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被徐悲鸿誉为“500年来第一人”的张大千,是20世纪中国画坛中最负盛名的艺术大师,也是中国画史上少见的最具全方位的画家:无论写意、工笔、水墨、设色,无不擅长,凡山水、花鸟、人物、走兽,无一不精。但他却从不画虎,并曾专门手书“大千愿受贫与苦,黄金千两不画虎”以明志。 此中原委,还须从张大千的二哥张善孖说起。张善孖长张大千17岁。他们兄弟十人,张善孖排行老二,张大千排行老八。在张大千18岁那年,二哥...
李可染《长征》 汉宫秋图 秋山萧寺图 雁荡图 八大《竹石鸳鸯》 陈栝《情韵墨花》 1、黄庭坚《砥柱铭》 时间:6月3日 拍卖行:保利 成交额:4.368亿 拍品价值:该书法是北宋书法家黄庭坚散落民间的最重要书法瑰宝。内容是黄庭坚生前最为推崇的唐代宰相魏征写的《砥柱铭》,全文600多字。卷上有宋代贾似道、明代项元汴直至清代民国藏家的大量题跋和钤印。黄庭坚...
张小涛被西方艺术评论家称为“令人惊异的画家”。2008年,他转而尝试动画和装置作品。当年8-10月在北京伊比利亚当代艺术中心举行的张小涛与李一凡双个展《微观叙事》中,张小涛以“迷雾”为题,展出的作品既有绘画,也有1500 具透明骷髅构成的装置,以及一部32 分钟的动画《迷雾》。 文/ 王娅蕾 从十几年前的《快乐时光》、《蜜语婚纱》到近年的《溃烂的山水》、《来自天堂的礼物》,张小涛的视角越来越低...
中新上海网1月6日电(记者 姜煜)恒源祥香山画院携手中国著名紫砂鉴藏家、陶艺家许四海,1月6日至15日在恒源祥香山美术馆举办许四海个人作品和收藏展。 这是有史以来许大师第一次大规模展示他毕生的经典收藏以及个人最富代表性的作品。 二十多年来,许四海栉风沐雨地寻访,至今已拥有了几百把明清宗师、当代巨匠制作的紫砂壶。加上从仰韶文化到春秋战国、汉唐、宋元、明清一路下来的各种材质和器形的壶具拱璧,构成了...
本报1月5日讯(记者 侯文强 通讯员 王湘越)5日,烟台已故书画六名家作品展在烟台市美术博物馆举办,山之南、史征夫、杜恒范、张连之、刘元基、许光6位已故书画家的作品将与市民集体见面。此次展览至1月10日结束。 山之南先生曾任山东书协理事,以大篆名世,其作品苍劲古朴、浑厚纯正,享誉大江南北,曾得到张大千、刘海粟等人的高度评价。史征夫先生曾任烟台市博物馆馆长,学问深厚,通古博今,其书画作品飘逸率真,...
朱朱 在尹朝阳的全部创作中,肖像画几乎是走向日常世界的唯一通道,同时,也是他的一条隐性线索——自他从世纪之交崛起以来,构成他本人的“正面”形像与线索的,是《失乐园》、《神话》、《乌托邦》等几个主要作品系列,其中人物的刻画也都占据了很大的比重,他们往往被置于强烈的叙事化冲突之中,述说着青春期的痛苦,个人英雄主义和理想主义的激情,以及社会变迁中的集体迷失;那些人物具有心理学层面的明显的象征感,尽管不...
吕明 孙之俊(1907-1966),原名孙信,河北藁城人。1927年毕业于直隶省立七中,1930年毕业于国立北平艺专(今中央美术学院)西画系,后参加了北平漫画社,在报刊上发表了大量的漫画作品;1928年加入“五三漫画社”,主要作品是连环漫画《快乐家庭》,1938年与段承泽合作完成《武训画传》,1948年起,在《平明日报》连载《骆驼祥子画传》。他是中国现代漫画、连环画艺术创作先驱之一。 孙之俊的...
