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南宋龙泉窑青瓷炉 南宋如意云纹银颈瓶 南宋镂空三足铜熏炉 “天府遗珍——四川宋代窖藏文物精品展”正在深圳博物馆新馆展出。此展由深圳博物馆联合四川博物院、四川宋瓷博物馆共同举办,自开展以来,不断赢得业界好评。据悉,该展览将持续至5月3日。 究竟何谓“窖藏文物”?它的艺术价值几何?为什么四川的“窖藏文物”格外多?带着诸多疑问,记者采访了相关文物专家及学者,解析“窖藏”二字的由来,并探究...
为配合太嘉河、杭嘉湖地区环湖河道整治两大市重点水利工程建设,从去年10月份开始,省、市文物部门就联合对沿线文物点进行抢救性发掘。 日本古币“宽永通宝”,龙泉窑、建窑等众多窑口生产的精美瓷器……昨天,笔者从市文物部门获悉,最近发掘有了新的发现,在位于南浔区旧馆镇寺桥村的寺前遗址的西南角,考古专家发现了一个大池塘,出土了不少宋元时期的精美器物。 这些丰富的文化堆积层,仿佛让我们看到了宋元时期这里人...
距今近千年的宋代兵部尚书李乔木墓被盗!清明前夕,当来自珠三角各地的李氏宗亲来到阳江市阳东大令官山拜祭李氏祖先时,发现至今900年历史的李乔木墓被盗。 据了解,该墓在上世纪70年代末首次被盗,这次是第二次被盗,目前李氏后人已经报案,当地文化、公安等有关部门派员进行调查,并开展侦破工作。 事发:清明前夕拜山发现古墓被盗 李文迁是李乔木的第28代孙子。昨天他向记者报料称,昨日他和李乔木位于台山的后...
昨日,记者从巴中市巴州区文广新局获悉,近日,巴中市恩阳区渔溪镇方池垭社区二组村民在新居建设工地开挖地基时,发现一座宋代古墓。遗憾的是,该古墓已经被盗,墓室内仅残留一只施褐色半釉瓷碗。据考证,这只碗距今有900余年的历史,系珍贵文物。 3月9日下午3时许,巴州区文物管理局接到恩阳区渔溪镇文化站站长报告,该镇方池垭社区二组村民在新居建设工地开挖地基时发现一座古墓,墓室里有一只碗。区文物管理局立即派人...
3月13日,龙湾区博物馆基本陈列厅内展示的“石胜观摩崖造像”复制品。石胜观摩崖造像原址位于该区双岙村,依山而筑,有三组造像共14尊,具有宋末至明代造像风格,在浙南地区比较罕见。 据悉,于去年10月份开工的龙湾区博物馆更新工程,其内部布展已进入扫尾阶段,最快于今年5月份开放,新展馆主要由基本陈列厅、非遗展厅和临展厅组成。
出土的瓷碗。 华西城市读本讯(记者 谢颖 白川东)昨日,记者从巴中市巴州区文广新局获悉,近日,巴中市恩阳区渔溪镇方池垭社区二组村民在新居建设工地开挖地基时,发现一座宋代古墓。遗憾的是,该古墓已经被盗,墓室内仅残留一只施褐色半釉瓷碗。据考证,这只碗距今有900余年的历史,系珍贵文物。 3月9日下午3时许,巴州区文物管理局接到恩阳区渔溪镇文化站站长报告,该镇方池垭社区二组村民在新居建设工地开挖地基...
北宋黑釉油滴瓷碗 北宋黑釉油滴瓷碗,高9厘米、口径30.2厘米、足径11.8厘米,于陕西省蒲城县城关镇收集,现藏于陕西历史博物馆。 油滴,是宋代黑釉瓷的特殊品种之一,特点是在乌黑的釉面上呈现银灰色金属光泽的小圆点,状如夜空的星辰,又似一滴滴晶莹的油珠,十分美丽。其形成机理是釉层中的氧化物经高温发生分解所致。油滴釉是黑釉中的一个特殊种类,属结晶釉,其盛烧于北宋,衰于元末,以福建的建窑最为有名。古...
