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记者从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获悉,来自国家、省级考古研究机构和大学等近十支考古队伍将先后远行丝绸之路,寻找中华文明、古埃及、古印度等世界古老文明的“失落版图”。 首届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21日晚闭幕,并发布《敦煌宣言》称,将坚持文化多样性、平等性、包容性,保护传承各国历史文化遗产,加强各层次文化对话与合作,促进文化贸易与文化产业合作。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所长王...
继今年8月“喷雪飞涛”古石刻重见天日后,新会区博物馆近日根据有关历史记载的线索,在石刻附近又找到了失踪已久的“龙王坛”!所谓“龙王坛”,是指明清两代新会县当局举行求雨祭礼的地方,即俗称的求雨坛,古称雩台。此前,“龙王坛”的消失曾让不少考古迷为之心痛,而此次“龙王坛”的重见天日可谓让考古迷精神为之一振。 考古人士介绍,此次龙王坛的发现,在考古价值上甚至比“喷雪飞涛”石刻的发现更胜一筹。 ...
求雨台因隐藏在深山密林,所以保存完好。南都记者 罗韵姿 摄 继今年8月“喷雪飞涛”古石刻重见天日后,新会区博物馆近日根据有关历史记载的线索,在石刻附近又找到了失踪已久的“龙王坛”!所谓“龙王坛”,是指明清两代新会县当局举行求雨祭礼的地方,即俗称的求雨坛,古称雩台。此前,“龙王坛”的消失曾让不少考古迷为之心痛,而此次“龙王坛”的重见天日可谓让考古迷精神为之一振。 考古人士介绍,此次龙王坛...
乱了一百多年的日本战国时代,无处不燃战火,无人能得安宁,田园荒芜,尸骨遍野。丧家野犬般的浪人、无粮可种无鱼可打的流民、烂命一条的无赖,把目光投向了大海彼岸富裕而软弱的中国,一艘艘倭船出发了! 明朝军民对这些"髡头鸟音,赤体提三尺刀"的剽悍倭寇大为恐惧,而在异国他乡干坏事,来自日本的倭寇也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喝口水都怕老百姓下毒。 1. 乱世日本太难混了! 看过黑泽明《七...
明朝永乐帝朱棣为了篡位,他打着“靖难之役”的幌子,逼杀了自己的侄儿--建文帝朱允炆。紧接着,为了起草登极诏书,他在建文帝的忠臣方孝孺那儿碰了个硬钉子;没过多久,为了策立新皇后,他又被当朝美女徐妙锦拒绝,在婚姻上又碰了个软钉子。 徐妙锦拒绝永乐皇帝求婚,可谓明朝奇女子。 提及徐妙锦,不得不提一下她的基本背景,中山王徐达的幼女,魏国公徐辉祖、定国公徐增寿最疼爱的妹妹,成祖文皇帝的小...
常宁抢救性发掘一座明代砖室墓 刻在青石上的墓志铭,对古代丧葬过程作了详细的介绍,对研究明代的丧葬习俗有重要文物价值 9月16日,常宁市文物局接到常宁市气象局报告,在气象局预警中心办公大楼建筑工地发现一座古墓,常宁市文物局随即对古墓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并有重要发现。 古墓葬位于常宁市泉峰社区虎形村虎形山西北部,紧靠常宁市中医院住院部北围墙东北角,为双拱单券砖室墓,墓口残存,墓室未被盗扰...
“郑州一个明代古村落,将被入驻的中国北方最大的民办博物馆群落所盘活。”这是《中国产经新闻》记者日前在河南省收藏家协会德宝·方顶博物馆群启动仪式上获悉的消息。 位于郑州市上街区的古村落方顶村,是目前郑州及其周边发现的面积和规模最大、保存最为完整的古村落建筑群,现存大小明清古民居43家,房间279间,较为完整的院落有13个,古建筑群面积达10000多平方米,包括街道、祠堂、名人故居等。201...