5日,烟台已故书画六名家作品展在烟台市美术博物馆举办,山之南、史征夫、杜恒范、张连之、刘元基、许光6位已故书画家的作品将与市民集体见面。此次展览至1月10日结束。 山之南先生曾任山东书协理事,以大篆名世,其作品苍劲古朴、浑厚纯正,享誉大江南北,曾得到张大千、刘海粟等人的高度评价。史征夫先生曾任烟台市博物馆馆长,学问深厚,通古博今,其书画作品飘逸率真,凝练深邃。杜恒范先生曾任烟台画院办公室主任、烟...
新华网西安1月5日电(记者刘彤)记者从陕西省邮政公司了解到,《凤翔木版年画》特种邮票将作为中国木版年画系列邮票的第9套,本月10日起在全国发行。 据了解,《凤翔木版年画》一套4枚,面值共4.80元。这套邮票图名分别为《门神》《纳祥童子》《佳人爱菊》《富贵花瓶》,这些邮票的年图案,均出自凤翔邰氏家族的佳作精粹,表达了人们对好年景的美好愿望。 据了解,这是继2002年“泥塑马”、2003年“泥塑羊...
在国际艺坛也享有相当声誉的知名版画家董小庄也建议巴蜀画派除了继承传统,还应展示时代性和当代特质,无论是本土国画、油画、版画甚至雕塑界的领军人物,都应不拘一格纳入巴蜀画派。 董小庄刚在第33届国际版画藏书票双年展上获得特别奖,成为唯一获此殊荣的中国艺术家。他表示,中国艺术家于1994年就开始参加国际版画藏书票双年展,但一直没有获得欧洲的认同,因为一开始我们都是单纯的模仿和借鉴,最后才明白过来这些别...
本土不少艺术圈人士给华西都市报打来热线电话,纷纷为“打造巴蜀画派系列报道”献计献策,他们都很希望巴蜀画派能成为四川美术界乃至四川的一个重要文化符号。昨日,川音美院院长、著名油画家、四川省艺术创作交流促进会会长马一平告诉华西都市报记者,近现代四川美术的发展一直都是百花齐放,所以巴蜀画派需要体现这一优良传统。 当年曾提出“四川画派” 马一平是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油画学会常务理事,也是四川油画界...
川大艺术学院院长黄宗贤认为:打造巴蜀画派对提升四川文化软实力有重要意义。 犹如一石激起千层浪,连日来,本报推出的“打造巴蜀画派系列报道”引发广泛关注,继前日中国美协主席刘大为和中国美协常务副主席吴长江双双呼吁四川应打造“巴蜀画派”后,本土艺术圈的权威人士也加入到力挺巴蜀画派的阵营之中。 昨日,四川大学艺术学院院长黄宗贤在接受华西都市报采访时,以一个美术史专家的身份为巴蜀画派追根溯源。他表示,历...
记者5日从甘肃肃北蒙古族自治县文化馆获悉,东西延绵4.5公里之长、反映古代西域游牧民族宗教信仰和生活习俗的大量岩画在肃北蒙古族自治县境内被发现。 5日,研究该领域的肃北蒙古族自治县文化馆文保员赛依吉尔格力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表示,这些岩画凿刻技法简单,线条粗犷有力,内容生动,对研究古代居于甘肃西部的西戎、羌族、月氏等少数民族宗教信仰、民俗生活、音乐舞蹈具有重要价值。 他告诉记者,现在,肃北县很...
“当代中国画有好作品,但非常好的作品稀缺。总的来说,主流绘画千篇一律,萎靡不振。”日前,首届杭州中国画双年展学术论坛上,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陈传席对现今中国画现状作出如是评价。中国美协主席刘大为把本届中国画双年展的主题概括为“弘扬传统,开风拓新,彰显中国精神,树立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中国画的国家形象”。作为中国传统民族艺术形式的中国画全面受到了西方绘画观...
1月4日,行人从杭州沈塘桥路一幢楼房外墙的精美装饰画前走过。当日,在杭州沈塘桥路两幢刚刚拆除脚手架的楼房外墙上,绘满墙面的两幅图画以其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吸引了人们的眼球。据了解,这两幅名为《忐·忑》的巨型城市空间户外绘画作品是由一名年轻的新锐艺术家,花了一个月的时间精心设计创作的,属于沈塘桥路整治工程的艺术装饰项目之一。李忠摄(新华社发)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