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书画的涵义和画的分类是我们鉴别古字画时遇到的第一关。不懂得书画的涵义和画的分类,也就无从鉴别。为了扫清这一障碍,还得要懂得这方面的常识。否则字画的优劣无法确定,价格的高低将无准绳,欣赏时也会失掉依据。 书画是书法和绘画的统称。 书,即是俗话说的所谓的字,但不是一般人写的字,一般写字,只求正确无讹,在应用上不发生错误即可。倘若图书馆和博物馆把一般人写的字收藏起来,没有这个必要。图书馆...
古人写作书画,一般是在纸或绢上。因此,如果能对历代绢、纸有所了解,对鉴定书画的真伪尤为有用。 中国绢的发明在纸之先,用绢来作书画的年代也比较早。不过绢有一个缺陷,就是保存的时间不象纸那么长。无论保存得有多好,不受任何意外损伤,只是空气的自然浸蚀,年代久远的绢就会变得糟脆。百年以上的绢,已经没有韧性了。明代初年的绢,至今已经腐败得不能碰触。而宋的绢,因裱托得比较好,目前还可见到,至于宋代以前...
书画市场上,古代书画赝品令藏家们非常苦恼。一些惟利是图的书画商为了牟取不法的高额利润,往往不择手段地造假。近读旧京古玩商赵汝珍先生所著的《古玩指南》一书,书中介绍了古书画赝品的简便识别法,其法甚是实用,现介绍给大家,供书画收藏者们鉴别古书画时参考。 先说鉴别古书法作品。鉴别古书法,当先观其书法的结构、用笔、精神和照应,次观人为还是天巧、真率还是做作。然后考证其作品的古今、相传和来历等,再辨...
纸上有了书和画,就担负了文化传播的使命,纯以文房清玩的形式藏至今日的纸并不多见。大多是清代以后的产品。清朝的纸豪华绚丽,与其说是用于挥洒笔墨,不如说是作为权威的象征,以满足皇帝、显贵之用和作为达官富贵财富的奢耀之物,而并不是真正文人的挥洒欲望。南唐李后主曾制澄心堂纸,这种彩色的笺纸传到乾隆时,弘历十分喜爱,下令仿造了“乾隆仿制澄心堂纸”。由于乾隆性喜奢华,故清朝华贵纸品蜡笺、洒金笺、彩笺、图案笺、...
当我们彻底了解了“全部印刷”和“局部印刷”二种印刷术后便知道,印刷品再逼真,毕竟还不能与真迹相提并论。即使不将真与伪母子本做近距离的比较,只要鉴定人眼力好,照样可以看出端倪。当然,作伪者也绝不会固步自封,他们会不间断地去寻求能更接近真迹的造假举措。 与“局部印刷”的某些作伪思路相似,有一种“印刷后添墨”造假法也是采取印刷与手工结合的操作方式。此种造假是在实施了或“全部印刷”或“局部印刷”后...
我喜爱文人书画作品,尤其是当代中国青年书画家孟凡亮的书画。在他的作品创作构图中,可以看到古代文人作品的诗意与高雅,又可以看到现代艺术奔放流动的音乐气息。欣赏他的作品,仿佛进入了一座远游的房间,享受着一席流动的艺术盛宴。 可以说,中华文艺的复兴需要有创新精神和创意思考的人出现。历史证明,文化的发展和进步是那些走在时代前列,敢于创新的人来推动的。现代的书法和绘画艺术的进步和发展,同样需要和呼唤具有时...
中国书画装裱的对象,可概括为轴、卷、册三大类,这些按照画件形体规定的式样即为装裱形制。而每一类中不同的装裱式样又称品式或装式。即是同一形制中,也还有相对独立的装裱形式,如轴类之对联、屏条等。另外,尚有暂不归类的横披、镜心等。 (一)立轴 立轴亦称挂轴、挂幅、条幅、竖幅、条山、轴子;特别窄的有人称其为“琴条”。悬挂在厅堂正中的大幅字画还称“中堂”。 由于历史等原因,以及人们欣...
