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博物馆 徽班博物馆临展馆,选址在被戏曲界誉为“梨园佳子弟,无石不成班”的石牌镇。石牌镇素有“戏曲之乡”的美誉,这里哺育了徽剧,被视为京剧的重要发源地之一。同时,石牌镇还诞生了“四大徽班”进京第一人高朗亭、“国剧大师”杨月楼等,京剧鼻祖程长庚也长期生活于此。 据了解,徽班是我国清朝中期兴起于安徽、江苏等地的戏曲班社,以唱“二黄”声腔为主,兼唱昆曲、梆子等,因艺人多来自安庆等地而得...
日前,在已有一千五百多年的历史,素有中国禅宗“皖南第一古刹”之美誉,亦享临济宗“黄檗祖师道场”之盛名的全省重点寺院泾县宝胜禅寺(水西庙)内大观塔后方发现一座古墓。 这个墓穴为砖制船形棺,棺形制较大,长度达到4米,宽度达到1.8米-2米。泾县文物局会同省考古所工作人员对古墓进行抢救性发掘。已发现陪葬品青铜器一件,一些铜钱,两件瓷器,考古人员推测陪葬品不会太多。考古人员通过陪葬物品推测该处可...
9月1日,安徽滁州市南谯区沙河镇境内的古民窑发掘现场,工作人员紧张有序地开展发掘工作。自7月以来,滁州至淮南高速公路建设施工过程中,在南谯区沙河段先后发现3处古墓群和1处古民窑。 8月中旬开始,在安徽省文物局相关部门的支持下,滁州市文物所相继对这几处考古新发现进行保护性抢救发掘;特别是对该古民窑进行重点抢救发掘,出土了东汉和清代的随葬破损物品50多件。其中出土的一块清代砖雕,经文物专家初步鉴定,为...
9月1日,记者从省民政厅获悉,安徽省第二批千年古镇、千年古村落地名文化遗产名单近日公布,长丰县庄墓镇等17个镇、黄山市徽州区潜口镇潜口村等12个村得到认定。至此,我省千年古村镇地名文化遗产已达50个。 认定为安徽省地名文化遗产的镇、村,必须符合地名文化遗产鉴定行业标准,集镇、村落形成至今达1000年以上,专名沿用也要达1000年以上。如庄墓镇开埠始于春秋,得名于宋,元、明时期兴起,盛于近...
旌德文庙外景(拍摄于8月20日安徽省主流媒体旌德采风行) 朱旺古村(拍摄于8月20日安徽省主流媒体旌德采风行) 记者从安徽省文物局获悉,近日,安徽省文物局副局长张媛媛率文物专家对旌德县国保单位旌德文庙和省保单位朱旺村古建筑群绍兴堂、垂裕堂修缮工程进行竣工验收,听取两处文物保护单位修缮工程有关情况的介绍,实地查看了修缮工程现场,仔细查阅相关资料,按程序对工程进行验收。专家组认为,...
近日,安徽省民政厅、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省旅游局、省文物局、省地方志办公室联合下发了《关于公布第二批安徽省千年古镇、千年古村落地名文化遗产名单的通知》,公布了长丰县庄墓镇等17个镇、长丰县陶楼乡古城村等12个村为第二批安徽省千年古镇、千年古村落地名文化遗产名单。 据悉,本次评选严格执行民政部《地名文化鉴定》行业标准中关于千年古镇、千年古村落的评定要求,即硬指标包括集镇、村落形成至今达10...
记者23日从安徽省民政厅获悉,近日,安徽省民政厅联合多部门下发了《关于公布第二批安徽省千年古镇、千年古村落地名文化遗产名单的通知》,公布了长丰县庄墓镇等17个镇、长丰县陶楼乡古城村等12个村为第二批安徽省千年古镇、千年古村落地名文化遗产名单。 据安徽省民政厅区划地名处副处长方耀明介绍,安徽省地域广阔,历史悠久,地名数量众多,地名文化遗产丰富。但是,随着城镇化、工业化的快速发展,大量有重要...
