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元青花历史悠久,从唐朝创始,直到清朝,青花瓷的制作工艺也在不断进行优化和创新发展,而每个朝代的青花瓷器都有着属于那个朝代的时代特征。今天,我们来看一下元朝青花瓷与明朝青花瓷有什么不同。 成熟的元青花出现在元代的景德镇。元青花瓷的胎土采用了瓷石加高岭土的二元配方,使用的青料包括国产料和进口料两种。器形主要有日用器、供器、镇墓等器物,尤其以竹节高足杯、带座器、镇墓器最具时代特色。除了有玉壶春底足荡釉...
右前方为中斯合作的“港口城”项目施工工地 这是航路交会的十字路口,地处南亚次大陆南端,西北与印度半岛相隔保克海峡,东部与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隔海相望并连接东亚; 这是见证历史的十字路口,国家博物馆里精美的中国瓷器见证了数百年前的繁华港口,城市中的欧式建筑则诉说着西方殖民往事; 这是现代文明的十字路口,日本汽车穿梭于大街小巷、韩国数码产品涌入家庭,而中国企业,则在各项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和城市综合...
明初各朝的官窑瓷器皆注重造型和纹饰,有些特别的形制并非每朝相同。例如附图的明初青花瓷器,很多人也不知道其名称,估计属“水注”一类的盛水器。其实那是宣德时期特制的青花瓷“花浇”,绘缠枝莲纹。顾名思义,乃作盛水浇花之用。 据我国明、清瓷器鉴别权威耿宝昌先生指出,永乐时期烧制的青花瓷“花浇”颈长、腹圆,把柄作龙形;宣德时期者颈短、腹扁,把柄为宽带式。 器型大体上则有点相似。纹饰方面亦不一样,永乐时期...
初玩明代青花瓷的藏友,常常会指着一件青花瓷器(或标本)提问这样一个问题:这件瓷器(标本)的青花用的是什么青料??(石子青?回青?浙青?平等青?苏青?) 实际上,这个问题往往是无法回答的。因为这种提问方法本身就是不对的。 明代民窑不同于明代官窑:官窑青花瓷器青花用料纯正,凭借肉眼能够明确指出某件瓷器用的青料是什么料——早期用苏青(即苏麻离青、伊拉克进口),中期用平等青(又名“陂塘青”),晚期先后用...
青花,瓷器釉下彩的一种,又名“釉下蓝”、“釉里青”、“白釉蓝花”。先在瓷坯上用钻料描绘纹饰,再上无色透明釉,置于1200℃以上高温还原焰烧而成。呈色稳定,纹饰清澈、明丽、幽雅、永不褪脱。古代所用青花料有珠明料、浙料、石子青和国外“苏泥勃青”、“回青”等。相传创始于唐,宋时加以继承,成熟于元,兴盛于明。在我国瓷器史上沿袭时间最长,产量最大,具有独特的民族风格。 长江中游的景德镇,在隋朝大业年间已有...
"至正型"的提出源于现藏英国的"至正十一年铭青花绘云龙纹象耳瓶"的研究。理论上并无异议,但实际上往往扩大了"至正型"的范围。 元代至正时期起于1341年,止于1368年,共28年,但实际上自至正十一年,包括江西景德镇的长江以南广大地区爆发了"民人尽乱,巾衣皆绛绛,赤帜蔽野"的元末农民战争。此时景德镇烧制的任何瓷器,无法顺利地走昌江,穿鄱阳湖,经长江入京杭大运河,前往元大都了。所以,许多在内蒙古自...
宣德青花瓷在中国陶瓷发展史上具有极为重要的地位,有“诸料悉精,青花最贵”之说,被誉为“开一代未有之奇”,一直被后人所推崇。 宣德是青花瓷黄金时代 宣德青花瓷,是明代宣德(公元1426—1435年,明宣宗朱瞻基年号)年间景德镇御窑厂烧造的青花瓷器,在中国陶瓷发展史上具有很重要的地位。宣德青花和永乐青花一样,是中国古代青花瓷的高峰,史称青花的“黄金时代”。宣德青花瓷所使用的青花料是进口的“苏麻离青...
明代的青花瓷,官窑产品精益求精,晚期民窑以产品量大为特点。除了元代的窑场继续烧造以外,明代又兴起了许多新的窑场,着名的民窑窑场有: 瑶里、胡田、观音阁、十八渡、董家坞等处。青花瓷以其独特的优点,在明代瓷业生产中独占鳌头。这里主要考察有确切地层和纪年墓出土的器物及有纪年款的器物。 明洪武朝:至今确定为洪武地层出土的器物共有三处发现。第一处是1964 年,南京明故宫出土的一批残片;第二处是1984 ...
