为上下边饰。螭耳上饰青花点珠纹。肩饰粉地粉彩回纹一周。腹部的主题纹饰为白地粉彩婴戏纹,描绘了在远山近水、亭台楼阁、小桥流水、洞石花卉之间,众多的婴孩嬉戏其中,他们有的...
黄地金花粉彩人物纹燧囊,清乾隆,高6cm,口径6.8×2.5cm,足径7.4×3cm。 燧囊长方形,子母口,盖、器身及底足侧面均有穿带孔,穿系黄绳,绳上有米珠、珊瑚珠装饰。器内施松石绿釉。外壁周边饰描金卷草、朵花及缠枝花纹。器腹正反两面有长方形开光,开光内粉彩绘西洋人物“进宝图”。底施松石绿釉,中部书红彩“大清乾隆年制”六字篆书横款。 燧囊是盛装火镰的器具,佩带于身。此器外观酷似金属制品,系仿...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