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南海出水降真香。 几根藤条状的红色木头,其身密布虫洞,因常年在深海中浸泡,木头表面结着一层白色的结晶物,捧起细看,颜色古朴温润,其味淡雅入脾,数百年风华纹理,尽在一木之间。 这是9月14日由海南收藏家魏希望向国家南海博物馆捐赠的、南海西沙出水的降真香。近日,海南省降真香协会也将向南海博物馆捐赠一批逾100斤的海南本土降真香,弘扬降真香文化,丰富馆藏。 南海博物馆筹建办...
2016年9月20日,正值北京金秋季节,著名画家范曾教授向深圳美术馆捐画仪式在位于北京大学朗润园的中国画法研究院举行。 此次范曾先生向深圳美术馆捐赠的是一幅六尺整纸的画作《老子出关》。捐赠仪式上,范曾先生发表简短的演讲,他从文明与文化的关系入手,简要阐述了珍惜、捍卫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性。他特别强调,伟大的文化造就杰出的艺术,在这个伟大的时代,尤其要有当仁不让的文化自信。 深圳美术馆...
近日,台湾茶人李尉文先生向江苏省宜兴市陶瓷博物馆捐赠了由清代早期名家邵元祥及清末名家李玉珍创作的紫砂壶。 李尉文先生是知名的紫砂古壶藏家,1990年来宜定居。紫砂工艺厂成立中国紫砂博物馆时,李尉文先生从台湾带回十多把古紫砂壶藏品,支持博物馆展览,并成立了经典陶坊私人紫砂博物馆,供业界参观。在宜兴博物馆落成之际,他多次表示要捐赠古壶,支持公益事业,多年来更是为推动宜兴紫砂走向世界做出了积极...
9月14日,由海南省文化广电出版体育厅和人民网主办,国家南海博物馆、人民网文化频道、人民网海南视窗承办的“南海之约”——国家南海博物馆首批文物捐赠入藏仪式暨新闻发布会在京举行。 国家南海博物馆是根据《国务院关于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实施的重点项目,是海南省贯彻落实国家“一带一路”重要倡议的具体举措,目的在于全方位、多角度展示南海及海上丝绸之路的历史文化和自然资源,保护海南...
9月14日上午,“‘南海之约’——国家南海博物馆首批文物捐赠入藏仪式暨新闻发布会”在北京举行,在发布会上,国家南海博物馆收到了10人捐献的7万多件藏品。仪式上,冯川建、魏希望等文物捐赠代表被授予了证书,捐赠的收藏家们向记者表示,捐赠是收藏者的一种境界,国家南海博物馆是这批文物最好的归宿。 在10人向南海博物馆捐赠的7万多件藏品中,全国政协委员、海南奥林匹克花园有限公司董事长冯川建,捐赠南...
“坚持与趋势——一位台湾茶人的紫砂情”主题研讨会暨李尉文先生古壶捐赠仪式昨天下午在宜兴举行,台商李尉文先生将个人珍藏多年的两件清代茗壶捐赠给宜兴博物馆,同时,李先生在宜兴开设的经典陶坊当天启动“互联网思维”系列产品。 台商李尉文先生1989年创业,到2016年扎根紫砂壶产地宜兴丁蜀镇,迄今26年历程,成为在宜兴的成功的台商投资企业家。在捐赠仪式上,李尉文先生捐赠给宜兴博物馆的两把古壶,一...
“首批捐赠文物入藏,标志着国家南海博物馆藏品征集工作迈出了扎实有效的一步。截至目前,已有10个人捐赠了7万多件藏品,有5家单位捐赠或意向捐赠1000多件藏品。”日前,在国家南海博物馆首批文物捐赠入藏仪式上,海南省文化广电出版体育厅厅长丁晖说。当日,由海南省文化广电出版体育厅、人民网主办的“‘南海之约’——国家南海博物馆首批文物捐赠入藏仪式暨新闻发布会”在人民日报社新媒体大厦举行。 活动现...
