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于非闇的工笔花鸟从白描入手,先学赵子固、陈老莲的双勾花卉,继而上追两宋、五代,在赵佶的瘦金书中悟得笔致。他以院体画为基础并为其注入了新的生命活力,尤其他对生活中花鸟的形态神韵的观察写生,对民间绘画、刺绣、缂丝的吸收借鉴,以及他早年并非虚度的广泛游乐生活和艺术修养积累等等,都有益于艺术的升华。于非闇的工笔花鸟,线条挺秀工致有力,设色强烈不失沉稳,典雅清丽不流于娇媚,生动传神又富于装饰趣味。 此幅...
石涛的佳作《兰竹当风》日前在北京匡时(微博)2012年春拍中以2875万元成交。此画曾为李国松旧藏,李氏为光绪举人,李鸿章之弟李鹤章孙,云贵总督李经羲子。好收藏,工诗文。辛亥革命后寓居上海丁香花园,居二十年喜闭门读书,藏书处称望云草堂、集虚草堂、肥遯庐。李国松“博雅好古,藏书积数万卷,并多蓄碑版旧拓、书画名迹,上自商周彝器及印玺、钱币、权量、铜镜之属,下逮六朝造像,所收尤富,皆鉴别精审,不杂赝物”...
文/万珺(微博) 俏皮的翡翠小猫项坠,是否让你心生爱恋,想立刻拥有它?此件翡翠小猫吊坠,由两颗种质非常通透的翡翠界面组成,一颗椭圆型,一颗水滴型,很巧妙的组合在一起,形成了小猫的头部和身子。两颗界面的形状非常的饱满,厚实,从侧面观察也非常有立体感,颜色为满绿,很娇艳,佩戴于身,在很远处都会很显眼。小猫的耳朵、领结和尾巴都为白18K金镶钻镶嵌而成,与两颗水汪汪的界面组合在一起相映成趣。猫有招财纳...
戴比尔斯密镶钻石 日前,De Beers戴比尔斯珠宝用高贵典雅的Enchanted Lotus系列迎接盛夏的来临!自古以来人类就将钻石与莲花视为圣洁、典雅和永恒的化身,Enchanted Lotus系列巧妙地将这二者相结合,并运用到钻石珠宝设计中。精湛细腻的密镶钻石生动地勾勒出风格独特的莲花造型。黄钻象征着太阳,散发出令人神醉的光芒,而玫瑰金的温润色泽,则完美地演绎日出日落时的缕缕阳光。
清乾隆御制紫檀漆地嵌玉圆光大座屏一对 座屏是带有底座而不能折叠的屏风。古时常用它作为主要座位后的屏障,借以显示其高贵和尊严。后来人多设在室内的入口处,尤其是室内空间较大的建筑物内,进门常用大型的座屏作陈设,起遮掩视线的作用,也即现代所称的“地屏”。座屏屏扇还有三扁、五扇式的;又有独扇屏与底座可装可卸的,一般分别称为:“山字式”、“五扇式...
此幅作品为一位北京传统工艺老匠人收藏,曾与于非闇交往。 于非闇专攻工笔花鸟的时间不算早。当然,在其余的画风中他的浸淫时间已很长了。在46岁起主攻工笔花鸟之后,他取得了不同凡响的成就,世人皆以工笔画家视之。这件《秋虫杂卉》的工笔花鸟巨作,是他1936年47岁的作品。时于非闇正在潜心研究宋徽宗赵佶以及宋元缂丝的画艺,心摹手追,不废日夜。从这件作品中体现出来的种种技法和表现手段,已经是作者成熟的面目...
钱镜塘对海上画坛巨擘任伯年的画作十分钟情,并为此刻印一枚“钱镜塘审定任伯年真迹之印”,博得了“海内外藏任伯年画第一家”的美誉。从某种意义上讲,他不仅提升了任伯年绘画的商业地位,更重要的是提高了海派绘画的学术意义。 《孔雀图》是为任伯年中年创作鼎盛时期代表作,所绘孔雀牡丹,用笔简洁利落,设色淡雅,题材吉祥,寓意美好。此作更具艺术价值的地方体现在此作是将完之作,翎羽未染,目睛待点,惟无渲色之蔽,更...