考古专家正在现场勘测 3月5日,谯城区城父镇蒋曹村葛土楼、烟叶行两村分界处的一干涸小沟旁,有村民整地时无意中发现一处船型的墓葬,并第一时间报告了市文物管理处。 “这个干沟旁栽的都是树,沟东侧是葛土楼,西侧是烟叶行,发现的这个墓属于烟叶行村的地面。”当地村民蒋庆波介绍说,墓葬被发现后,村民们觉得古墓应该会有助于考古,便及时报告了市文物部门,希望文物专家能够前来勘测,看看到底有没有价值...
蜀道之一的荔枝道,因为《旧唐书》、《新唐书》记载给杨贵妃运送过荔枝,而在险峻之外多了几分浪漫色彩。然而荔枝道究竟发端哪里?经过了哪些地方?四川省考古研究院3月13日对外宣布:经过全国考古学、交通史等方面的16位专家实地考察,已初步确定了荔枝道在四川境内的大致走向。未来,荔枝道的清晰路线图有望绘出。 根据《旧唐书》、《新唐书》等史料记载,荔枝道已基本被学术界认为是从涪陵至长安、全程1000多...
“荔枝道”是唐玄宗为满足宠妃玉环食新鲜荔枝的喜好,建起一条专供荔枝运输的驿道。据《旧唐书》、《新唐书》等史料记载,荔枝道基本被学术界认为是从涪陵至长安、全程1000多公里的官道。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唐玄宗为杨贵妃修建专门驿道(荔枝道),千里运荔枝的故事早已流传千古。千百年后佳人已逝,这条古道穿过历史尘埃,重回视线……2014年6月,荔枝道与米仓道一起,被纳入蜀道申报世界文...
三官场古民居。 专家们考察文物。 杜家湾唐代摩崖造像。 制图 姜宣凭 “荔枝道”是唐玄宗为满足宠妃玉环食新鲜荔枝的喜好,建起一条专供荔枝运输的驿道。据《旧唐书》、《新唐书》等史料记载,荔枝道基本被学术界认为是从涪陵至长安、全程1000多公里的官道。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唐玄宗为杨贵妃修建专门驿道(荔枝道),千里运荔枝的故事早已流传千古。千百年后佳人已逝,这条古道...
北宋官窑从存世器物本身到窑址的问题一直在考古界争议不断,其研究始终是中国古陶瓷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课题。 宋徽宗赵佶(北宋王朝第八位皇帝)虽然在政治上平庸无能,但颇具艺术天赋,既擅长书画,又擅长古物鉴赏。在宋代绚丽多姿的瓷器中,他独好幽玄静谧的天青色泽青瓷,并下令在东京(今河南开封)设置了历史上第一个由封建政府专设的御用窑场,史称北宋官窑。 有关宋代官窑的历史悬案实在不少,问题主要围绕...
龙泉青瓷是汉族传统制瓷工艺的珍品,南朝时期,龙泉汉族劳动人民利用当地优越的自然条件,吸取越窑、婺窑、瓯窑的制瓷经验,开始烧制青瓷。在南宋时烧龙泉青瓷制出了晶莹如玉的粉青釉和梅子青釉,标志着龙泉青瓷达到了颠峰,青如玉、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赏之让人心情畅然。并且龙泉青瓷传统烧制技艺于2009年9月30日正式入选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龙泉青瓷以其釉色青如玉、明如镜...
宋代,是传统制瓷工艺发展史上一个非常繁荣昌盛的时期,陶瓷史家通常将宋代陶瓷窑大致概括为6个瓷窑系,它们分别是:北方地区的定窑系、耀州窑系、钧窑系和磁州窑系;南方地区的龙泉青瓷系和景德镇的青白瓷系,这些窑系一方面具有因受其所在地区使用原材料的影响而具有的特殊性,另一方面又有受帝国时代的政治理念、文化习俗、工艺水平制约而具有的共同性。 宋朝瓷器从胎釉上看,宋北方窑系的瓷胎以灰或浅灰色为主,釉色却各有...
这是一块圆润白洁的个性籽玉,天然包裹着一层美丽的皮色,精致神灵的工艺由深渐浅的表现着美好愿望,丰富的层次点出一个富有意趣的主题,而整体构架艺术的表达出文化内涵,然后就是越玩越散发的丝丝温暖,在掌上、在心中、在回味里……我想,我的作品跟自己的生活、经历、性格和爱好有关,它可能是鸡、鱼、花,也可能是鸟,这就是我梦想的作品,那么生动,那么唯美,那么艺术。 花和鸟与人们的生活关系密切,它们无处不见,无所...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