近日,中铁四局六分部书记周政带领相关人员考察了安徽商合杭高铁巢湖段项目施工地点成子墩遗址考古发掘现场,观摩了该遗址近期出土的各类文物,并召开现场会,听取了主持该遗址发掘工作的叶润清研究员对成子墩遗址发掘情况和目前收获的汇报。 周书记对成子墩遗址考古发掘所取得的成绩给予了充分肯定,他认为在接下来的工程建设中,一切应让考古发掘先行,建设方应全力做好该项目段文物保护和发掘过程中的配合工作。因房...
8月17日,安徽正德2016首场艺术品拍卖会新闻发布会隆重举行。 据安徽正德拍卖有限公司负责人介绍,艺术品拍卖行业与整个经济环境密切相关,鉴于城市的迅速发展和崛起,安徽的艺术品拍卖行业有非常深的发展潜力。安徽正德的目标是在行业内做全能的服务商,凝聚行业同人,发展市场,服务于人,努力在未来几年发展为国内一流的拍卖企业。 发布会上,文一集团副总裁陈忠表示,安徽正德拍卖公司2016首...
“注子温碗”的源流 《三国演义》小说里有关云长温酒斩华雄的故事,古人饮酒,多半是温热了再喝,因为这样对身体有好处。早在商代就有一种温酒器叫斝,斝的腹下有三高足,以便使用火来加热。而进入晚唐以后,人们逐渐改变了席地而坐的生活习惯,一些日常器皿也随之被安放到桌几和条案上,因此日用器皿出现了很多新样式甚至是新品种,“注子温碗”就是这个时期出现的。 《辞海》解释:“注子为古代酒器。用金、银或瓷...
日前,记者从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获悉,位于肥东县店埠镇南院村的南院遗址考古发掘取得重要收获。该项考古发掘是为了配合肥东城南公园及附属房地产项目建设而对施工地块内涉及到的古遗址、古墓葬进行的抢救性发掘。 发掘工作从今年6月开始,规划发掘2000平方米,目前已发掘400平方米,发现较丰富的遗迹现象,包括窑址、房址、灰坑、灰沟和大量的灶坑,其中窑址、灶坑内发现大量红烧土块和陶器碎片,灰坑内出土动物...
错落有序的房址、古朴的夹砂陶器物、迷你小石磨……在安徽省合肥市肥东县店埠镇南院村,一个距今6000多年的新石器时期聚落遗址近日正在考古人员的手下被揭开层层面纱。记者13日来到南院遗址,探访6000年前合肥人的生活方式。 “这片遗址其实早在20多年前中国第二次文物普查的时候就发现了。”安徽省考古研究所南院遗址领队董哲介绍,从目前出土的器物可以初步判断这片遗址属于侯家寨二期文化类型,属于新石...
记者从安徽省文物局获悉,近日,广德县天寿寺塔保护修缮工程正式启动,该工程将严格按照由国家文物局批复的修缮方案施工,并进驻现场监督,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将工作职责落实到个人。天寿寺塔,又名大圣宝塔,始建于宋太平兴国四年(979年),初建五层,宋元符二年(1099年)为火焚烧。1956年,安徽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4年,国家文物局拨款进行了全面修缮。2013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
8月1日,全国文物局长座谈会召开后,安徽迅速开展学习贯彻工作,安徽省文物局组织召开学习贯彻专题会,何长风局长传达了全国文物局长座谈会、全国文物援藏工作会议、中国文物志编纂工作会议精神,对全省文物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局机关全体干部职工参加。 何长风强调,要认真贯彻落实全国文物局长座谈会、全国文物援藏工作会议、中国文物志编纂工作会议精神,认真分析当前全省文物工作面临新的形势,树立文物保护与合...
作为安徽省境内三大民窑之一的萧窑,长久以来由于相关考古工作的欠缺,使得学术界对其文化内涵的认识仍有诸多不足和疑问。2015 年5 月至10 月,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萧县博物馆对萧县欧盘窑址进行了抢救性考古发掘。欧盘窑址位于萧县白土镇欧盘村南部,南距白土寨窑址约4 公里。此次发掘主体在省道南侧,依地形自西向东布5×10 米探方13 个,另在北侧及部分探方间隔内布探沟4 条,共计发掘面积约1100...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