古书画的保护技术,是根据书画制成材料的损坏原因,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防止或减缓外界因素对书画的破坏作用,并对已糟朽破坏的古书画进行揭裱修复,尽可能恢复原件的历史面貌。这就需要依靠传统保护方法和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加以保护,并对画心进行装裱保护,最大限度地延长古书画的寿命。 在揭裱的过程中能够破坏古书画的因素很多,装裱修复人员在揭裱古书画操作过程中,遇上不适宜的天气和季节的变化及室内的温湿度、光...
一、书画 装裱材料: (一) 宣纸:分为生宣和熟宣,以安徽产净皮生宣为主。 (二) 绫、绢、锦、锦绫、麻布等。 (三) 天杆、地杆、月牙杆、轴头、手卷片、签子等。 (四) 丝带、绦带、铜钮等。 (五) 面粉、明胶、明矾等。 二、书画装裱品式: (一) 立轴、中堂 (二) 对联 (三) 横披 (四) 条屏、通景屏 ...
书画装裱款式的设计,有以下几个原则: 1、打破传统的用料常规,促成装裱材料的多样化,带动装裱材料生产的创新意识,促进中国装裱材料生产的发展。 2、通过装裱款式的多样化,充分使书画作者发挥自己的创作才能,提高他们的创作欲。 3、使书画欣赏者在欣赏书画之余,同时能够感受到书画装裱艺术的魅力。 4、随着人们文化修养和生活水平的提高,“衣、食、住、行”为人们所关注,人们在“...
后加款,是书画作伪时常用的手法,在一幅无款的作品上添加名家的款印以增其值。作品画在生纸上的后加款识别起来最容易。生纸渗水,画的笔墨有晕化的效果,但作品经过托裱又经过长年风化,这张生纸就变熟了,不再渗水,再在上面添款,款的笔墨便没有晕化的效果。当作品画在熟纸上时,用一根细针在笔墨痕迹处轻轻一划,可以发现墨色已经沉到了纸的肌理之中。而后加款的笔墨则完全是浮在纸的表面。
做假的手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茶叶 将茶叶烤焦,焦约八成,然后以温水封闭泡之,三日后即可用茶汁染画。 在赖先生的网站上就有不少通过这样的方法仿制的明清时期古画,一般都是杂家画,价格在800——1500元之间。 鉴别方法:尽管这种方法可根据需要仿制出各个年代画期的颜色,但画肚上一般都有相对比较明显的痕迹,如茶色堆积或茶色不均匀。只要对鉴定知识有中等了解的人都能看出。 ...
标题、签是为标明那件书画的内容,同时也有负责鉴定的含义。 我们见到的最古的书帖标题墨迹,是唐摹王氏一门书法上那几行,虽不一定就是王方庆书,但应是唐人手迹。西晋陆机《平复帖》前面的旧签,也是唐人所书。宋赵佶(徽宗)手书的书画标题,都有着一定的体例,如古书帖,用月白色短小签,金笔书字,贴在卷中黄绢前“隔水”上角;绘画则书在黄绢隔水左上角,用墨题字,比绢签要稍大些。偶有例外的,曾见墨题唐摹王羲之...
宋元时期人的绘画,一般不落款,而且也不盖章。即使有落款,也多落在纸的背面,或者画面上石罅树间,字相当小。有的作伪者收买到寮作品后,为了增加其价值,往往为其款。 款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如果不是精通书画的人,是不可能做得好的。例如有一幅墨竹画,纸为明初的纸,但其上无款识、题跋。如果题宋人之款,那么纸料则容易被人识破,如果题清人之款,其价值必然会贬低,所以以题元末或明初之人的款识比较合适。这时候...
二、书画鉴定的全过程 鉴别旧字画,并没有什么神秘,首先看字画本身的笔墨、风格、韵味、落款字体及其格式、印章篆刻的特点、印油的色泽等等。其次是各方面的辅证材料,诸如质地(纸、绢、绫)、题跋、收藏印的真伪以及装潢形制等等。下面我们举几个有代表性的实例来说明书画鉴定的整个过程。 元代柯九思《清秘柯墨竹》轴这幅画是柯九思为倪瓒画的,“清秘阁”是倪瓒的斋号。该画款云:“至元戊寅十二月十三日留...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