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新疆吐鲁番地区胜金店墓地出土的人腿假肢,经过严谨的科学考证,被证实是距今约2300多年前的人类假肢。它比此前公认的世界最早的人类假肢——罗马卡普假腿早了数百年。 胜金店墓地位于吐鲁番市胜金店村南郊,西距吐鲁番市40公里。2007年10月,在得到新疆文物局的授权许可后,吐鲁番学研究院考古研究所组织考古专业人员进行了抢救性清理。共发掘墓葬31座,出土了一批包括人腿假肢在内的众...
7月3日下午,地区文物局、吐鲁番学研究院召开全体干部职工大会,对自治区第十四个党风廉政教育月活动进行动员部署。会议由地区文物局党组成员、纪检组长于银山主持。他首先宣读了《地区文物局、吐鲁番学研究院第十四个党风廉政教育月活动实施方案》,对今年教育月活动进行了安排部署。局党组书记、副局长赵强做了动员讲话。他指出今年7月是自治区第十四个党风廉政教育月,今年活动主题是“弘扬廉政文化,恪守从政道德,促进跨越...
6月29日,在建党91周年即将来临之际,地区文物局党支部与吐鲁番市二堡乡古城村党支部和巴达木村党支部,联合开展了系列庆“七•一”党支部联谊活动。联谊活动主要有以下内容:一是地区文物局党支部组织党员、预备党员、入党积极分子、优秀共青团员,慰问了二堡乡古城村和巴达木村的6名老党员,为他们送去了米、面、油等生活用品,并在建党91周年即将来临之际,预祝老党员晚年生活愉快、身体健康。二堡乡古城村老党员尼亚孜...
今年3月,在自治区文物局的关心支持和地委行署的组织领导下,该地区顺利启动了第一批长城资源保护项目——吐鲁番地区烽燧遗址保护设施建设项目。该项目建设方为吐鲁番地区文物局,由四川绵阳创意建筑设计研究院承担设计,托克逊县建银建筑有限责任公司施工,新疆中厦建设项目管理有限公司吐鲁番分公司担任监理工作,建设内容主要为保护围栏建设和本体临时支护。根据项目计划,第一批烽燧遗址保护设施建设项目共有5处烽燧遗址点,...
6月27日,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李水城教授应邀来吐鲁番博物馆举办一期讲座。李水城教授是我国研究新石器时代考古、盐业考古、环境考古、早期东西方文化交流等方面的专家,论文著述主要有《半山与马厂彩陶研究》、《中国盐业考古》等等,主持过多项有关盐业考古的国家课题项目。大西北是我国近现代田野考古学的诞生地之一,在中国考古学发展史上占有特殊地位。李水城教授以《史前中国西北的早期东西文化交互》为题,通过分析史前...
6月25日上午,吐鲁番地区文物局在吐鲁番博物馆学术报告厅开展了第5期专家讲坛活动。本期讲坛邀请了美国哈弗大学人类学系付罗文教授、国立台湾大学人类学系陈伯桢教授,这两位教授曾在成都平原和三峡地区开展考古调查工作,并取得了一定的科研成果。付罗文教授报告的题目是《成都平原考古调查与社会复杂化》,他以成都平原的三星堆遗址、金沙遗址、宝墩文化等遗址出土的文物为线索,通过分析这些聚落遗址之间的社会关系,来对这...
今年5月,一篇刊登在世界著名地理学杂志《第四纪研究》(Quaternary International)上、题为《中国吐鲁番墓地出土的公元前三世纪——公元前二世纪的人腿假肢》的文章引起了考古界的关注,这是该国际核心期刊首次登载关于中国新疆的考古学成果。文章说,据严谨科学的考证,出土于中国吐鲁番胜金店墓地的人腿假肢距今约2300年,是人类历史上出现最早的人腿假肢实物,比此前认...
为全面加强吐峪沟千佛洞文物本体保护,推进吐峪沟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规划的编纂和申报工作。吐鲁番地区文物局 局经自治区文物局批准实施《吐峪沟千佛洞崖体保护项目》,该项目一期工程已于2010年完成。今年3月二期工程正式启动实施,二期工程计划投资334万元,预计今年年底完工。吐峪沟千佛洞保护加固二期工程由吐鲁番地区文物局为建设单位,中铁西北社会科学研究院设计,甘肃中铁地质灾害防治技术工程有限公司施工,新疆城...
自2009年坎儿井保护与利用工程启动实施以来,吐鲁番地区已成功实施了二期工程,累计维修加固坎儿井50余条,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根据国家坎儿井保护与利用专项资金拨付情况,结合地区坎儿井维修加固工作实际,吐鲁番地区拟定于2012年下半年全面启动坎儿井第三期工程。年初,根据地区人事调整情况,吐鲁番地区及时对坎儿井保护与利用工作领导小组成员进行了调整,确定了坎儿井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及责任人。同时...
为全面推进我局院绩效考评管理工作,落实地区绩效管理工作各项工作任务,吐鲁番地区文物局按照地区行政机关绩效考评工作推进会会议精神,结合文物工作实际,积极创新绩效考评工作管理措施,取得了一定成效:一、把绩效管理工作与党建工作紧密结合。一方面,吐鲁番地区文物局党组把绩效考评管理工作纳入《党风廉政建设目标责任书》和《岗位绩效考评目标责任书》内容,局党组书记与地区分管领导、局班子成员与党组书记、各部门负责人...
近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第九届哲学社会科学奖评奖结果揭晓。吐鲁番学研究院与北京大学中古史研究中心、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合作成果《新获吐鲁番出土文献》荣获一等奖;吐鲁番学研究院与武汉大学合作成果《吐鲁番柏孜克里克石窟出土汉文佛教典籍》荣获优秀奖。《新获吐鲁番出土文献》收集了1997年以来,特别是2004-2006年度吐鲁番新出土的文献残片,包括部分征集文书。这些文献残片包括300多件写本文书和部分墓志,...
2012年6月的第二个星期六是“中国文化遗产日”,今年的主题是:“文化遗产与文化繁荣”。按照自治区文物局关于开展中国文化遗产日活动的通知要求,吐鲁番地区文物局、吐鲁番博物馆开展了一系列宣传活动。6月7日,吐鲁番博物馆开展了“文化下乡”活动,深入吐鲁番市二堡乡阔纳协海尔村,向村民宣传文化遗产保护和博物馆知识。活动现场摆满了博物馆宣传展板,讲解员通过维汉双语为广大村民进行了详细讲解。工作人员向村民发放...
为进一步做好柏孜克里克千佛洞文管所文物保护工作,自今年年初以来,吐鲁番柏孜克里克千佛洞文管所在切实加强自身执法力度的同时,与胜金乡人民政府、乡派出所积极联动,开展文物保护宣传教育和文物执法工作。千佛洞文管所联合胜金乡人民政府有关领导多次前往重点文物区域实地查看,先后前往了胜金口千佛洞、恰勒汗古墓群等自治区级、县(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双方对如何做好基层文物保护工作多次召开座谈会进行磋商,并达成了合作...
5月19日,吐鲁番博物馆集结全体小学生志愿者,开展了主题为“服务他人、奉献社会”的志愿者讲解大赛。来自吐鲁番市的50余名小学生参加了当天的活动。此次大赛设置一等奖两名,二等奖四名,三等奖四名,鼓励奖二十一名。吐鲁番博物馆为获奖小志愿者颁发了奖状和奖品。通过比赛,进一步提高了小志愿者的语言表达能力,加强了志愿者之间的互相交流与学习,调动了小学生志愿者参与博物馆讲解的积极主动性,活动现场小志愿者还表演...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