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2010年中国艺术界最搅动人心的新闻仍然来自拍卖市场——光北京的拍卖行一年的艺术品成交额就超过240亿,中国的艺术拍卖市场已经超过英国,成为全球第二大艺术市场。不过,某些投资专家因此就声称“艺术品已成为房地产、股票证券之外第三大投资领域”则没谱得厉害,实际上国债、股权投资等市场的规模都要比艺术市场大很多。 富人们把少部分资金投入就足以在艺术圈掀起大浪,这是去年出现超过十多...
刚刚落槌的翰海秋拍中,徐悲鸿《巴人汲水图》1.71亿元天价拍卖成交。 回顾2010年的艺术品拍卖市场,中国书画在各大拍卖行天价频出。例如,中国嘉德春拍绢本 《爱痕湖》为张大千1968年所作,以1.008亿元成交;北京保利春拍清代钱维城国画手卷《雁荡图》,成交价1.2992亿元;春拍美国回流的庞莱臣旧藏元代王蒙 《秋山萧寺图》,以1.3664亿元成交;黄庭坚的书法《砥柱铭》,以4.368亿元的总价...
由“价格时代”转向“资本时代”,有些行家已经买不起东西了。 近日,一个新的艺术品基金问世,在市场中四处寻找资金:以元明清瓷器为投资目标,预计将在5年以内将1亿元的启动资金“膨胀”至3亿元;在最初的两年内,该资金为封闭式基金,投资者在2年后可获得6%左右的年利息。 市场点评称:“资本不认的不是好艺术品”...
2000年夏天,我决定离开住了十一年的深圳,搬到广州。作为一个短短二十年时间内建立起来的新城市,深圳似乎遭遇了它发展的瓶颈。经济特区的历史使命完成了,中央政府的政策开始向上海倾斜。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发表后的城市开发和房地产的狂飙突进使它的土地储备很快见底,深圳不得不继续向北和向东特别是关外寻找更多城市空间。在个人生活的领域,它的单一经济城市的定位,历史纵深感的匮乏,生活风格和文化资源的有限性...
在全球化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文化悄然成为各国扩大自身影响力、争夺国际市场的有力武器。美国作为先行者已然在文化外交领域占据主动,后来者欧洲的德法、亚洲的日韩,甚至是迅速崛起的印度,都制定了文化海外发展战略,全球迈入“文化外交”时代。日本 “动漫外交”全球遍地开花无论是身处北京还是多伦多,销售日本动漫模型、日本动漫CD及cosplay服装的动漫商城随处可...
2010年,中国开启了艺术品市场的“亿元时代”,有16件中国艺术品进入了“亿元俱乐部”,里面有些有趣的花边新闻。 这瓷瓶为什么这么值钱? 现阶段中国艺术品拍卖成交的“一哥”,是一个清乾隆年间的多色釉镂空“吉庆有余”转心瓶,2010年11月在伦敦拍卖行班布里奇斯以5160万英镑成交,折合人民币5.54亿元。伦敦一对中年兄妹在收拾已故父母的旧宅时发现了它,在其家中收藏已约70年,但拍卖前估价仅在8...
2010年12月10日下午4时53分,当拍卖师报出3500万元起拍价时,场内一片哗然。紧接着,竞价声此起彼伏,一分钟不到,叫价已经达到7000万元……最终,经过三十多轮竞争,作品以1.53亿被电话委托买家竞得,加上佣金,拍品以1.7136亿元成交。 这不是一场“地王”之争,这是北京翰海2010年秋拍“庆云堂近现代书画专场”,...
中国艺术品市场从上世纪80年代末逐渐复苏,到拍出亿元人民币价格的艺术品,积累了近二十年;而从1亿到5亿,只用了一年——2010年。 望着2010年“彪悍”的背影,2011年的中国艺术品市场又将上演什么样的剧情?目前,全球最贵的艺术品价格为1亿美元左右,中国艺术品5.5亿元人民币的最高价纪录与之已经相当接近。 2011年,中国艺术品将问鼎全球? 10亿元有多远? ...
欢迎来到艺术市场“资本为王”的亿元时代。那些在前几年自拍自卖制造“天价”的拍卖市场操盘者或许没有想到,当年做出的“泡沫”现在看来已然成为“价格洼地”。拍卖市场里最典型的个案之一,是徐悲鸿的巨幅水墨《巴人汲水图》:10年里被拍卖3次,经历艺术市场的3次起落——1999年翰海拍卖13...
盘点2010年中国艺术品市场,“亿元时代”是被讨论最多的关键词。尽管在此之前,曾有分析人士不断呼吁中国艺术品价值被低估(主要指近现代和高古艺术品),但在全球经济复兴形势并不明朗的大背景下,中国拍卖市场如井喷般出现一个个亿元拍品,还是让人大有喜出望外之感。除了艺术品本身价值之外,是什么促成了亿元拍品的成交,我们需要倾听来自业界内部声音。——编 者 事件回溯 2010...
书画高仿,古已有之。鉴定大家徐邦达生前曾对故宫书画高仿品赞曰:“印制甚佳,几可乱真。”事实上,无论是朵云轩或荣宝斋的“木板水印”,抑或珂罗版复制品以及日本二玄社高超的古书画复制品,都曾备受鉴藏界关注与书画爱好者的欢迎。然而,当高仿的书画印刷品以假乱真进入流通环节时,又会是怎样的结果?“很多书画印刷品靠眼睛已完全看不出来,中国书画现在已入高...
2010年,对中国文物、艺术品的拍卖来说,似乎注定了是充满纪录的一年:几大拍卖公司你追我赶,拍品屡创天价,亿元成交与世界纪录一次次诞生。春拍如此,秋拍更如此。场内在疯狂,场外在兴奋。 一次次的天价纪录被刷新,不仅刺激着国人的神经,也吸引了海外的关注。更有人放言,文物艺术品拍卖的重心将从欧美转向中国。 虽时值隆冬,艺术品秋季拍卖的狂欢和亢奋还在燃烧,有人仍在得意地享受着这顿美妙大餐,也有人在盘算...
前言 “三普”发现中青铜时代文化遗存最多 在距今4000年左右,活动于辽海地区人们的生活发生了一次重大变化——他们手中的工具和武器不再只是石器,他们学会了从矿石中提取金属,并开始用它来制造工具或武器。这样,古朴庄重、泛着青灰色光芒的青铜器正式走进了他们的生活。 青铜器的诞生,使人类文明发生了重大进步。我国著名考古学家夏鼐先生在《中国文明的起源》一书中曾这样说:青铜...
【2010年度文化回眸系列评论之艺术】 2010年中国艺术界最搅动人心的新闻仍然来自拍卖市场——光北京的拍卖行一年的艺术品成交额就超过240亿,中国的艺术拍卖市场已经超过英国,成为全球第二大艺术市场。不过,某些投资专家因此就声称“艺术品已成为房地产、股票证券之外第三大投资领域”则没谱得厉害,实际上国债、股权投资等市场的规模都要比艺术市场大很多。 富人们把少部分资金投入就足以在艺术圈掀起大浪,这...
2010年上半年,张大千的 《爱痕湖》经过 60轮激烈叫价,以 1.080亿元人民币的价格成交,突破了中国近现代书画亿元大关。 2010年下半年,中国嘉德2010秋季拍卖会上又将李可染的大幅山水画 《长征》拍出1.075亿元的价格,这个价格让 《爱痕湖》的世界纪录只有保持了一百多天。一个星期后,徐悲鸿创作于1938年抗日战争时期的代表作 《巴人汲水图》经过 30余轮竞争,最终成交价定格在1.71亿...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