纵观齐白石的作品,其特点在一“妙”字,他 “妙造自然”。他的大多数“写意”作品,把形简到了极致,有的接近抽象,但物形又确在其中。这个“妙”字,不仅妙在那似与不似之间的形,而重要的是妙在内在的艺术生命,笔下的小动物都是活蹦乱跳呼之欲出的。 齐白石作鸡甚多,寥寥数笔,意得神足,可与其虫蟹、虾媲美。在欣赏《祝吉图》时我们可以感受到,齐白石作画时,是把山川草木、鸡鸭鱼虫当作有生命、有情感的人来画的,自谓“...
这幅“白石老屋图”是齐白石70岁后的作品,笔意苍劲,山峰树林均有明显的金石气韵,显示了白石老人“衰年变法”后那“老而益纯”的艺术境界。 2008年9月,白石老人小女齐良芷,为纪念其父逝世51周年,从留存在自己手中的白石遗作中,选出此幅“老屋图”,作为鉴赏范本。指出此画的最大特点是“以布置少来显其广大”(参见《收藏家》齐良芷文章)确实是最精确的评论。 此画能在齐宅留存数十年,可见齐氏后人对它...
明永乐朝(公元1403—1424年,明成祖朱棣年号)历时21年,是明代国力强盛时期。随着景德镇瓷器业的昌盛繁荣和技术的不断进步,以其胎、釉精细,青色浓艳,造型多样和纹饰优美而负盛名,与宣德青花一道被称为开创了中国青花瓷的黄金时代。永乐青花瓷器的质量前后发生很大变化,永乐早期制品基本接近洪武青花后期,而后期制品则与宣德早期相接。 这里分别从明永乐青花瓷的胎釉,明永乐青花瓷的青料,明永乐...
苏州吴江静思园虽是现代园林,然而有不少建筑梁柱等主体构件大多从沪、苏、浙、皖等地明清老宅拆迁而来,故而有江南“古建博览会”之誉。比如,静思园收藏了数以千计的“牛腿”,堪称古建小构件中最经典的木雕特色收藏。 “雀替”式样繁多“牛腿”作为古建木雕的重要构件,不仅历史悠久、艺术性强,而且所承载的文化内涵极其丰富。 “牛腿”处于门檐梁柱间最佳部位,最能呈现立体艺术的雕饰之美,因此其雕饰大大超越了原...
文、图/中国紫檀博物馆 传统喜房采取中国传统的对称式格局而陈设。右边放平头案一张,案前放方桌一张,扶手椅各一把。左边放顶竖柜,梳妆台等。 喜房内最醒目、最耀眼的是中心一张仿北京故宫(微博)博物院珍藏的紫檀木攒四合如意纹棂子板月洞门架子床,床上挂着大红色的手绣寓含“麒麟送子”、“龙凤同喜”、“龙凤呈祥”等含义的幔帐。床上铺盖龙凤呈祥纹饰锦缎被褥。
《清稗类钞·鉴赏类》载:“皖之灵璧山产石,色黑黝如墨,叩之,泠然有声,可作乐器,或雕琢双鱼状,悬以紫檀架,置案头,足与端砚、唐碑同供清玩。” 以灵璧制磬为文玩是清代文人的一种高尚风雅。 这一架“吉庆有余”灵璧石磬,高60厘米,长81.2厘米。酸枝木座架(俗称老红木),“弓”字形横竿两头饰龙首,雕工精湛,庄严威武,彰显出一派皇家气象,可见此物绝非寻常人家所有。海棠形座底上以整块红木立体圆雕一泓海...
“竹刻”是从“竹简”又名“竹书”逐步发展起来的。自古至今,各个时期有着各流派的代表人物。如,流派有皖派,金陵派,浙江派等。人物有:关希庵、伏仲谦、张希黄、郑文伯、汤硕年等。建国后,竹刻大师白士风继承并融合了各前辈诸派的长处,创立了白氏流派留青竹刻。 所谓留青竹刻,顾名思义就是留用竹子表面一层竹青雕刻图像,铲去图像以外的竹青,露出有丝纹的竹肌为地。他不仅精巧,而且外表润泽,是一种视若无色胜有色的...
郑乃珖是当代中国画坛承前启后、风格独具的艺术大师。在上海美专学习期间,他结识了张大千、刘海粟、钱瘦铁、赵少昂等艺术大师,与他们之间有着直接的交流与相互的影响。同时,广泛地接触西方的素描、色彩和透视等。在“工写结合”“色墨融合”等方面具有开拓性的发展,从而形成了郑乃珖个人鲜明的风格。 郑乃珖《春江水暖》 设色纸本 镜心 1979年作 103×54cm 郑乃珖的《春江水暖》无论是表现手法还是创...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