9月14日上午,国家南海博物馆首批文物亮相。南海网特派记者王旭摄。 9月14日10时30分,“‘南海之约’——国家南海博物馆首批文物捐赠入藏仪式暨新闻发布会”在人民日报社新媒体大厦人民网一号演播厅举行。 海南省人民政府副省长王路,国家文物局政策法规司副司长何戍中,海南省文化广电出版体育厅厅长丁晖,海南省文化广电出版体育厅副厅长曹远新,特邀嘉宾国家南海博物馆专家顾问团成员董琦、张威出席发...
图为叶挺纪念馆相关负责人代表接收叶挺家属捐赠的胶卷盒 林锦成 摄图为叶挺纪念馆相关负责人代表接收叶挺家属捐赠的茶几 林锦成 摄 今年是叶挺将军诞辰120周年,受邀前来将军故乡广东惠州市惠阳区参加纪念活动的叶挺将军后人11日向叶挺纪念馆捐赠了两件珍贵文物,分别是叶挺曾经使用过的胶卷盒、茶几。 据叶挺家属介绍,这次所捐赠的胶卷盒,是叶挺在黑茶山飞机失事后,遗留下来的物品之一。叶挺后人将遗存...
9月6日,在北京大学图书馆,北大常务副校长吴志攀代表北京大学,接受了洛阳九朝刻石文字博物馆捐赠的154种古代墓志拓片,并向洛阳九朝刻石文字博物馆创办人齐运通颁发了捐赠证书;与此同时捐赠品中的80件隋唐墓志精品拓片在北大图书馆内展厅对外展出。 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主任、工程院院士傅熹年先生和吴志攀先生对齐运通的捐赠义举给予了高度评价。他们说,齐运通作为刘久庵的入门弟子,艺术上的学识及古代墓志...
9月8日,蒋祖怡先生专程赶到海宁,将叔祖父蒋百里的《日本人——一个外国人的研究》单行本、《战场经营启示录》、老照片等8件文史资料和遗物捐赠给蒋百里纪念馆永久收藏。 在8件捐赠物中,《日本人——一个外国人的研究》单行本是1938年保存至今的书籍,是蒋百里凭借在日本留学期间对日本历史、现状、社会、文化等诸多领域的深入研究,写成的一系列文章。 除此之外,一张拍摄于1924年,庆祝蒋百...
博物馆接受社会捐赠是其丰富和完善馆藏所不可或缺的渠道。早在上世纪50年代初,上海博物馆还没有成立之前,就已经有收藏家陆续向(未来的)上海博物馆捐赠文物,上海博物馆的馆藏文物中有一部分是来源于社会捐赠。 在上海博物馆的展厅之中,可以看到不少是以文物捐赠者名字命名的专馆,比如暂得楼陶瓷馆,两涂轩书画馆,庄志宸、庄志刚明清家具馆,杜维善、谭端言旧藏丝路古币专室,施嘉幹旧藏钱币专室等。上世纪90...
昨日,市民在抗战馆参观。当日,社会各界捐赠抗战文物史料专题展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举行。新京报记者 浦峰 摄 日军占领南京后制作的“南京陷落”灯笼、刊载有日本侵华战争内容的日本报纸、战斗中缴获的日军手表……昨日起,有500多件来自社会各界捐赠的民间抗战文物,在丰台区卢沟桥畔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首次集体亮相,展览将持续至10月。 据悉,此次展品均选自抗战馆获捐的文物,其中绝大部分是...
又到9月3日抗战胜利纪念日。今天,数千市民到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参观,纪念抗战胜利71周年。抗战纪念馆同时推出“社会各界捐赠抗战文物史料”专题展览,500多件(套)社会各界捐赠的文物史料首次展出,这也是抗战馆近年来首次以捐赠题材举办的专题展览。 精选文物首次展出 上午9时,来自芳草地国际学校的孩子们在抗战馆序厅向烈士敬献了鲜花,“正义必胜——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1周年演唱会”也...
3日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1周年纪念日。自去年7月7日一年来,社会各界,包括老战士、抗战将领的后代,台港澳同胞,华侨华人以及俄罗斯、日本等国家的国际友人捐赠给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以下简称抗战馆)大量抗战文物史料,3日首次在抗战馆公开展出。 抗战馆馆长李宗远在3日举行的“社会各界捐赠抗战文物史料”专题展览开幕式上介绍,去年7月7日《伟大胜利历史贡献》主题展览在该馆开幕以来,社会各界反...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