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遗产编号 ⅰ―29 所属地区 青海·海东地区·互助土族自治县 遗产级别 国家级 遗产类别 民间文学 申报人/单位 青海省互助土族自治县 申报日期 2006 《拉仁布与吉门索》是土族民间长诗,用土族口语创作并演唱,以口耳相传的方式在群众中相沿传袭,至今仍为活态的口头文学形式。 这部民间文学作品用生动的形象、深沉悲壮的语言及讲唱的形式记述了穷人拉仁布和牧主的妹妹吉门索的爱情悲剧...
遗产编号 ⅰ―30 所属地区 福建·宁德 遗产级别 国家级 遗产类别 民间文学 申报人/单位 福建省霞浦县 申报日期 2006 畲族小说歌发源于福建省霞浦县侯南镇白露坑村。白露坑是畲族人口最为密集和文化积淀最为丰富的区域,堪称闽东第一村。小说歌滥觞于清代,最初畲族歌手中一些能识字的人将汉族章回小说和评话唱本改编为本民族山歌口头唱本和手抄唱本,后逐渐在本民族流传的英雄人物事迹的基础...
遗产编号 ⅰ-31 所属地区 湖北·宜昌·宜都市 遗产级别 国家级 遗产类别 民间文学 申报人/单位 湖北省宜都市 申报日期 2006 青林寺村位于历史悠久、地理环境独特的湖北省宜昌市宜都高坝洲境内,其村名就是一个谜语。谜语,是一种在民间广为流传的口头文学艺术,青林寺谜语是青林寺人民在长期生活实践中保存和流传下来的宝贵文化财富,是祖国民间文学园地中一支绚丽多姿的艺术奇葩。 青林寺...
遗产编号 ⅰ―10 所属地区 浙江·绍兴·诸暨市 遗产级别 国家级 遗产类别 民间文学 申报人/单位 浙江省诸暨市 申报日期 2006 西施居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美的象征。 西施传说的发端地――浙江省中北部的诸暨,曾是春秋时期越国的古都。 西施传说产生于春秋末期,起源于民间口头讲述,最早的文字记载见于《墨子》和《孟子》等,经历代口耳相传,流传范围扩大,内容...
遗产编号 ⅰ―11 所属地区 浙江·台州·天台县 遗产级别 国家级 遗产类别 民间文学 申报人/单位 浙江省天台县 申报日期 2006 济公传说是以南宋禅宗高僧道济的故事发展演变而来的一种民间口头文学,以天台为中心分布于浙江省境内,并由此辐射全国,影响世界。 六朝隋唐时期,天台就流传着许多罗汉、癫僧的传说。南宋早期,道济降生于天台,佯狂济世,人称“济癫”。在道济的生前身后,...
遗产编号 ⅰ―12 所属地区 吉林 遗产级别 国家级 遗产类别 民间文学 申报人/单位 吉林省 申报日期 2006 吉林省东南部的长白山是满族的发祥地,满族先民自古就在这片广袤、美丽而神奇的沃土上繁衍生息。满族说部是满族及其先民口耳相传的一种古老的民间长篇说唱艺术,满语称“乌勒本”(ulabun),汉译为传或传记。其形式与内涵迥异于听讲普通民间故事,多由族中长者漱口焚香宣讲,常配...
遗产编号 ⅰ―14 所属地区 河北·石家庄·藁城市 遗产级别 国家级 遗产类别 民间文学 申报人/单位 河北省藁城市 申报日期 2006 耿村隶属河北省藁城市常安镇,西距藁城市12公里,古属中山国。明太祖朱元璋义父耿再辰死后封王葬于此地。为纪念耿再辰而设立的四月初一到初四的耿王庙会吸引着方圆百里的善男信女和各路商贾。庙会中有唱大戏、说书、担经舞、打扇鼓等丰富多彩的民俗节目表演。2...