清代顺治朝历时十八年,社会动荡,百废待兴,政局尚未完全安定下来,御窑厂不可能全面恢复大规模生产,所以景德镇瓷业一度萧条,产量很少。官窑生产时停时产,所以官窑瓷器并不多见,而民窑则开始全面恢复大规模生产。此间,御窑厂施行“官搭民烧”制度。“官搭民烧”不仅为陶瓷生产闯出了新路子,同时也为后期康熙瓷器的繁荣与蓬勃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清顺治(公元1644—1661年,清世祖爱新觉罗·福临年号)朝历时...
崇祯朝传世瓷器中没出现过官窑瓷器,只有民间烧制的佛前用器、一般民用瓷器及外销瓷。有一部分供器胎子相当细润,甚至达到了清代瓷器胎子细密的程度,施釉稍薄、较白、光润,青花色深蓝,很稳定。还有一种胎子较粗的,胎体厚重,施釉厚,釉子光润泛青。釉中有极细小的黑点,青花颜色暗蓝闪灰并晕散。 青花人物纹莲子罐 擅长以人物故事题材入画是崇祯青花瓷器装饰的最大特点。崇祯以前虽然也有不少青花瓷器以人物作装饰,...
青花是彩瓷的一种,属釉下彩,它要在1300度以上的高温中才能烧制成功。它的出现可追塑到唐代,从出土的碎片来看,当时就有点彩纹的青花瓷器了,宋金时期青花只是作为线条等辅助纹饰出现在彩瓷当中,最早生产青花瓷器的应是磁州窑,元代瓷州窑生产的青花瓷器也是在胎体上涂化妆份,再画青花图案,然后上釉烧制(我有实物为证).真正意义上的元青花瓷器应该是元代中期才成熟的。元青花主要产地在景德镇、云南玉溪、建水及南方部...
关于元青花发色问题的探讨,这是一个很敏感的学术问题,我想归根结底还是陶瓷工艺问题,不懂其工艺,单纯的谈论元青花发色,肯定不能对元青花的青花发色进行深入的探讨,更解决不了长久以来学术争论。 青花瓷的发色要求的条件很特殊,首先是胎料的配比,其次是青料配比,再是釉料的配比,最后是温度的恰当性和还原气氛的控制。明中期以后到现在烧制青花瓷,因为有成熟的胎、釉、青料配方和基本配比,所烧青花相比前期比较容易,...
(元青花鬼谷子下山图罐罐高27.5cm,口径21cm,腹径33cm,足径20cm。) 由弃儿到宠儿的传奇 2005年7月12日的佳士得公司伦敦拍卖会上,一件“鬼谷子下山”青花罐,由伦敦古董商艾斯凯钠齐以1568.8万英镑(约2.45亿人民币)竞得。 元青花在这一刻算是走上了一个小小的巅峰,令无数人叹为观止。几十年前,关于元青花,那几乎一片空白,现在瞬间成为收藏界的新宠,究竟咋回事? 据说,...
瓷器是中国古代伟大的发明之一,是先祖们智慧的结晶,其优雅多变的造型、精美绝伦的色泽是工艺与艺术的完美结合。正是因为瓷器的存在,中国与这类器物紧紧地结合在一起,中国的英文名称“China”正是“瓷器”的意思。在中国历史上众多的瓷器作品之中,青花瓷绝对是巅峰之作,它将瓷器的制作工艺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峰。那么,青花瓷中又蕴藏了什么样的科学元素呢? 青花上料学问大 青花瓷又称白地青花瓷,其制作工序繁...
陶瓷,是千百年来,中华民族中的无数工匠与艺术家共同创造的一种人类文明的结晶。它既作为实用品,又有着审美价值;既包容着复杂的生产技术,又凝聚着精湛的艺术创造。在中国工艺美术中,占有独特的地位。 青花瓷,是陶瓷系列中的一个瓷器品种。它是用一种叫瓷石的粉末和圭粘土混合为料制成胎坯,用氧化钴等矿物配成釉料,在胎坯上画出图案和纹饰,然后罩上白釉,入窑高温下一次烧成。 鹤庆松桂镇是云南烧制青花瓷的主要产地...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