这是一尊极为生动写实、栩栩如生的明代木雕罗汉像。罗汉双目平视,清澈明亮、宛若真人。面部丰润,面露微笑,给人庄重且又兼具柔和的慈眉善目之感。外披袈裟,服饰的线条柔和而流畅,衣褶等转折也处理的相当自然。双手怀抱一似虎似狮的动物,安详倚坐于岩石之上。 明代木雕以简洁、朴素、大方著称,该造像很好地继承了这一特点,以圆雕技法雕琢而成,整体线条朴质大方,局部细节又不失细腻,就连衣纹的一皱一折,也清晰地表...
博物馆能否拍照,一直以来都是见仁见智的话题。日前,北京故宫博物院院长表示,北京故宫鼓励在不伤害文物的前提下拍照,让观众尽量多地带走文物信息。 文物是历史的绝唱,穿越千年时光,记录岁月嬗变。文物重地能否拍照?这个问题,叫人百般纠结。支持者提出,在这个大数据时代,文物不该孤芳自赏,以随手拍的姿态多亲近“朋友圈”,也是扎扎实实的文化传播行为。反对者认为,比如画在纸、绢上的中国古画,与西方油画不...
甘肃省博物馆馆长俄军在展馆里向参观者讲解着,“通过这些珍贵的历史文物可以看到,东西方文化的包容、交流和相互影响”,他说,丝绸之路是中国的、更是全世界的,丝绸之路是曾经的,也将是永恒的。 首届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20日开幕。“一带一路”沿线60多个国家8000多件文化精品和重要文物,首次跨越2000年的历史时空在敦煌汇聚碰撞“文明交响”。 中国十三省区博物馆多个“镇馆之...
据《劳动报》报道,昨天,国际乒乓球联合会主席托马斯·维克特到访上海体育学院,出席国际乒联博物馆和中国乒乓球博物馆陈展设计方案汇报会议。记者获悉,目前博物馆建设已经进入桩基施工阶段,预计至2017年底建成并开始试运营。 “兵乓球”作为国球,受到全国人民的喜爱,在里约奥运会上,中国运动员的精彩表现更是圈粉无数。据了解,目前国际乒联现拥有222个成员国,是世界第二大单项体育组织。2013年5月...
日前,小汤山镇后牛坊村将安放在村果园门口的一块大型石器移交给区博物馆。经文物专家鉴定,这块大型石器是明代香炉石供器,具有一定的历史研究价值。 记者在小汤山镇后牛坊村见到了这件明代香炉石供器。经区博物馆工作人员测量:这件香炉造型的石供器,炉身高1.3米,底座高0.8米,直径1.2米,重约4吨,由汉白玉雕刻而成,炉身雕刻有松竹梅及祥云等图案装饰。 据昌平区博物馆工作人员介绍,石供器...
记者从国家海洋博物馆获悉,海洋贝类“活化石”龙宫翁戎螺将于明年在国家海洋博物馆正式对外开放时与观众见面。 据了解,人类对贝类的研究,始于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在此后的漫长岁月里,世人发现过一种金字塔形的美丽海螺化石,由于其外形很像传说中的龙王宫殿,于是将它命名为“龙宫翁戎螺”,又称“龙宫贝”。龙宫翁戎螺是5.7亿年前古生代寒武纪时期出现在地球上的海洋生物,它繁盛于中生代,进入新生代后渐...
不损害文物、不妨碍他人,遵章守纪、文明拍照,若能如此,保护文物与允许拍照的关系,也就不会是鱼与熊掌不可得兼了。 博物馆能否拍照,一直以来都是见仁见智的话题。日前,北京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北京故宫鼓励在不伤害文物的前提下拍照,让观众尽量多地带走文物信息。而在海峡对岸的台北故宫,9月起亦试行解除禁令开放摄影。虽说只是“试办”3个月,却也引起台湾地区大讨论,褒贬不一、毁誉参半...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