遗产编号 ⅰ-15 所属地区 湖北·十堰·丹江口市 遗产级别 市级 遗产类别 民间文学 申报人/单位 湖北省丹江口市 申报日期 2006 伍家沟村系湖北省丹江口市西部六里坪镇的一个行政村落,毗邻丹江库区,素有“九沟十八洼,一百单八岔,岔岔有人家”之说。伍家沟故事种类齐全,内容丰富,分神话、传说、故事、寓言、童话和笑话等六大类别,已经出版《伍家沟村民间故事集》一、二集,共76万字。...
遗产编号 ⅰ-16 所属地区 湖北·宜昌·夷陵区 遗产级别 市级 遗产类别 民间文学 申报人/单位 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区 申报日期 2006 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区下堡坪乡位于长江西陵峡北岸的崇山峻岭间,自古以来,这里风光秀丽,人杰地灵,历史文化积淀十分丰厚,特别是民间故事驰名大江南北,全乡到处都有神话传说、民间笑话、生活故事。一批民间故事传讲人,长期活跃在田边村头。特殊的地理、经济、...
遗产编号 ⅰ―17 所属地区 重庆·九龙坡区 遗产级别 国家级 遗产类别 民间文学 申报人/单位 重庆市九龙坡区 申报日期 2006 走马镇是重庆市九龙坡区的一个镇子,这里流传着一种由以“走马”(赶马)为职业的人群口头创作并传承的民间故事,人们通常将其称作“走马故事”。走马故事起源的确切年代无从稽考,但走马场建立于明末清初并很快得以兴盛,故事应与之同步发展,其产生形成至少已有四五...
遗产编号 ⅰ―18 所属地区 辽宁·盘锦·大洼县 遗产级别 省级 遗产类别 民间文学 申报人/单位 辽宁省大洼县 申报日期 2006 古往今来,辽河口海域的二界沟小镇一直是特殊的打鱼人群体――“古渔雁”的落脚聚集之地。持这一生计的打鱼人没有远海捕捞的实力,只能像候鸟一样顺着沿海的水陆边缘迁徙,在江河入海口的滩涂及浅海捕鱼捞虾。因这一群体沿袭的是一种不定居的原始渔猎生计,故辽河口民...
遗产编号 ⅰ―19 所属地区 辽宁·朝阳·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县 遗产级别 省级 遗产类别 民间文学 申报人/单位 辽宁省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县 申报日期 2006 喀喇沁及东蒙各部的蒙古族较早就定居下来,由游牧转向农耕。在由猎转牧、由牧而农的曲折漫长的历史过程中,这里的民众所创造的民间文学与其他地区的蒙古族民间文学相比,是独树一帜的,折射着鲜明的草原文化与农耕文化交汇相融的特色...
遗产编号 ⅰ―4 所属地区 辽宁 遗产级别 省级 遗产类别 民间文学 申报人/单位 辽宁省北镇市 申报日期 2006 闾山民间文学是闾山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口头民间文学,围绕着古老而美丽的闾山和座落于它脚下的古城而产生,它源于群众茶余饭后,街头巷尾,反映出人们对家乡、生活的热爱,对文化的渴求。上世纪八十年代先后编印了《民间故事集》、《闾山的风物传说》、《中国民间文学集成辽宁卷...
遗产编号 所属地区 黑龙江·牡丹江 遗产级别 省级 遗产类别 民间文学 申报人/单位 黑龙江省民间文艺家协会 申报日期 2007.3 (1) 在公元520年,柔然发生了一件萨满制造的宫廷内讧,最终导致可汗丑奴被杀。 柔然可汗宠信一个名叫地万的女萨满,封为圣母,把太子藏起来,托言上天。事泄被绞死,丑奴可汗复杀执刑之人,引起了宫廷政变。 古代史官不用“萨满”这个名...
遗产编号 ⅰ-6 所属地区 湖北·宜昌·兴山县 遗产级别 省级 遗产类别 民间文学 申报人/单位 兴山县 申报日期 2007 王昭君,名嫱字昭君,出生于兴山县昭君村。两千余年来,王昭君传说一直被世人传颂,成为千古佳话,王昭君是美的化身、和平的使者、民族团结的象征。王昭君传说也是一项内容十分丰富的民间文学资源。 王昭君 王昭君wán?? zhāo jūn 与西施、貂蝉、...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